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一课时)课件(4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一课时)课件(4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25 08:2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人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一课时 农业的区位因素
一、农业生产活动概念及特征
水稻种植业
牧羊业
▋农业生产
概念:农业生产活动是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活动。
农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林业
渔业
副业
狭义农业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讨论】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地域性
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千差万别
不同动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各不相同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南稻北麦
中国部分经济作物的分布
北甜南蔗
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中国小麦、水稻分布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讨论】
2.“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说明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季节性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讨论】
3.“春种秋收,年复一年”说明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周期性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2.特征
地域性
季节性
周期性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农业生产特征
▋农业区位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农业生产的实质: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
农业区位
农业区位因素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说一说:
1.右图所示的农业各因素中,哪些是自然因素?哪些是人文因素?
农业主要区位因素
2.除图中列出的因素外,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还有哪些?
科学技术、资金、化肥、农药、机械化、历史、文化、饮食偏好、良种、冷藏保鲜技术等。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探究一】
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材料一:草莓喜温凉,喜光,耐荫性较强,适温15℃~30℃,适宜生长在肥沃、土质疏松,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根系分布浅,蒸腾量大,对水分要求高,耐涝性差,因此种植草莓宜选择地势稍高、地面平坦、排灌良好的地方。草莓果实保质期短,不耐储存,熟透的草莓,常温下2~3天就会发生变质、腐烂。
材料二:双流区是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的辖区,地处成都平原东南边缘,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1、根据材料一,分析草莓的生长习性。
2.结合材料分析影响双流草莓种植的自然因素。
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亚热带季风季候,气候温和,降水充足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自然因素 影响
气候 光照 光照强,则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光照弱,不利于作物生长;光照时间长可弥补热量不足,利于作物生长
热量 热量(积温)足则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热量不足则相反
温差 日较差大利于积累营养物质,农产品质量高。
日较差小农作物品质可能较差
降水 过多则涝、过少则旱,影响作物生长
1.气候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一熟
气候角度生长期:热量充足地区,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时间长,生长期长;
农作物角度生长期:叫生长周期,热量充足地区,农作物从种植到成熟的时间段,生长期短。
一年一熟
1.气候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①农作物生长需要灌溉水源:
(河湖,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
②缺乏水源不能进行灌溉的干旱地
方,不宜种植农作物。
中国西北灌溉农业分布区
河套平原
河西走廊
畜牧业
2.水源
①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原因: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②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或畜牧业(原因:地表起伏大,耕作不便;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③缓坡地带:可修建梯田
3.地形
成都平原农田
哈尼梯田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如南方丘陵的红壤(酸性):适宜种植茶树
黑土
黄土
红壤
图3-4-6 我国不同颜色的土壤分布示意
4.土壤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活学活用】完成P43活动题
材料一 水稻好暖喜湿,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 —12℃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 —22℃。单、双季稻要求年降水量分别在750毫米和1 500毫米以上。
1.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正好满足水稻喜暖好湿的条件;地中海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补充,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2.江西千烟洲是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丘陵山区耕作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果园和人工草地。坡度小的缓坡和地势更为平坦的谷地,土层较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地势更为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出现洪涝灾害,因此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鱼业。地形条件是这里利用土地的主要因素。
【活学活用】完成P43活动题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探究二】
人文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材料三:双流冬草莓,四川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双流草莓的采摘期从每年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在当地,人们一般把春节前采摘的草莓称为冬草莓,春节后采摘的草莓叫春草莓。双流冬草莓以其含糖量高、成熟期提前、采摘期长等特点,享誉北方市场。
双流草莓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当地农民谢尚楷引种野生草莓开始拉开序幕。后经政府牵头,农技员工奔扑全国各草莓种植地和科研院所,引进优质草莓品种。80年代末又从日本引进早熟草莓“丰香”,并将日本当地的栽培技术与双流区自身的特点相结合,最终形成了“改良型促成栽培技术”,草莓上市时间提早到元旦,“双流冬草莓诞生”。
2002年为扩大销售渠道,成立冬草莓专业合作社,负责收购、销售草莓。2006年开始连续举办双流草莓节 。2008年开始进入有机时代,同年9月荣获农业部颁发的“有机转换认证证书”,截止2010年双流草莓种植达5万亩以上。
讨论:1.结合材料分析影响双流草莓种植的人文因素有哪些?了解这些因素的具体影响。
知名度高、市场需求大、种植历史较久、品种优良、种植技术革新、政策扶持
【活学活用】完成P43活动题
3.一般来说,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产品,农民的受益是逐渐递增的。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逐渐兴起。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紧邻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市场需求量大。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变化除了受市场价格、需求变化影响外,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探究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3.结合材料分析从种草莓之初到现在,影响草莓生产的因素是否有发生变化?如果有,哪方面变化比较大,哪方面相对比较稳定?
