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一、选择题(共16题)
1.“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发现火险,火势较大,应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B.不必检纯度,直接点燃氢气
C.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D.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坏血病
2.生产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汽车轮胎 B.台灯塑料底座 C.不锈钢水龙头 D.有机玻璃标牌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蒸馏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糖类、油脂两种营养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则不能
C.葡萄糖酸锌和葡糖糖酸钙都可为人体补充微量元素
D.任何地区的任何人都必须食用加碘食盐
4.下列物品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制品的是
A.铝合金窗 B.塑料袋 C.腈纶衣服 D.橡胶轮胎
5.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鱼肉 B.蔬菜 C.稻米 D.芝麻油
6.下图中的食品,富含维生素的是
A.青菜 B.馒头
C.虾皮 D.豆类
7.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橡胶、塑料、纤维都是合成材料
B.硝酸钾、尿素、磷酸铵都是复合肥料
C.蜂蜡、沥青、玻璃都是非晶体
D.台秤、天平、弹簧测力计都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8.重视营养,吃出健康。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适量食用加碘食盐
B.为让面包松软可口,制作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
C.为了饮食安全,苹果即使切去腐败部分也不可食用
D.为了均衡营养,大量食用各种保健品补充营养素
9.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
A.棉、麻、蚕丝均属于天然的植物纤维
B.氯化钠、苛性钠、硝酸钠是盐
C.钢筋混凝土、钢化玻璃、机动车轮胎是复合材料
D.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
10.生活中下列做法或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
B.二氧化碳气体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来灭火
C.把Sn和Pb制成焊锡熔点降低
D.崇尚勤俭节约,霉变花生洗干净可用来压榨花生油
11.下列元素是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是
A.钙 B.铁 C.汞 D.钠
12.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H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中的C.H元素的质量比为1: 4
B.甲烷分子是由1个碳元素和4个氢元素组成
C.甲烷分子中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1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
A.蔬菜 B.牛奶 C.大米 D.花生
14.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B.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霉变的食物人不能食用,但可以用来喂养家畜
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15.钾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下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得出的部分信息。下列关于钾元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钾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9
B.钾元素在人体及植物体内以单质形式存在
C.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
D.施用草木灰,可给农作物补充钾元素
16.实验室中氢气燃烧和电解水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B.干冷烧杯的内壁无明显变化
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a、b两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1:2
二、综合题(共6题)
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回答下列与化学相关的生活问题。
(1)制作三鲜水饺的原料有鸡蛋、韭菜、面粉、食盐等,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 __________引起的中毒。(填化学式)。
(3)老年人缺乏_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会引起骨质疏松,食用乳制品、豆类等可摄入该元素。
(4)某同学在烧菜时可以通过品尝少量汤汁就会知晓菜的淡咸,其原理是利用了溶液具有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是__________。
(5)洗完后的铁锅用干布抹去其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18.某品牌奶粉标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奶粉中硫酸亚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奶粉中碳酸钙由Ca2+和___________构成(填微粒符号);
(3)钙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4)儿童缺钙易得___________(填字母)
A.侏儒症 B.佝偻病 C.贫血病
(5)标签中___________元素的单质可用作烟幕弹。(填符号)
19.(一)锌锰电池(俗称干电池)在生活中的用量很大,其构造如图所示。
(1)根据右图判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
(2)易溶于水的氯化铵固体中混有难溶物二氧化锰,提纯氯化铵固体的实验步骤是:溶解、_______、结晶。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Cu+H2O2+H2SO4 △ CuSO4+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溶液B与溶液F中所含溶质相同 B.过程Ⅱ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C.溶液F比溶液B中含硫酸锌的质量多 D.A~F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两种
(二)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由H、C 、O、S、Na、Ca中的2~3种元素组成。
(1)A为气体,是常用的灭火剂,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A与B组成元素相同,写出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C与D两种物质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4)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为A与D反应的生成物,则F的俗称为____________;取E与F反应后的溶液,滴加C物质,一段时间后有气体产生,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仍为无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除酚酞外)。
