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培优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培优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4 23:1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培优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
一、读拼音,写词语。( 6分)
zūn zhòng chàn dǒu juàn liàn nǐ dìng
 (    )    (    )   (    )  (    )
1.爷爷站在yuè yánɡ( )市新建的mó tiān( )大楼上,脸上露出了cí xiánɡ( )的笑容,说道:“能来此一趟,此生再无yí hàn( )了。”
2. 哥哥给自己nǐ dìnɡ( )了一份duàn liàn( )身体的计划,并qiān shànɡ( )了自己的名字,还表示任何tè shū( )情况也阻挡不了他健身的决心。
二、选择题。(12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涕(tì)泪   摩(mó)天  拟(lǐ)定   奔赴(pù)
B.踌躇(zhù) 被俘(fǔ) 山坞(wù) 裤裆(dānɡ)
C.企(qǐ)望 马革(ɡé) 晕(yūn)车 签(qiān)字
D.土匪(fěi) 衷(zōnɡ)心 堪(kān)称 黯(àn)然
2.“熟练、清醒、眷恋”的近义词分别是( )
A.陌生 明白 依恋 B.娴熟 明白 依恋
C.娴熟 糊涂 依恋 D.陌生 糊涂 依恋
3.“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妻子”指的是( )
A.男子的配偶。 B.妻子和儿子。
C.妻子和女儿。 D.妻子和孩子。
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元元若有所思地看着黑板上的数学题。
B.看过周总理的传记后,我不禁情不自禁地赞叹不已。
C.参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后,这些英雄的事迹让我们肃然起敬。
D.刘伯承一声不吭地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5. 对下列句子所描写的人物的心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钦佩)
B.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镇定以及对敌人的嘲讽)
C. 军长愣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愤怒)
6.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以及真挚的爱国情怀。
B.《青山处处埋忠骨》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
C.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是刘伯承带兵打仗攻无不克,屡战屡胜。
D.方志敏认为清贫、朴素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体会例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从所给情景中选择一种,照样子写句子。
例: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久别重逢  愿望实现  得知噩耗  意外之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会下面句子中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照样子写一写。
例:这位老将军曾经身躯挺拔,英姿勃发,而今却容颜衰老,步履蹒跚,岁月在他的脸上和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5分)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改杜甫沉郁苍凉的风格,被称为其“生平第一首快诗”。( )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出了遗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
(3)《从军行》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 ( )
(4)《军神》一文中刘伯承的眼睛是被土匪打伤的。( )
(5)《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朝鲜人民要求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 )
五、根据课本内容填空。(9分)
1.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体会到祖国的河山如此壮丽。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体会到诗人听到收复蓟北消息后的激动心情。从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读出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从王昌龄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读出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爱国志士,如__________________的刘伯承,______________的毛主席,我们还认识了_______________的方志敏,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六、生活实践。(6分)
你和爷爷一起去图中这家饭馆吃饭,菜单上的字太小导致爷爷看不清,请你来点点菜。
(1)如果爷爷想吃鸡蛋,可以有__ __种选择。分别是__ __和_ __。(4分)
(2)如果你点了一份木耳炒肉,爷爷点了一份炒香干,一共需要支付__ __元。(2分)
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
材料一: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国家制作了一批纪念章,颁发给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纪念章使用紫铜胎镀金、银材质,通径为50毫米。纪念章核心部分为志愿军战士形象和70束光芒,以和平鸽、水纹和中朝两国国旗元素编制的绶带环绕四周,外围采用五星、桂叶和象征五次战役的箭头等元素,组成金达莱花的五瓣造型。
材料二:
材料三:年近百岁的孙景坤老人是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的农民。他先后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在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曾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等功多次,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战争也在他身上留下20多处伤疤,如今他的腿上还有一颗子弹没取出来。
退伍后,孙景坤把沉甸甸的军功章压在箱底,主动放弃到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回乡务农。英雄卸甲,心底的沙场气概却从未褪去。孙景坤带领乡亲发展农业生产,建设乡村,并组织村民先后成立了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彻底改变了家乡的面貌。这位老兵从不因自己的功绩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也从不允许自己的子女因自己的功绩得到特殊照顾。他60多年扎根乡村,对自己的功绩只字不提。他甘于清贫,带着村民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
1. 阅读材料一、二,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4分)
(1)纪念章用金、银两种金属制作而成,通径为40毫米。 (   )
(2)纪念章核心部分是志愿军战士形象和70束光芒,揭示了纪念章的主题。 (   )
(3)抗美援朝战争虽然持续时间很短,但重要的战役、战斗次数多。 (   )
(4)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战争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也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人。 (   )
2. 阅读材料三,请你概括孙景坤爷爷身上的优秀品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像毛岸英、孙景坤这样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怕流血牺牲的志愿军战士还有很多。假如让你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士们颁发一个集体奖章,你会为他们写下什么样的颁奖词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12分)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自己很想吃螃蟹。这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③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的一块块大石头,是可以找得到螃蟹的。可是,在溪水还寒冷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④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⑤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⑥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用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⑦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吧!在抓起与放下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怎样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⑧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泪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1.母亲为“我”找螃蟹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季节?( )(2分)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阅读短文第①~③段,下列哪一项不是母亲找螃蟹的原因?( )(2分)
A.母亲想满足“我”的愿望。 B.“我”久病初愈,想吃螃蟹。
C.春天的溪流里有很多螃蟹。 D.偏远山村买不到螃蟹。
3.第⑦段的画线句子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2分)
A.为后文母亲抓回母蟹作铺垫。
B.说明螃蟹非常难抓。
C.说明母亲是一个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人。
D.表现了母亲内心的矛盾,说明了母亲的善良。
4.短文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根据短文内容,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3分)
“我”想吃螃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捞起螃蟹→_______________
5.“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联系上下文,猜猜母亲当时在想什么。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30分)
那一刻我陶醉了
生活中每个人陶醉的事情都不一样:有时因为欣赏到一部精彩的电视剧而陶醉,有时因为看到一个精彩的生活细节而陶醉,有时会被一句真诚的话语而陶醉……
请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出你陶醉的原因,并细致刻画自己的内心活动。
要求:(1)条理清晰,中心明确。(2)不少于5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慈祥 尊重 颤抖 眷恋 拟定
1.岳阳 摩天 慈祥 遗憾
2.拟订 锻炼 签上 特殊
二、CBDBC C
三、1. 示例:久别重逢——我和老朋友芸芸分别了整整一年,今天终于见面了。我激动地跑到她面前,拉着她的手不放。我们一起在公园里奔跑嬉戏,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2. 示例: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四、(1)√ (2)√ (3)√ (4)× (5)√
五、1.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2.意志顽强 有着博大胸怀 清贫朴素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
六、(1)2 西红柿炒蛋 青椒炒蛋 (2)32
七、1. (1)× (2)√ (3)× (4)√
2. 示例:英勇顽强、淡泊名利、正直朴实、无私奉献。
3. 示例:你们心怀正义与大爱,离开故土,出国作战;你们不惧生死,为朝鲜人民、为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永远怀念你们——最可爱的人!
八、1.A 2.C 3.D 4.母亲找螃蟹 母亲发现螃蟹 母亲放走螃蟹
5.示例:这是一只母螃蟹,它还带着一大群小螃蟹,我把它抓了,它那一大群孩子怎
么办?不行,我应该放了它。
九、习作略。
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