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坐标与图形面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基本技能:体会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求线段长的作用;
掌握求简单几何图形面积的基本方法;
运用逆向思维,利用简单几何图形面积确定其顶点的坐标
2过程与方法: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思想,几何直观意识,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类比迁移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在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割补法求简单几何图形的面积,
利用简单几何图形面积确定其顶点的坐标
教学难点:运用逆向思维,利用简单几何图形面积确定其顶点的坐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求的面积?
解:(公式法)
问题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求的面积?
解:(公式法)
总结:三角形的一边与x轴(y轴)平行可以用公式法,分别求出底边和高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描点求线段长度,灵活运用公式法求面积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牵引学生类比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问题
学生活动:文字语言转化成图形语言,用投影仪形象直观展示出来
学生总结
二、探究新知
探究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求的面积?
解:(割补法)
总结:割补法是转化到与x,y轴平行的三角形或特殊的几何图形,再用公式法
设计意图:当三角形的三边都不与x,y轴平行的时候,再去求三角形的边和高较为困难,1是引导学生去思考不与x,y轴平行的线段长,激发学生的兴趣;2是引导学生寻求别的办法解决问题,并比较不同方法的优越性,引导学生运用化归思想解答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提示公式法在此题中较为困难,留给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提示学生把此图形转化成与x,y轴平行的几何图形,观察学生的做题情况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画图并运用不同的割补法求解此问题和展示
练习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求四边形的面积?
总结:三角形的顶点位置确定,则面积确定
设计意图:巩固割补法求简单几何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几何直观意识,描点作图后能判断出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探究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为10,三角形两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写出三角形顶点C满足的条件?
(等积法)
设计意图: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学生开始可能不知道如何下手,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对知识探究的欲望
教师活动:巡视并展示学生的答案
学生活动:学生分成小组合作动手画,画出多种不同情形的答案
探究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为10,三角形两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写出三角形顶点C满足的条件?
(等积法)
问题:存在这样的点C 吗?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有几个这样的点C?
设计意图:由探究2到探究3,体会一般到特殊的情况,当条件增加的时候抓住信息的关键,什么变化,什么不变,如何突破此问题,引导学生把前面所学的平行线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先在x轴上找,再在y轴上找,最后在第一象限里找,得出规律并总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把平行线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贯穿知识的联系,巡视并展示学生的不同答案
学生活动:学生分成小组合作完成
总结:1等积法也是依据公式中的底和高;2分类讨论的思想;3面积确定,点坐标不确定,也就是几何图形的位置不确定,其大小不确定
练习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为10,三角形两顶点的坐标分别为:,,点在x轴上,写出三角形顶点C的坐标?
(等积法)
练习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的面积为10,四边形三顶点的坐标分别为:,,,点C在x轴上,求四边形顶点C的坐标?
思考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
(1)四边形的面积是 .
(2)在坐标轴上,你能否找到一点P,使?若能求出P点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1)44
(2)假设P点在x轴上
设P点坐标为
则==50,则,
假设P点在x轴上,BC直线与y轴交点为E,C点垂直y轴交F点,由,
设F点坐标为,则,则
设P点坐标为,则===50
则
所以C点坐标为,
三、课堂小结
1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公式法,割补法,等积法
2数学思想方法:类比迁移,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数形结合,归纳总结,分类讨论的思想
四、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这节专题复习课的设计思路新颖,突破了传统的习题课,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注重落实,选择一种方法板演,给学生很好的示范作用,找准核心知识点,把知识连成线、融成面、合成体,突出内在联系;
2、例题的设计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既有基础的落实,又有难点的突破,最后也有能力的提升,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3、复习引入中的选题恰当,为后面作很好的铺垫作用,并且提前下发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4、追问中的为什么以bc,ab作为底?通过追问,提炼和总结方法
5、多媒体,投影仪的使用恰到好处,更加充分形象的展示给学生;
6、对生成的问题的很好的处理,同时也可以分析得更透彻;
7、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是这节课的又一亮点,轨迹思想的运用为中考的29题有一定的渗透作用;
8、课程中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9、改进建议:一是语言组织上需要简洁、准确,问题的提出要更加明确,指令清楚,任务明确;二是问题的设置的语言要更精准;三是多给学生表达,锻炼的机会。
学案
问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求的面积?
解:
问题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求的面积?
解:
探究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求的面积?
解:
练习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求四边形的面积?
解:
探究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为10,三角形两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写出三角形顶点C满足的条件?
解:
探究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为10,三角形两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写出三角形顶点C满足的条件?
解:
练习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为10,三角形两顶点的坐标分别为:,,点在x轴上,写出三角形顶点C的坐标?
解:
练习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的面积为10,四边形三顶点的坐标分别为:,,,求四边形顶点C的坐标?
解:
思考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1)四边形的面积是 .
(2)在坐标轴上,你能否找到一点P,使?若能求出P点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