“宅高田低”——江西婺源月亮湾
回顾: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
劳动力
交通
政策
技术
...
市场
思考: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这两大类因素中,哪一类因素相对稳定?哪一类因素不断变化?
相对稳定
不断发展变化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宅高田低”——江西婺源月亮湾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直接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生产规模扩大
促使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生产规模缩小
促使
政策:必要时适度调节
“宅高田低”——江西婺源月亮湾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改造不利自然因素
水源
土壤
地形
气候
自然因素
……
哪些自然因素能被改造?举例说明。
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可以改善农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等因素进行人工调节,从而扩大了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图为我国江苏某地温室大棚
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对地形的改造。也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图为广西的龙脊梯田。
“宅高田低”——江西婺源月亮湾
荔枝生产于中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栽培较多。
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3.交通运输、保鲜冷藏技术——扩大市场范围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
“宅高田低”——江西婺源月亮湾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4.经济的快速发展
①经济发展
城镇化的进程
+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推动
导致
农副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增
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思考:城镇化的发展为什么会导致农副产品需求量大增?
“宅高田低”——江西婺源月亮湾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4.经济的快速发展
③经济发展
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地域扩大
推动
中国试验海水稻种植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4.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劳动力减少
④城镇化
+
机械化迅速发展
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活学活用】阅读P44案例1《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发展》完成活动题
①通过技术投入改善了该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不合理性,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②随着欧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时鲜业的市场条件。
③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地中海地区时鲜业实现区域专业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加强了生产地与市场的联系。
1.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有哪些影响?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活学活用】阅读P44案例1《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发展》完成活动题
2.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你能对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出建议吗?
市场和交通运输因素、自然灾害对该地区时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法国相比,西班牙具有劳动力费用低、低温冷害少的优势;法国时鲜业具有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近消费市场的优势。两国可以优势互补,利用气候的季节差异分别占领不同季节的市场,西班牙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法国以中高档产品为主。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课堂小结
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气候
水源
地形
土壤
……
市场
综合思维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农业区位的选择
改造利用
发展变化
交通运输
政策
劳动力
技术
……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知识拓展
区域农业发展受到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只有把影响农业的因素考虑周到,分析农业发展条件时才会具体全面。区分几个概念:
项目 概念 举例
主要区位因素 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求分析主要区位因素,即完整列出影响某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如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
主导因素 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该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地势低洼)下形成的,因此地形是它的主导因素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知识拓展
项目 概念 举例
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某一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条件(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该因素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而不再是限制性因素 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因此水就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而塔里木河流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有冰雪融水或河水灌溉,水源就成为这些地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的区别与联系
“宅高田低”——江西婺源月亮湾
当堂练习
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冷凉的高原地区生长的蔬菜,其价格一直较贵。近些年甘肃兰州地区菜农开始改种高原夏菜,这里的高原夏菜品质优良,每年5月下旬到10月期间,菜农凌晨摘菜,经专业检测,冷冻后即刻运往外地。据此完成第1~2题。
1.兰州高原夏菜外运的主要地区可能是 (  )
A.东南沿海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高原夏菜价格较贵的原因有 (  )
①生长周期短,品质较好 ②交通运输成本较高 ③种植面积较小,产量较少 ④季节优势明显,市场需求大 ⑤蔬菜种类多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A
D
“宅高田低”——江西婺源月亮湾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影响图中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
因素是 (  )
A.水源 B.土壤
C.地形 D.热量
4.过渡带最不适合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  )
A.种植牧草 B.发展畜牧业
C.发展小麦农场 D.建设野生动物繁育基地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