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检测题
一、选择题
1.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
A. 成为“海上马车夫”B. 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 率先开辟新航路D. 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2.有学者说:“毫无疑问,商人在树立英国国旗,而不是仅仅跟随国旗走,他们在已知世界的大部分地方前进,定居或建立殖民地。”该学者强调( )
A. 商业力量在对外扩张中的作用B. 政府行为主导了海外殖民活动
C. 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合法性D. 商业活动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3.某位欧洲航海家的临终遗言说道:“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到达印度……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而被摩尼康谷人称为赤潘哥的小西班牙。”该航海家应该是( )
A. 达·伽马B. 麦哲伦C. 哥伦布D. 迪亚士
4.据历史学家研究,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 )
A. 大西洋沿岸优越的地理位置B. 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C. 物种交流和人口迁移D.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5.1580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说:“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挡都挡不住。我打算投资办个工场再赚它一把。”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荷兰发达的航运业B. 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
C. 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价格革命D. 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6.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其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量。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 )
A. 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B. 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
C. 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D. 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
7.茶叶于1650年前后被引进英国时,每磅的价值大约为10英镑,然而一个世纪后,已成为普通消费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航路开辟的结果B. 国际贸易的发展C. 机器生产使茶叶产量提高D. 咖啡等新饮品的冲击
8.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已具备了( )
A. 宗教动力B. 社会根源C. 客观条件D. 交通条件
9.“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
A. 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 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 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0.“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据此观点,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是( )
A. 殖民扩张B. 代议制确立C. 新航路开辟D. 圈地运动
11.“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在新航路的开辟中( )
A. 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 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 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 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12.“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 早期殖民扩张的精神动力B.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 地理大发现的制度因素D. 工业革命的背景因素
13.据《世界文明史》:1540年前后,“由于墨西哥、玻利维亚和秘鲁开采的白银大量输入……结果造成(欧洲)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和工资上涨到如此惊人的程度”。导致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B. 欧洲和非洲人口迁移C. 美洲物种交流D. 白银流入中国
14.14世纪末,欧洲市场利息为20%到30%,而到了16世纪中期,利息率已不及这个数字的一半。到了18世纪,利息率有时甚至降到3%以下。出现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 新航路开辟B. 贵金属流入欧洲C. 欧洲各国货币贬值D.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5.据统计,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 600吨白银和200吨黄金,世界金银总产量的83%为西班牙占有。但到159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死后,他遗留的债务高达1亿金币,被世人讥讽为“黄金漏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贸中心的转移B. 金银未转变为原始资本积累
C. 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阻碍经济发展D. 日益崛起的荷兰商业资本的挑战
16.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该论断表达的主旨是( )
A. 新的大陆对人们充满诱惑B. 世界逐渐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
