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一、单选题
1.品味探究,选择正确的答案。
(1)“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鲁肃( )
A.忠厚守信; B.欺骗周瑜; C.不诚实
(2)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 )。
A.胆量很大;
B.谋划周密,安排巧妙;
C.不怕牺牲
(3)“雾这样大,曹操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这段话是________对________说的,表现了他________的特点。( )
A.鲁肃 诸葛亮 贪酒;
B.诸葛亮 周瑜 勇敢;
C.诸葛亮 鲁肃 自信
(4)从“曹操下令说:‘江上雾大……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________,曹操________。( )
A.足智多谋 谨慎多疑;
B.勇敢机智 小心谨慎;
C.神机妙算 爱惜士兵
2.“(武松)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子来”中的“挨”字好在什么地方?( )
A.“挨”字准确地写出了武松在同猛虎搏斗后,精疲力尽的状态。
B.“挨”字很好地写出了武松喝醉之后走路蹒跚的姿态。
C.“挨”字表明武松被刚才那只老虎吓破了胆,连路都走不稳了。
3.“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到:‘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宝玉( )的性格特征。
A.蛮不讲理 B.率真纯真 C.多愁善感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B.《草船借箭》是根据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改编的。
C.《红楼春趣》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
D.《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有一天)
B.(石猴)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运气非常好)
C.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而且)
D.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居家用的各种用具)
二、填空题
6.查字典填空。
(1)“眠”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2)“蹲”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7.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盛:A.兴盛;繁盛。B.盛大;隆重。C.深厚。D.普遍;广泛
茂盛
盛会
盛情款待
盛行
8.填空
《景阳冈》一文选自我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 》,作者是 。
三、语言表达
9.按要求写句子。
(1)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2)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四、现代文阅读
10.课外阅读。
香菱学诗(节选)
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账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黛玉看时,只见写道是: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1)选文中的颦儿是 ;香菱的诗写的是 。
(2)看了香菱写的诗,宝钗直接说“ ”,黛玉的评价是“ ”,从中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不同。
(3)用横线在选文中画出直接描写香菱学诗“疯了”的情景: ,这表现了她学诗 。
(4)宝钗说香菱学诗“弄成个呆子了”“定要疯了”,你想对香菱说什么?
11.课内阅读
马谡失街亭
魏国朝廷文武百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叡(ruì)比较镇静,立即派张郃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了参军马谡。马谡也极力自荐镇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若失街亭,愿斩全家!”
马谡这个人的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一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也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也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定了死罪,而赦免了他的家人。
(1)给划线的字注音。
老将 避免
(2)文中画线的句子所说的意思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表示?
(3)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写下来。
—— ——
(4)写话:马谡失街亭,到底是谁的错?请发表你的见解写下来。
五、写作题
12.作文。
题目:读《 》有感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本书。②感受要真实具体。③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A
(2)B
(3)C
(4)A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1)目;5;M;mián;安眠
(2)足;12;D;dūn;蹲身
7.【答案】A;B;C;D
8.【答案】水浒传;施耐庵
9.【答案】(1)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就斗不过他。
(2)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诸葛亮。
10.【答案】(1)林黛玉;月亮
(2)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
(3)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勤奋认真
(4)我想对香菱说:“你这样勤奋用心学诗,一定能写出好诗!”(答案不唯一)
11.【答案】(1)jiàng | miǎn
(2)纸上谈兵
(3)不慌不忙;镇静自如;镇静自如;惊慌失措
(4)马谡得负主要责任,只知纸上谈兵,不懂实战运用。诸葛亮也难辞其咎,不听取刘备临终之言才误用马谡。
12.【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