20.广泛存在的“金属”与我们的各行各业,日常生活以及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丁丁小朋友比同龄的孩子矮小很多,你认为他的体内可能缺少的元素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可用于做照明弹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铝粉又称“银粉”,涂在铸铁暖气片上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铜在空气中生锈变成“铜锈”,化学式为Cu2(OH)2CO3,结合你的所学推测铜生锈过程中一定参与反应的其他物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熄灭蜡烛有很多方法,归纳起来有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移开可燃物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当同学将石棉网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移动,火焰熄灭。因为铁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使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叫做金属的冶炼,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图中标号①的基本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中标号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经过③的化学反应过程,若用500t含氧化铁为80%的赤铁矿作原料,可得含杂质3%生铁的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1)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____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mg;
(2)若成人每天需摄入碘元素0.15 mg,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获取,则每天需食用这种食盐________g。
2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预防病毒除了戴口罩、勤洗手,还要做好消毒工作。请按要求填空:
(1)一次性医用口罩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它是由专业两层纤维无纺布和中间一层熔喷布,经超声波焊接而成,能像滤纸一样起到___________(填一种实验操作名称)作用。
(2)生活中我们使用75%的医用酒精进行消毒。
在家里使用医用酒精对门把手、桌面等物品消毒的正确方式是___________(填“擦拭”或“喷洒”)。
(3)下图是酒精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酒精的化学式为C2H6O,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酒精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过氧乙酸【CH3COOOH】也是常用消毒剂,常用于校园环境消毒。过氧乙酸具有酸性、腐蚀性(尤其是对金属)、可燃性,遇热、遇碱易分解。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制备过氧乙酸的一种模拟流程如下(部分反应条件未标出):
①认识过氧乙酸:它___________氧化物(填“是”或“不是”)。
②制备过氧乙酸: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浓硫酸在反应前后___________和化学性质不变。
③下列关于过氧乙酸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应低温、避开火源贮存
B.环境消毒,浓度越大越好
C.谨防溅到眼睛和皮肤上
D.最好不要用金属容器盛放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可拨打119火警电话,身陷火灾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自救,故说法正确;
B、氢气具有可燃性,需要检验纯度,再点燃氢气,防止爆炸,故说法错误;
C、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有一百多种,不是人体都需要,故说法错误;
D、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故说法错误。
故选A。
2.C
【详解】
A. 汽车轮胎的主要材料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B. 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C. 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D. 有机玻璃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故选C。
3.A
【详解】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蒸馏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A正确;
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三大供能物质,故B错误;
C、葡糖糖酸钙中的碳、氢、氧、钙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故C错误;
D、高碘地区无需补充碘元素,不能食用碘盐,故D错误。故选A。
4.A
【详解】
A、铝合金窗属于金属材料;
B、塑料袋为塑料制品,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C、腈纶衣服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D、橡胶轮胎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故选A.
5.A
【详解】
A、鱼肉中富含蛋白质,此选项正确。
B、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此选项错误。
C、稻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此选项错误。
D、芝麻油中富含油脂,此选项错误。
故选A。
6.A
【详解】
A、青菜中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
B、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
C、虾皮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D、豆类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
7.C
【详解】
A、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A错误;
B、硝酸钾中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故硝酸钾为复合肥,尿素是氮肥,磷酸铵 中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磷元素和氮元素,是复合肥,B 错误;
C、蜂蜡、沥青、玻璃都是非晶体,C正确;
D、弹簧测力计是测力的工具,台秤、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
A、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适量食用加碘食盐,说法正确;
B、做面包时加入的小苏打能与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包疏松多孔,说法正确;
C、腐败了的苹果,切去腐败部分后仍然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切去腐败部分也不可食用,说法正确;
D、大部分的营养元素需要从外界摄入,所以我们每天都需要补充各种营养,但不是大量食用各种保健品补充营养素,说法错误。
故选:D。
9.D
【详解】
A、蚕丝属于动物纤维,错误;
B、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错误;
C、钢化玻璃是普通玻璃加工而成,不属于复合材料,错误;
D、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
A、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作炉具清洁剂,可用来除油污,故A正确;
B、二氧化碳气体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来灭火,故B正确;
C、由于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纯金属的熔点,把Sn和Pb制成焊锡可以降低熔点,故C正确;
D、霉变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洗干净花生不能除去黄曲霉素,不能洗干净后来压榨花生油,故D错误。故选D。
11.B
【详解】
微量元素是指质量上在人体中含量﹤0.01%。其中只有铁含量﹤0.01%,为微量元素,选B。
12.D
【详解】
A. 甲烷CH4中的C、H元素原子的个数比为1: 4,质量比为12:4=4:1。故A不符合题意;
B. 元素是宏观概念不能讲个数,一个甲烷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 甲烷分子中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不正确,碳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而不是6。故C不符合题意;
D. 甲烷的一个分子只含一个碳原子,分子结构最简单,所以甲烷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有机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C
