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
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影响;
计算思维:
按照问题解决方案,选用适当的数字化工具或方法获取、组织、分析数据,并能够将此迁移至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能积极利用各种信息系统促进学习与发展;
信息社会责任:
认识信息系统在社会应用中的优势及局限性;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信息技术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
难点:信息技术提升人们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
项目学习法、任务驱动法、交流协作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转型。播放视频(信息技术为人类带来了如此多的变革,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面貌!)。
生:观看视频信息技术对于人类来说有哪些影响?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谈一谈信息技术对于你的影响,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师:总结学生发言,注意归纳学生发言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区分信息技术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让我们放大视野,放在国家、社会等大的角度去分析信息技术的影响,又有哪些呢?
(二)、信息技术推动科技革新与进步
师:信息技术促进新技术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帮助人们在科学研究领域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微电子技术的应用普及,带动了基础理论学科研究、量子通信与计算、人工智能、空间探索、新能源开发、生物工程等一批尖端技术的发展。
基础学科理论领域
(1)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
(2)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产生
生物信息学是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数学和统计学的综合学科,主要内容是使用生物算法和相关的软件工具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解释生物数据。其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基因组学(Genomics)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两方面,具体说就是从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出发,分析序列中表达的结构功能的生物信息。生物信息学已成为许多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疫苗)
2.量子通信
2016年,我国发射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现了天地量子保密通信。2017年,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
3.人工智能系统
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普及。人工智能系统是一个全局整体,其中包含着传感、通信、计算、控制等信息技术环节;同时它也像人一样是一个全局整体,其中包含感觉器官、传输神经系统、思维器官和执行器官。
生:
交流:1.访问学校老师,查阅期刊文献资料,与同学交流现代信息技术在推动科技革新和进步方面还有哪些例子。
2.智能技术将提升人类生产生活效率,将人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能够寻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机器人技术、自动驾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新的名词层出不穷。通过网络了解这些新技术的含义和作用,选择其中一种技术,与同学交流了解到的知识以及对这种技术如何提升人类生产生活效率和质量的理解。
分析:1997年5月11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以2.5∶3.5(1胜2负3平)输给计算机程序“深蓝”。2016年,人们首次看到了人工智能对现实世界产生的影响。2016年3月10日,阿尔法围棋(AlphaGo)战胜著名棋手李世石。接着,网络围棋平台上一位名叫Master的神秘账号接连战胜多名国际著名棋手,拿下60连胜。AlphaGo的进步让大家看到了电脑解决复杂问题的曙光。围绕上述话题,寻找一个人机对弈的小游戏进行体验,尝试分析计算机在与人类的交互过程中是如何思考与做出应对的。
(三)、信息技术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
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信息资源已成为物质和能量之外的第三类资源。
1.提升社会建设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国家社会建设的水平,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与健康、教育与培训等方面都有显著进步。
2.促进工农业生产变革
我国《“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愿景,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应用,促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在设施农业上有温室环境自动检测与控制、水肥药智能管理等,在大田种植上有遥感监测、病虫害远程诊断、水稻智能催芽、农业精准作业等,在水产养殖上有水体监控、饵料自动投喂等,在畜禽养殖上有精准饲喂、发情检测、自动挤奶等。
3.提升电子商务可靠性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其特点是去中心化和公开透明,让每个人均可参与数据库记录。
4.加强数字世界的治理
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角度来看,有四个重要的国家信息系统,即国家金融管理信息系统、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海关管理信息系统和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从保障社会安定的角度,有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公共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国家基础信息系统、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信息时代,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活动等都建立在信息技术设施和信息系统的之称之上,信息和知识及相关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就成了国民的生命线。在信息时代,既要保护物理世界的国家安全,又要保护数字世界的国家安全。
生:
调查:阅读课本19-20页四份材料,选择其中一个展开调查,并将调查所得数据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搜索有关数字世界的治理措施,讨论数字世界治理的目的和改进方案,完善表1-4的内容。
(四)、信息技术提升人们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师:信息社会的到来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生存成为新的生存方式。在这种生存方式下,一个人的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信息行为将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
1.改变人们生产与工作方式
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源,脑力劳动投入比例不断增加,还需要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制造业则呈现水平格局,根据消费者的需要个性化的设计与生产。
生:
体验:在生活中有时会遇到需要定制个性化商品的情况,如在学校开展义卖活动时定制有特色的物品,在各种交流活动中定制带有主办方或活动主题标志的纪念品等。尝试登录网上商城,看看如何利用在线咨询工具定制符合个人需求的商品。
师:
2.改变人们生活与交往方式
信息技术应用突破了时空限制,减少了地域和经济发展造成的差异,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足不出户照样能办事,网上看病、网上学习、网上会议、网上购物、网上洽谈生意、网上娱乐等,成为人们新型的生活方式。
生:
讨论: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爆炸式的信息量增长速度已经超出人们的处理能力,错误信息与虚拟信息混杂在巨大的信息资源中,使人们难辨真假;虚拟化的网络生活与交流容易使人产生双重人格和孤僻的性格;社交网络上的个人信息被过度“共享”,使个人隐私受到侵犯……小组内展开讨论: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利与弊?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种种问题,有什么应对方法?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习惯方面有哪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师:
3.促进人们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技术促进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化。信息技术使人们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学校观和教学观,树立了新的教育理论观和素质教育观。特别是新冠疫情后,人们更加习惯于在线学习、在线办公。常用工具思维导图软件和几何画板等
4.培养人们计算思维方式
计算思维是信息社会要求的基本能力。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人,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
5. 提升人们信息意识与信息社会责任感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
(五)、课堂总结
本节从三个方面谈了信息技术的影响,这些影响都是积极的、有益的。看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肯定和发挥它的积极一面,避免和改变它的消极一面。
(六)、课堂检测
1.目前科技革新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基础学科理论领域、量子通信和( A )
A. 人工智能系统 B. 信息技术创新 C. 社会需求的更新 D. 生活环境的改善
2.信息技术伸进社会变革与发展是指:提升社会建设水平、促进工农业生产变革、提升电子商务的可靠性和( C )
A. 促进人民生活的质量 B. 强化社会安定
C. 加强数字世界的治理 D. 优化社会环境
3.信息技术的定义是: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称为信息技术。在仿生学的角度中,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通常被比喻为人的不同器官。其中,被喻为人的“感觉器官”的是( A )
A. 传感器 B. 通信系统 C. 虚拟现实系统 D. 计算机
4.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关于电子商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 电子商务涉及信息技术、金融、法律和市场等众多领域
B. 电子商务可以提供实体化产品、数字化产品和服务
C. 电子商务活动参与方不仅包括买卖方、金融机构、认证机构,还包括政府机构和配送中心
D. 电子商务使用互联网的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和在线支付方式进行商务活动,因此不包括网上做广告和网上调查活动
(七)、作业布置
各小组根据项目选题及拟订的项目方案,结合本节所学知识,进一步完善该项目方案中的各项学习活动,并参照项目范例的样式,撰写相应的项目成果报告。
各小组运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将所完成的项目成果,在小组或班级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共享创造、分享快乐。
可以组织一次调查报告交流会。报告会的组织方式可以参考众多科技新品发布会的方式,每个项目学习小组派代表上台演讲。为了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同学们需要进一步提炼观点,在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或演示文稿的配合下,展示调查成果和结果,如图1-14所示。
各小组根据项目选题、拟订的项目方案、实施情况以及所形成的项目成果,利用教科书附录2的“项目活动评价表”,开展项目学习活动评价。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