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18.童年的水墨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1、欣赏水墨画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理解水墨画
水墨画是由水和墨调配成不同深浅的墨色所画出的画,也称国画,中国画。
3、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继楼笔下的《童年的水墨画》,看看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墨、染”等6个字,会写“墨、染”等11个字,会写“水墨画、垂柳”等13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背诵《溪边》。
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
三、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自由读课文,标出小节,划出生字新词,自学生字新词。
2、想想你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在课文中用“—”划出来。
3、联系上下文,想想下面诗句的意思。
(1)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2)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四、小组合作学习
1、互相读生字新词,交流识字方法。
2、说说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及有关的句子。
3、说一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2)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五、展示交流
1、我会读
墨水 染绿 破碎 浪花 溅湿 凉爽
2、我会写
水墨画 染绿 钓竿 破碎 浪花 葫芦 流浪 清爽 松针 蘑菇
3、展示: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
(1) 《溪边》静静的溪水映着绿色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钓鱼的孩子静静的等着鱼上钩,钓竿上立着红蜻蜓,当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
(2) 《江上》戏水的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你泼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排银牙。
(3) 《林中》一阵雨过后,松林格外清爽,松针上还滴着水珠,孩子们头戴斗笠到林中采蘑菇,欢快的叫声把松树上的雨珠振落。
4、诗句的意思。
(1)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溪水把人影染绿了。
(2)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下过雨的松林里,小朋友们戴着斗笠在林中采蘑菇,远远看过去,小朋友们倒像是一个个会行走会说话会打闹的蘑菇一样。
六、课堂小结
1、谁来说说课文内容
这是一首儿童诗,分别写了孩子们在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的快乐。
2、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边读边想象:有哪些景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作业:
一、在括号里填 上适当的量词。
一( )水葫芦 一( )山花 一( )红蜻
一( )斗笠 一( )雨珠 一( )小手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童年的水墨画》是一组( ), 作者是( )。其中《溪边》写的是( ),《江上》写的是( ) ,《林中》写的是( )。
个
只
朵
顶
串
双
儿童诗
张继楼
林中采蘑菇
溪边钓鱼
江上戏水
板书:
18.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 钓鱼
江上 戏水 快乐的童年
林中 采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