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勇敢的鄂伦春》 课型或模块 新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歌曲《勇敢的鄂伦春》的学习,增强学生保护森林,防偷猎珍稀动物,防纵火,防砍伐树木等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探究——体验等教学手段,教会学生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后,能较好地使用f、p、<、>等力度记号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教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和在歌曲中感知f、p、<、>等的音乐力度。
教学难点 解决一音多字以及把歌曲中的力度记号通过演唱表现出来。
学生及教学内容分析 《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鄂伦春族民歌,C宫调式,2/4拍,歌曲由4个乐句构成一段体结构,旋律由do、re、mi、sol、la 5个音构成,郎朗上口,简单易学。鄂伦春族是居住于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的一个少数民族,原以打猎为生,性格剽悍。教材在编选这首歌曲的时候在头尾分别加入了描绘鄂伦春族人骑马打猎时表现马蹄的象声词“踢哒”,并用渐强和渐弱的力度记号,巧妙地刻画了打猎的队伍由远及歌曲中力度记号的运用巧妙而有趣,是教学中要特别关注的内容。
教学策略 低年段的学生活泼好动,要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聆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教案,书本,黑板,PPT,钢琴,双响筒、碰铃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一、师生问好,师弹上下行C大调音阶二、播放视频教师播放光头强视频,提问学生:视频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入本节课课题。 师生问好二、观看视频1、光头强砍伐树木,熊大保护森林。 钢琴电脑 提高学生对音高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新歌曲作铺垫。
展开阶段 一、音乐大阅读1、听音乐回答问题。提问:(1)是怎么样的鄂伦春?(2)为什么说他们是勇敢的?(3))按节奏型模仿马蹄声:XX XX | XX XX | XX XX| XX XX |XX XX | XX XX | X X | X— ||3、音乐力度小知识的学习:f 强、 p 弱、< 渐强、> 渐弱加入力度小知识后再按节奏型模仿马蹄声:XX XX | XX XX | XX XX| XX XX |XX XX | XX XX | X X | X— ||4师生合作师范唱。二、学唱歌曲1、齐阅读,填歌词后按节奏朗读。2、打着手号学唱歌谱。解决歌曲中的难点:一音多字和一字多音3、比一比:用以下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1)用一种力度演唱。(2)按乐谱上规定的力度演唱。 音乐大阅读1、勇敢的鄂伦春骑的是马按节奏型模仿马蹄声3、学习音乐力度记号<、f、>4、师生合作生模仿马蹄声二、学唱歌曲1、填歌词2、打着手号学唱歌谱。解决歌曲中的难点3、(1)用一种力度演唱。(2)按乐谱上规定的力度演唱。 电脑电脑舌头电脑电脑电脑黑板电脑电脑 师生互评 结合语文科开展的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歌词答案,有助于学生快速记歌词。利用模仿马蹄声来熟悉音乐中出现的力度记号。打着手号学歌谱的目的在于熟悉歌曲旋律的同时时刻提醒自己注意音高。
拓展阶段 1、加小乐器演奏。 双响筒和碰铃 丰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结束阶段 教师展示三幅画,分别表现了音乐中的三种不同力度( f 、 <、>),根据画面上的情景,同学们将合适的力度记号写在相应的□内。 1、<2、f3、> (采用采访式总结评价)
课后反思
设计时间: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