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母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母鸡》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5 10:0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4课《母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和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学习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和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 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经历。
教学重点:
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和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 14 课母鸡,解决了生字词,通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了解了作者对母鸡一开始的讨厌,最后转变为尊敬。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作者对母鸡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让我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 1—3 自然段
1. 请大家读 1—3 自然段,想想老舍为什么讨厌母鸡?划出相关句子。
2.学生答:
(1)母鸡的叫声。
a.母鸡的叫声有什么特点?(没完没了,无病呻吟,如怨如诉发了狂)
b. 作者写不同情况下的母鸡的叫声是为了说明什么?(“我”一向讨厌母鸡)
c. 老舍对母鸡的观察多么细致呀,听到母鸡没完没了,如怨如诉发了狂的叫声,觉得母鸡很讨厌.
(2)母鸡还有那些方面让人讨厌?
a. 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母鸡 (欺软怕硬,拼命炫耀) b. 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抓住不反抗、欺侮、下毒手狠狠地啄,体会母鸡的欺软怕硬,抓住“发了狂,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咬得受不了”体会写出母鸡的喜欢炫耀所使用的夸张手法.)
(3)通过学习,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
出示:这是一只()的母鸡。(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
(二)学习第 4—10 自然段
1. 因为母鸡叫声讨厌欺软怕硬拼命炫耀自己,所以作者讨厌母鸡,后来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它了呢?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什么原因,你找到了吗?出示句子: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齐读第九自然段
2. 作者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哪些句子写出了母鸡的这些特点?请同学们读课文,4--10 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并标注出来。
3. 请同学们,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再读一读句子: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4. 你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你认为作者只是在赞美母鸡吗?他还在赞美谁?赞美全天下所有伟大的母亲,歌颂圣洁无私的母爱。
5.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找到了作者对母鸡变化的原因,体会到了母鸡作为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也感受到了全天下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三.拓展迁移
一篇加一篇:阅读文章《大母鸡》并回答问题。
四.布置作业
1、向妈妈表达你对她的爱(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文字)
2、课外拓展阅读《麻雀》--屠格涅夫
五.板书设计:14 课
母鸡
讨厌-------尊敬
《母鸡》课后测评练习题
一、阅读短文《大母鸡》,回答下列问题。  
我酷爱养鸡,家里养了六只母鸡,其中一只大母鸡又大又肥,全身披着黄羽毛,头上有一顶红色的小冠子,真神气。  
大母鸡吃刁横又霸道。有一次,我拿了一把米来喂它们,大母鸡首先在我面前咕咕地叫,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快来喂我吧!真把我饿死了。”我对它说:“就你贪吃!”我把米放进食槽里,大母鸡就张开它的大翅膀扑向食槽,还专门找大颗的米吃,其他的母鸡吃得咕咕直叫,只好吃它刨出来的碎米,有一只黄母鸡不服气,就悄悄地来到食槽,和大母鸡抢着吃,刚抢一口,头部就被大母鸡狠狠地啄了一下,吓得那只黄母鸡赶紧躲到一边去了。其他母鸡再也不敢抢食槽里的食了,只得乖乖地吃大母鸡刨出来的碎米。  
大母鸡还喜欢打盹(dǔn)。它打盹时还很讲究,先用爪“刷、刷”地在地上扒个坑,然后就蹲下来眯上眼睛,把头插进它那大翅膀下一动也不动,你走过去,它也不怕,还是打自己的盹。  
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这只大母鸡,因为它每天下一个蛋,比其他鸡下得多。它下蛋时先吃得饱饱的,然后就安安稳稳地卧在窝里,忽然它浑身哆嗦起来,顿时它的羽毛竖了起来,样子忐忑不安,不一会儿,它就站起来。我走近一看,鸡窝里已经有一个蛋了,一拿起来,热乎乎的,我把蛋取走后,赶紧抓一把米喂它。大母鸡一边吃一边“咯咯”地叫,好象在说:“我下蛋了!我下蛋了!”
1、第 2自然段写了大母鸡______的特点。在能够表现这个特点的句子下面画“______”。
2、这篇短文共有___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对大母鸡的___之情。
二、向妈妈表达你对她的爱(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文字)
三、课外拓展阅读《麻雀》--屠格涅夫
《母鸡》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句,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悟:讨厌到不敢讨厌,再切入课文抓住重点句学习,理解作者讨厌母鸡是因为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而后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的原因,让学生从文中找到句子理解,并让学生体会到母鸡的辛苦、勇敢、慈爱、负责,所以作者敬佩母鸡。课文结尾作者说我不敢讨厌母鸡了,他对母鸡的感悟上升到了尊敬崇拜。并通过一篇加一篇的模式冲破“课本”与“课堂”的约束和限制,适当扩大阅读容量,使之与课文教学有机整合。在教学中,我还极力抓住语言文字进行训练,体现语文味儿,比如在教学完为什么讨厌母鸡后,请学生说话训练:这是一只 的母鸡,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
不足之处:
当然,在教学中还出现了很多不足,课堂容量过大,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训练学生要善于发表不同意见,相同意见就不必多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