【详解】
A、蔬菜富含维生素,提供的是维生素,故A错误;
B、牛奶富含蛋白质,提供的是蛋白质,故B错误;
C、大米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C正确;
D、花生富含油脂,提供的是蛋白质,故D错误,
故选C。
14.C
【详解】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住隔绝了空气,达到了灭火的目的,此选项表述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强碱性,先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再涂弱酸(硼酸)溶液中和,此选项表述正确;
C、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大量有毒的黄曲霉素,故霉变的食物人和家畜都不能食用,此选项表述错误;
D、物质燃烧生成的烟雾往高处飘,所以靠近地面处浓度低,湿毛巾对有毒烟气有过滤作用,此选项表述正确。
故选C。
15.B
【详解】
钾元素在人体及植物体内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B错误
16.D
【详解】
A、氢气具有可燃性,为防止氢气不纯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需检验其纯度,故选项错误;
B、氢气燃烧生成水,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故选项错误;
C、b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管内是氢气,氢气能燃烧,但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错误;
D、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7. 蛋白质 CO 钙 均一性 防止铁锅生锈
【详解】
(1)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2)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CO引起的中毒;(3)人体缺乏钙元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4)某同学在烧菜时可以通过品尝少量汤汁就会知晓菜的淡咸,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其原理是利用了溶液具有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是均一性;(5)洗完后的铁锅用干布抹去其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铁锅生锈。
18.(1)FeSO4
(2)
(3)不是
(4)B
(5)P
【分析】
(1)
硫酸亚铁中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FeSO4,故填:FeSO4。
(2)
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碳酸根离子是带有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离子符号表示为是,故填:。
(3)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属于常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故填:不是。
(4)
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故填:B。
(5)
磷元素组成的单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烟,可用作烟幕弹,故填:P。
19. 铜帽 锌筒 过滤 BCD CO2 2CO+O2点燃2CO2或3CO+Fe2O3高温2Fe+3CO2 NaOH 纯碱或苏打 Na2SO4、H2SO4
【详解】
根据右图判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铜帽 锌筒。易溶于水的氯化铵固体中混有难溶物二氧化锰,提纯氯化铵固体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结晶。过程一中加入过氧化氢,目的是将铜完全转化为硫酸铜,变为溶液,过程二是加入酸将锌变为硫酸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A~F中, E中含有铜和锌,所以说法正确的是过程Ⅱ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溶液F比溶液B中含硫酸锌的质量多;A~F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两种;A为气体,是常用的灭火剂,则A的化学式为CO2。A与B组成元素相同,则说明B是CO,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2CO+O2点燃2CO2或3CO+Fe2O3高温2Fe+3CO2。C与D两种物质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则D为氢氧化钠,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说明E是氢氧化钙,F为A与D反应的生成物,则F的俗称为纯碱或苏打;取E与F反应后的溶液,滴加C物质,一段时间后有气体产生,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仍为无色,说明C是一种酸,而且酸过量,因为酚酞不变色,如果酸不足酚酞的颜色是红色,所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H2SO4。
20. 锌 发出耀眼的白光 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隔绝氧气与水,对内层的金属起保护作用 氧气、水和二氧化碳 用较大的烧杯扣灭,隔绝氧气 用嘴吹灭,降低温度 导热性 化合反应 CO2+C2CO 288.7t
【详解】
(1)缺乏锌元素,会使儿童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丁丁小朋友比同龄的孩子矮小很多,可能缺少锌元素,故填锌。
(2)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做照明弹,故填发出耀眼的白光。
(3)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隔绝氧气与水,对内层的金属起保护作用,故填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隔绝氧气与水,对内层的金属起保护作用。
(4)由铜绿的化学式可知,铜绿由铜、碳、氢、氧四种元素组成,结合铁生锈的条件,可以判断,铜生锈过程中一定参与反应的其他物质有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故填氧气、水和二氧化碳。
(5)熄灭蜡烛有很多方法,可以用较大的烧杯扣灭,隔绝氧气,故填用较大的烧杯扣灭,隔绝氧气;
还可以用嘴吹灭,降低温度,故填用嘴吹灭,降低温度;
将石棉网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移动,火焰熄灭是因为铁具有导热性,吸收热量,使蜡烛的温度降低,故填导热性。
(6)图中标号①反应是焦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
图中标号②反应是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2+C2CO;
解:生成生铁的质量为x
500t×80%××100%=x×(1 3%)
x≈288.7t
答:生成生铁的质量为288.7t。
21.(1)微量;10 (2)7.5
【详解】
(1)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中常见的微量元素有:铁、锌、碘、硒,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20mg/kg×0.5kg=10mg;(2)若成人每天需摄入碘元素0.15 mg,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获取,则每天需食用这种食盐:0.15mg÷20mg/1000g=7.5g
22.(1)过滤
(2)擦拭
(3) 分子
12:3:8
(4) 不是
质量
B
【分析】
(1)
滤纸起到的作用是过滤,故填过滤。
(2)
使用酒精消毒最有效的方式是擦拭。
(3)
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酒精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4)
①过氧乙酸含有3种元素,不是氧化物。
②反应③反应物是过氧化氢和乙酸,生成物是过氧乙酸和水。因生成物无硫元素,所以可以确定浓硫酸是催化剂。所以化学方程式为。浓硫酸是催化剂,所以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③A.过氧乙酸具有可燃性,遇热、遇碱易分解,所以应低温、避开火源贮存,正确。
B.环境消毒,不是浓度越大越好,错误。
C.过氧乙酸具有酸性、腐蚀性,谨防溅到眼睛和皮肤上,正确。
D.过氧乙酸具有腐蚀性(尤其是对金属),所以最好不要用金属容器盛放,正确。
故选B。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