C. 世界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D. 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联系加强
17.15世纪前后欧洲的航海家们以空前的热情和勇气开辟了一条又一条通往欧洲以外世界的新航线。下列属于达·伽马开辟新航线的直接影响是( )
A. 葡萄牙以侵占据点和商站为主,在非洲和亚洲殖民扩张
B. 西班牙以掠夺金银为主,在中南美洲实行殖民扩张
C. 在实践上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18.16世纪,“中国的茶叶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为了控制国内外贸易,英、法、荷等国建立了一批特权贸易公司”。上述现象反映了( )
A. 奴隶贸易B. 宗教扩张C. 商业革命D. 价格革命
19.19世纪末欧洲人在印度被恭敬地称为“大人”,在中东被称为“先生”,在非洲被称为“老爷”,在拉丁美洲则被称为“恩主”,这表明( )
A.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B. 欧洲通过殖民扩张超越其他地区
C. 欧洲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D. 亚非拉地区的人民深受欧洲迫害
20.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继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其中1642—1643年,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的是( )
A. 卡伯特B. 塔斯曼C. 卡蒂埃D. 哈得逊
21.16世纪末,一个荷兰船队经过北极圈,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船员死伤过半,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托运的货物,而其中就有能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半个世纪后,荷兰使团到达北京,遇到觐见皇帝须三拜九叩的麻烦,“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是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巨大差异折射出其( )
A. 殖民扩张的野心B. 商业立国的理念C. 荷兰人文化素养高D. 殖民争霸战争的需要
22.15世纪前后欧洲的航海家们以空前的热情和勇气开辟了一条又一条通往欧洲以外世界的新航线。下列属于达·伽马开辟新航线的直接影响是( )
A. 葡萄牙以侵占据点和商站为主,在非洲和亚洲殖民扩张
B. 西班牙以掠夺金银为主,在中南美洲实行殖民扩张
C. 在实践上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二、非选择题
23.材料 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历经艰辛。他出发时有5条船,在穿越南美洲最南端的海峡时损失了两条船,横渡太平洋用了80天,这期间船上的淡水和给养都严重不足。一位船员记述了他们在航行期间的苦难:“我们所吃的饼干不再能称为食物,它们只不过是些粉末和吞噬了饼干的蛆虫,而且,粉末浸透了耗子撒的尿,散发着叫人无法忍受的臭气。我们不得不喝的水是同样恶臭、令人作呕……实际上,我们常不得不靠吃木屑过活,就连耗子这种极叫人憎恶的食物,大家都在贪婪地寻找,一个耗子能卖得半个达卡金币。”
由于食物和淡水严重不足,许多船员得了坏血病,在太平洋上航行期间,共有19人死于此病。到达菲律宾后,麦哲伦死于与当地人的冲突,还损失了一条船。剩余的两条船在收购香料后返回时,一条被葡萄牙人捕获,最后仅有破损严重、水手严重减员的“维多利亚号”经印度洋和非洲于1522年9月3日返回西班牙。
问题 依据材料,概括麦哲伦船队第一次环球航行所经历的艰辛。
24.近代欧美国家的崛起多与殖民扩张关系密切,但各国选择的立国道路又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荷兰人与海抗争的经历养成了荷兰人开放的性格;当时遭到迫害的天主教徒移民到尼德兰带来了葡萄牙、西班牙的先进技术;这也养成了他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包容,是第一个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独立后的荷兰是欧洲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为便利日益扩大的海上商业贸易,荷兰人勇于进行经济制度的创新,其最早创立了股份制、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所,并形成了近代的市场经济体制;然而当时在缺乏国际安全体系的情况下,商船往往成为各种海盗劫掠的目标,于是,荷兰发展起了规模巨大的商业船队和海军。
——邱妍《浅析海洋与荷兰崛起》
材料二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殖民贸易的鼎盛时期正是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期。这说明离开殖民贸易提供的充足的资金和原料,英国工业革命难以迅速完成。而工业革命的进展又为殖民贸易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保障。英国就是在殖民贸易和工业革命相互促进的发展中,愈益富足起来。至18世纪80年代英国在资本积累、工业投资以及金融等方面已超过西班牙、法国、葡萄牙等欧洲强国而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李德志《英国的殖民活动与日不落大帝国的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荷兰推行海外贸易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殖民扩张对英国的主要意义,简析英荷两国崛起方式的相同点。
25.材料 非洲到处在流血……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思考 依据材料分析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
参考答案
1.C 2.A 3.C 4.D 5.B 6.A 7.B 8.B 9.A 10.A 11.A 12.B 13.A 14.A 15.B 16.D 17.A 18.C 19.C 20.B 21.B 22.A
23.淡水和给养严重不足;生存环境恶劣,时间漫长;疾病、死亡困扰;船只损失严重;竞争对手葡萄牙人的劫掠等。
24.(1)开放的民族性格,先进的手工技术,宗教信仰自由,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勇于制度创新,拥有商船和海军。
(2)主要意义:促进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相同点: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都进行殖民扩张。
25. 使非洲丧失大量精壮劳力,家园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倒退,更加贫困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