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备课无忧
视频导入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板书课题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目标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中共十二大到中共十九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目标2:归纳整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其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难点)
目标3:说出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结合中共十九大召开的背景,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发生变化。(重点、难点)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其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了解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的主要内容及其重大影响。
自学识记
自主学习
历经坎坷寻明路 ——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 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
02
目 录
壹
历经坎坷寻明路
——邓小平理论地位的确立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目标导学一、历经坎坷寻明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实行_______
(2) 中共十二大(____年):提出走__________,建设 _________________。
1、初步提出
改革开放
1982
自己的道路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01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新课讲解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二大是在粉碎“四人帮”,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取得拨乱反正的伟大胜利的情况下召开的。
图说历史
观看视频,中共十三大,思考:三步走的战略是什么?
1987年,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背景: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邓小平作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中共十三大
2、基本形成:
十三大“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到1990年底,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205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新课讲解
1956年
1990年底
20世纪末
21世纪中叶
温饱水平
小康水平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难点突破
观看视频,南方讲话,思考:邓小平南巡讲话有何作用?
1989年东欧剧变
1991年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背景(国际)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②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家化趋势加速发展;③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⑤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3.充实发展——南方谈话
图说历史
材料一:某书中评论关广梅:“……关广梅承租多家商店的成功,为她赢得了租赁企业家和女改革家的称号,也让她成为了‘社’‘资’问题的焦点。”
材料二:“租赁坐收渔利,带有剥削性 质。”“她一个人租赁8个店,在本市形成了一个商业垄断集团,把市场的商品和物价都垄断住了。”“她干的事是社会主义吗?”
姓“资” 和姓“社”的问题
背景(国内)
3.充实发展——南方谈话
材料研读
背景(国内)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
3.充实发展——南方谈话
图说历史
(2)内容(主要精神,四句)
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④发展才是硬道理
“南方谈话”核心: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
②三个“有利于”标准:
③两个“不等于”:
内容
判断是否姓社三标准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3.充实发展——南方谈话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析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合作探究
材料1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称“南方谈话”。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个重要讲话,不仅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最终成熟和形成,而且也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第二次浪潮的掀起。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对21世纪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仍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材料2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赶快改,新问题出来加紧解决。
阅读材料及教材,说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是什么?
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改革重心的转移。1992年以前,改革经济体制中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1992年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材料研读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第二,实行改革开放后,他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
第三,十二大上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观点。
第四,十三大上,它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五,根据十三大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
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总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因此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合作探究
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意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合作探究
观看视频,中共十四大
4.最终确立
(1)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
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合作探究
观看视频,邓小平理论和中共十五大背景
时间:
1997年
内容:
①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ー世纪》的报告。
②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五大:
合作探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提出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共十二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四大
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中共十五大
通过的党章确立它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确立
改革开放后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
确立
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南方谈话
重点突破
1979年3月,香港总督麦裡浩访问北京。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72页
讨论:评价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
1997年2月19日
1978年
1982年
1987年
1992年
1997年
提出
形成
成熟
丰富发展
合作探究
邓小平
理论
毛泽东思想
解
放
思
想
实
事
求
是
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独立并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
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次飞跃)
拓展延伸
1997年邓小平再次登上《时代周刊》
1997年3月3日。
标题:
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
图说历史
观看视频,改革开放40年成就?
1997年香港回归
1999年澳门回归
图说历史
图说历史
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江泽民
胡锦涛
习近平
目标导学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
新课讲解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中共十六大
2002
中共十七大
2007
中共十八大
2012
中共十九大
2017
确立________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江泽民
提出________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胡锦涛
确立_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十八届一中全会)。
确立_________________为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请阅读教材,完成以下表格
自学检测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2002年
2).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意义: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三个代表”具体内容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江泽民同志作报告
小组合作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图说历史
(1993年-2002年)
神舟一号
图说历史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2007年
2).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
3).意义: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
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
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会议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小组合作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图说历史
神舟一号
(2003年-2013年)
图说历史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2012年11月8日-14日
2).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内容: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小组合作
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图说历史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2017年
2.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小组合作
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内容
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小组合作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4.意义
小组合作
(2013年-至今)
2020年
2035年
本世纪中叶
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再奋斗十五年
再奋斗十五年
图说历史
课堂延伸
材料1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材料2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阅读材料,说出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九大召开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联系中共八大与十九大召开的背景,思考回答为什么主要矛盾变化了。
课堂延伸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名列前茅。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但是我国在地域上、程度上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需要国家调整国家政策,促使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实现共同富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中共八大时
中共十九大时
原因: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
课堂延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什么,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
①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邓小平理论的地位与作用,经过一系列党代会的探索,基本形成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必将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开创之作
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
继续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最新成果
三个代表
承上启下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堂检测
1.(2021年四川南充中考真题)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2021年四川自贡中考真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C
C
课堂检测
3.(2021年南京中考真题)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4.(2019·山东济南莱芜)“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民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里的“光亮”是指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它解决了当时困扰人民的
A.“两个凡是”问题 B.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C.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D.姓“资”姓“社”问题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