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社会变化:封建经济和海外贸易空前繁荣,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
(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
民族关系:民族政权并立,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高潮时期。
辽(契丹)
宋
吐蕃
西夏
大理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
—— 黄仁宇
其旧疆难以与隋唐相比,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统一。
目 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宋太祖
强化中央集权
重文轻武的政策
第三部分
王安石变法
课程标准:
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后周太祖),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
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
——《宋史·太祖纪》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
后周时期,赵匡胤随周太祖郭威与周世宗柴荣历经沙场,战功显赫。陈桥兵变后,因赵匡胤之前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他称帝后,便以宋州(今河南商丘)的“宋”字为国号,建立了宋朝,自称宋太祖。
赵匡胤改国号为宋,以为东京(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即宋太祖。
(一) 北宋的建立
宋太祖赵匡胤相继灭亡后蜀、南汉及南唐,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灭吴越、闽南、北汉。重新恢复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
一、北宋政权的建立
北宋建立之初,南方割据势力都已衰落,北方契丹正处在兴盛时期地广兵强,并不断向中原地区扩展。南方各国力量弱小,较易攻取,且经济富庶,效益较大。在统一南方后,得以充分利用江南、巴蜀的人力物力,集中全力北征,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取得阻击辽军、迫降北汉的胜利。
北宋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分裂割据,但燕云十六州并没有取得,辽国的契丹与西夏的党项等少数民族政权与之并立,因此北宋不是传统的大一统政权。
(二) 北宋的统一
方针:先南后北
“不流血而创立一个王朝的奇迹”
方镇太盛,君弱臣强
皇权制约,丞相分权
宋太祖该如何强化中央集权?
材料:(赵匡胤)问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一、北宋政权的建立
(三)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赵匡胤雪夜访赵普
行政权
财政权
兵权
(2)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军权二分)
(1)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中央)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兵样”禁军布局采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策略。
“杯酒释兵权”
“枢密院--三衙”
1.军事:收精兵
一、北宋政权的建立
(三)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北宋政权的建立
(三)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军事:收精兵
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
——范祖禹《范太史集》
思考:宋太祖赵匡胤在军事方面的一系列措施有何影响?如何评价?
积极:有利于加强中央与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在军事上得以加强中央集权,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方面有积极作用。
消极:造成军事部署上“强干弱枝”的局面,且兵将关系不稳定,不利于军队的训练,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在国防与对外战争方面削弱了军事力量。
2.行政:夺其权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枢密院
同平章事
宰相
参知政事
副宰相
目的
办法
措施
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
分化事权,设多重机构
分化事权增加宰相人数,增设副宰相若干人,分行政权。
设立多重机构: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军政、财政大权。(相互牵制)
缓和君相矛盾
效率低下
中书门下
一、北宋政权的建立
(三)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度
支
盐铁
户部
(三司使)
(枢密使)
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
(1)解除地方节度使权力。派文臣做知州,三年一换制;
(2)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力。
一、北宋政权的建立
(三)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2.行政:夺其权
思考:宋太祖赵匡胤在地方权力方面的改革有何影响?
积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和平与维护社会稳定。
消极:造成地方官僚机构臃肿,政府官僚体系膨胀,造成“冗官”的现象。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赵匡胤
3.经济:制钱谷
一、北宋政权的建立
(三)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思考:北宋制钱谷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材料:宋代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朝为避免武将跋扈专横,重用文臣担任要职,掌握军政大权,对武将进行抑制,文官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1.目的
2.表现
(1)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2)宋太宗时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且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思考:如何理解“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宋为压抑武将,武将的地位和待遇低。
注意:压抑武将不等于轻视武备和军队建设。
宋代科举图解:
县试 府试
院 试
童生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州 试
省 试
殿 试
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
第一名称会元
第一名称解元
宋1065年,正式定为三年一次。秋天进行州试(秋闱);第二年春天礼部主持的省试(春闱);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嘉佑二年(1057),欧阳修受命“知贡举”(科考主考官)。这年
的进士榜单,成为“千年科举
最闪耀的一榜”。
男儿若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苏辙
程颢
苏轼
曾巩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先生文集》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状态。
——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3)注重文教,发展科举制
表现: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从王朝内部来说,横亘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位的稳固。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
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3.影响
三、王安石变法
增设官僚机构
扩充军队
养兵养官
战争赔款
分散军权
冗官
冗兵
冗费
军队战斗力弱
积贫
积弱
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由于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
年代 收入 (单位:贯) 支出
(单位:贯)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思考:北宋中期年度财政收支有何表现?与其中央集权政策有什么关系?
1.背景: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富弼、韩琦、杜衍同时执政,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显然,其绝大部分措施皆针对吏治,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并借以达到节省钱财的目的。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次年初,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这次改革虽然失败,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拉开了序幕。
范仲淹(989-1052)
三、王安石变法
集中于吏治与财政两类问题——节流
三、王安石变法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他们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领域 措施 内容 目的
经济 募役法(免役法)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 限制官僚等的特权,增加政府收入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 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促进农业发展
军事 保甲法 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闭练兵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2.内容:
三、王安石变法
3.结果:
通过一系列理财新法的实行,国家增加了青苗钱、免役宽剩钱、市易息钱等新的财政收入项目,在发展生产、均平赋税的基础上,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国库充裕,宋神宗年间,国库积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的迅速增加,彻底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
保甲法的推行,加强了农村的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的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并节省了大量训练费用。变法的强兵措施,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
变法只是一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的制度改良,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矛盾。
变法的超前性与社会现实的落后性差距过大,变法没有适应的土壤,新法的“敛财”实质,导致社会基础的丧失,变法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政策执行不力。
变法派内部分裂,保守派强烈反对。保守派人才济济,如司马光、韩维、文彦博、欧阳修、富弼、韩琦、范缜、苏轼等。1085年,宋哲宗即位初,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新法几乎全被废掉。
(2)失败: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1)积极影响: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
本课小结
北宋的政治
北宋的建立与局部统一
宋太祖加强
中央集权
加强兵权(“兵”)
加强行政权(“权”)
加强财政权(“财”)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重文抑武,文臣统兵
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重文轻武
王安石变法
这是美好的时代,也是糟糕的时代:贤相
辈出,却无力改变官场的昏庸;名将咸聚,
却无法抵挡小国的进攻;才子云集,却热衷
于无休止的内耗;经济富裕,却用于购买和
平;文化昌盛,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