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共40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共40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6 00:35:4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40张PPT)
24 带上她的眼睛
新课导入
你读过科幻小说吗?
阿西莫夫《基地》
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刘慈欣《三体》
了解作者,积累“闲暇”“心有灵犀”“天涯海角”等常考词语。
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重点、难点)
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点)
学习目标
刘慈欣,生于1963年,科幻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三体》《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朝闻道》《乡村教师》等。
2015年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作者简介
本文由作者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改写。20世纪末,人类已经逐渐实现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但对于地球内部,人们还是知之甚少,于是,作者在科学的基础上融入合理的想象,写成了本文,以激励人们探索未知的领域。
背景链接
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又称科学幻想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
文体知识
点缀( ) 漫步( ) 迟钝( )
蒙眬( ) 闲暇( ) 凸现( )
拍摄( ) 蔚蓝( ) 合拢( )
吟唱( ) 心有灵犀( ) 天涯海角( )
孤零零 不期而至
读读写写
zhuì
dùn
ménɡ lónɡ
xiá

shè
wèi

与眼睛相关,多说“睡眼蒙眬”或“蒙眬入睡”。
màn
lǒnɡ
yín

因与时间有关,故左边是“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意为“水边,泛指边际”,故左边是“氵”。
字词清单
多音字
( )湖泊
( )停泊



( )蒙眬( )蒙骗
( )蒙古包

ménɡ
mēnɡ
【串句记忆法】闷( )热的天气让他闷( )闷不乐。
mēn
mèn
měnɡ
形近字
缀( )点缀
辍( )辍学
掇( )掇拾
zhuì
chuò
拢( )合拢眬( )蒙眬
胧( )朦胧
lǒnɡ
涯( )天涯海角
崖( )山崖


【串句记忆法】他们在报纸头版上发表的那篇义正词严的文章,以及拍摄( )的照片,对敌人起到了一定的威慑( )作用。
duō
lónɡ
lónɡ
shè
shè
快速默读课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5):
故事开端。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第二部分(6—24):
故事发展。写“我”来到小姑娘起航前的地方,在草原上度假。
第三部分(25—45):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我”发现了小姑娘的真实身份,并补叙地航飞船失事的情况。
第四部分(46、47):
尾声。“我”挂念小姑娘,带有无限的伤感和咏叹。
整体感知
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说讲述了“我”带上一位因“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而被困在地底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领航员的“传感眼镜”——相当于用她的眼睛去旅行,带领她最后一次欣赏地表风光,而她则永远留在了地底下的故事。
课文精讲
怎样理解第4段中“我不由笑出声来”这句话?
在“我”看来做这个决定非常容易,可是这个小姑娘做决定时却如此慎重、纠结,所以“我”感到好笑。与后文明白真相后“我”的情感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明线
暗线
“我”是小说的叙事者,起着串联情节的作用,以“我”的经历见闻(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一名年轻的地航飞船女领航员的遭遇。
第8段使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眼睛”有何作用?
交代“眼睛”的由来和作用,既解开了读者的疑惑,也使文章的结构更为完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表明“我”认为“小姑娘”在太空中工作,为后面揭开真相埋下伏笔,给读者一种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觉。
根据文章内容画一画“我”的游踪示意图。
大草原
漫步
小溪旁
回到
白色小屋
起床
草原赏月
第12段中“‘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将两种感觉互通,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小姑娘对花香诗意的感觉,表现了小姑娘对大自然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通感
闻到
嗅觉
小夜曲
听觉
小姑娘的表现是不是有些奇怪?
是。小姑娘对花香诗意的感觉,对溪水敏锐的感觉,对风细腻的感觉,表现了“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让人感到奇怪。
第17段中,“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小姑娘的“不正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当“我”带着“她的眼睛”来到草原时,她做深呼吸,说自己“太怕封闭了”;
②“看到”草原上有星星点点的小花时非常惊喜,还要去“闻闻”花的香味;
③让“我”把手伸进溪水中“感受”溪水的清凉,并且让“我” 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感受微风的凉爽;
④草原上的一切自然景物都会让她“激动不已”。
旅途中“我”带着“她的眼睛”做了哪些事情?两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体现了“我”和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事情
“我”

看小花
闻花香
摸溪水
吹微风
看月亮
听鸟叫
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
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我只好趴到地上闻
“呀,真美!能闻闻它吗?”
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
感叹
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
“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
很不情愿地起了床
“我们去看月亮,月亮该升起来了!”
“听,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
“我”
“她”
终日忙于工作,对美好的事物不屑一顾,对世界上的很多东西已经感到麻木。
天真、纯洁,感官细腻,感受敏锐,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对生活和美好的事物无比热爱和珍惜。
哼唱德彪西的《月光》表现了小姑娘怎样的心境?
面对月光下沉睡的草原,她哼唱着《月光》,表现了她对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热爱,也表现了她身处绝境时的淡定。
如何理解第25段中这句话?
比喻
表现了小姑娘对自然界每一种事物的热爱与珍视打动了“我”,“我”开始关注生活中的美好。
暗示小姑娘的行为给“我”带来的深刻影响。
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
如何理解“我”精神上的变化?
遇到小姑娘之前
“我”的生活是“灰色”的,精神世界是孤独寂寞的“沙漠”。
那次旅行后
对“我”产生了无形的影响,“我”已经能够注意到生活中的美好,开始能够发现平常事物之美。
作者善于制造悬念,文中也在多处埋下伏笔,请结合文中的悬念和伏笔,体会其作用。
悬念一
悬念二
悬念三
悬念四
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为什么“她”做出去“起航前去过的地方”的决定这么艰难?
为什么“她”看到花草、溪水、微风激动不已?
为什么“她”这么遗憾没有看到日出?
伏笔
照应
(第2段)“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第4段)“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我不由笑出声来。”
(第15段)“热,热得像……地狱。”
(第24段)“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
(第26段)“她头顶上打转的失重的铅笔……那支飘浮的铅笔又在我的眼前出现了。”
(第42段)“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
(第38段)“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第42段)“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
作用:设置层层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通过埋下多处伏笔,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严谨。当谜团揭开后,读者会在恍然大悟之余,不禁陷入深深的回味与反思。
悬念:也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暂不做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伏笔: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事或物做的某种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伏笔交代含蓄,有助于达到文章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悬念和伏笔
地航员们为什么会有一种“难以想象的压抑感”?
地航飞船周围都是刺目、翻滚的岩浆,它会瞬间充满飞船通过的空间。
飞船上方巨量的地层物质会不断增厚。
第36段介绍“落日六号”的遇险情况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揭示了前文的悬念,小姑娘的种种奇异举动都有了合理的解释,使文章结构完整。
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所有的科学实验都存在风险,许多科学家和宇航员为之献出了生命。
仔细阅读第36段,并联系前文,说说你对科幻小说特点的理解。
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如本段对地航飞行的想象,涉及了一些科学知识,令人感到真实,这就是科学性。又如前文通过富有奇特功能的传感眼镜,将“我”与远在地心的领航员小姑娘连接了起来,将目前现实生活中看起来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故事有声有色地虚构了出来,这就是幻想性。
地球构造图
第32—43段属于何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插叙
交代了“落日六号”的失事过程,解开所有的疑惑和悬念,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把小说情节推向高潮。
从第45段中,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这段话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小姑娘勇敢、善良、坚强、乐观的性格特点和不怕牺牲、坚持进行科学考察的精神品质。
如何理解小说中的“我”和小姑娘这两个人物形象?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我”和“她”(小姑娘)。
“我”是小说的叙事者,也是小说中“行动着”的人,起着串联情节的作用。“我”的性格既有开朗热情的一面,也有灰色伤感的另一面,内心深处的悲悯情怀,使“我”这个形象更加丰满。
小姑娘作为地航飞船的领航员,身处险境而不惊恐、不慌乱,还不告诉“我”自己所处的位置,不倾诉自己的郁闷,以大无畏的精神继续坚守岗位,不仅表现出勇敢、乐观、坚韧的品质,更带有一种悲壮的英雄主义色彩。
你是如何理解小说主题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小说的主题是歌颂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小说主要写了困在地心的女领航员借助“眼睛”细腻而热切地感受草原美景的经过,以及她会带着这种美好的感受而坚持生活、工作下去的留言,还有对“我”生活态度的影响,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个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歌颂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小说主要写了一位女领航员困在地心,在借助“眼睛”感受美景之后,她带着这种美好感受坚持科研工作,以期待留下宝贵的资料。这些内容充分地体现了这个主题。
深入探究
带上她的眼睛
开端: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发展:在草原度假
白天游草原
夜晚观月亮
渴望看日出
发现小姑娘的真实身份
(渴望与热爱)
(科学献身精神)
高潮结局
崇高的情怀非凡的想象
(设置悬念)
补叙地航飞船失事情况
尾声:“我”挂念小姑娘
(伤感与咏叹)
结构梳理
这篇科幻小说叙述了“我”带着一个因事故被困地心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地航飞船领航员小姑娘的“眼睛”(即传感眼镜)去草原旅行的故事,赞美了小姑娘不怕牺牲、坚持进行科学考察的精神,凸显了人性的光辉和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崇高情怀。
主旨归纳
新 雷
[清]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
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
只待新雷第一声。
【赏析】诗人赋予了自然界以人的情感,并在不言不语中饱含对人类的感情。在寒冷冬天后为人们带来温暖春天,并安排百花准备着,只等春雷一响就竞相开放。诗中的自然实则是诗人情感的物化,寄托了诗人对新的社会环境、新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拓展延伸
发挥科学想象,设计一款与本课“眼睛”功能相似的设备,以《带上他的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简短的科幻作品。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