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1-11 13:07:24

文档简介

初一语文第五单元练习卷
一、积累与应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祈祷(dǎo)倔强(jiàng)汲取(jī)根深蒂固(dī)
B.嘀嗒(dí)卷帙(zhì)闪烁(shùo)孜孜不倦(zī)
C.咕哝(nong)滑稽(jī)炫目(xuàn)锲而不舍(qiè)
D.粗糙(cào)哄笑(hòng)灼热(zhuó)茫无涯际(yá)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汹涌 仿锤 抽屉 胆大忘为 B.惊扰 尘埃 暇疵 赫赫英明
C.妥协 裨益 寂寞 持之以恒 D.渊博 沉淀 朦眬 窃窃丝语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节日的街道上,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B.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叹为观止地一再修改日本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C.听到敲门声,我和妈妈不约而同地跑去开门。
D.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非典疫情慢慢地被控制住了。
B.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C.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我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摄入境头,制成相册。
5、对下面一段文字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008年上海中学生写作现状研讨会昨日在华师大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时下中学生作文引用周杰伦歌词的频率直追陶渊明。而现代人诠释浪漫古典类的文章成为中学生的新宠。据悉在历届作文竞赛中中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习惯反复引用唐诗宋词或伟人逸事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海伦·凯勒的事迹等。然而在最近一次的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评委随机抽取1000份作文,陶渊明的诗句出现过28次,而周杰伦的歌词竟出现了29次。有的学生选取周杰伦的歌词作为其文章论点,有的则由歌词引发感慨最终成文,有的干脆直接对周杰伦的曲风进行一番评点。评委表示这实则反映了中学生的人文素养由经典向通俗靠拢的趋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今中学生的关注点及崇尚面。
A.当前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日趋下降。 B.伦成为时下中学生崇拜的偶像。
C.当前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呈下降趋势。 D.中学生的人文素养由经典转向通俗。
二、阅读与赏析(66)
(一)课内文言字词(12分)
6、解释加点的字。(12分)
(1)庆州界生子方虫: (2)人不知而不愠:
(3)方为秋田之害: (4)千万蔽地:
(5)岁以大穰: (6)学而不思则罔:
(7)思而不学则殆: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1)但逐层布板讫: (12)匠师如其言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篇短文,然后答题。(18分)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国朝(宋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有《木经》三卷行于世。世传浩惟一女,年十余岁,每卧,则交手于胸为结构状,如此越年,撰成《木经》三卷,今行于世是也。(欧阳修《归田录》)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沈括《梦溪笔谈》)
7、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是(4分)
(1)(甲)文:而制度甚精( )
A.规章制度 B.制造方法(技艺) C.规格 D.艺术
(2)(乙)文:人皆伏其精练( )
A.简练 B.精明 C.精熟 D.精当
8、(甲)文中有四个加点的“之”,它们的正确解释分别是(3分)( )
A.①代宝寺塔 ②塔不正的原因 ③代宝寺塔 ④结构助词“的”
B.①代宝寺塔 ②代预浩 ③代宝寺塔 ④结构助词“的”
C.①代宝寺塔 ②塔不正的原因 ③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结构助词“的”
D.①代宝寺塔 ②代预浩 代宝寺塔 ④取消句子独立性
9、(甲)文中的“都料匠预浩”与“预都料”是不是指一个人?“都料匠”的意思是什么?(2分)
10、从这两篇文章的内容来看,你能否断定(甲)文中的预浩与(乙)文中的喻皓是一个人?从文中找出根据来。(3分)
11、翻译句子(4分)
(1)今行于世是也。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12、(甲)(乙)两文最恰当的标题分别是( )(2分)
A.预浩 木塔
B.预浩父女 杭州木塔
C.预浩父女 杭州梵天寺木塔
D.预浩 梵天寺木塔
(三)春雪(8分)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3、阅读上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1)在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现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 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4分)
(四)《宇宙里有些什么》选段(12分)
①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们的表面就会熔解,甚至化为气体。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做萤火虫呢。
②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③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人到了这种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就是这样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这样的小星星发出强烈的炫目的白光,它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
④还有数量众多的中等恒星,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小(大阳的密度是水的1.4倍),表面温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几千度。
⑤恒星有各种各样的,但是全都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全都是发光发热的。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中恒星的特点。(4分)
15、“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做萤火虫呢。”一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6、第①段中划线句中的“至少”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五)青虫之爱(16分)
我有一位好友,从小怕虫子。不论什么虫子都怕。大家不止一次地想办法治她这毛病,那么大的人了,看到一条小小虫子,大呼小叫的,多丢人啊!一次,男生把一条青虫偷偷夹在她的书页里.她翻开书,眼皮一翻,身子一软,就悄悄无声息地瘫到桌子底下了。从此再不敢锻炼她。
许多年过去了,各自都成了家.有了孩子。一天,她到我家做客。我下厨,她在一旁帮忙。择青椒的时候,我突然看见一条青虫从一只青椒蒂旁钻出,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好一条险恶的虫子。我下意识地将那个青椒扔出老远。
回头寻她,只见她神志自若地看着我,淡淡地说,一条小虫,何必如此慌张。我比刚才看到虫子还愕然地说,你居然不怕虫子了?那你又是怎样重塑金身的呢?我追问。
女友说,听我慢慢道来。有一天我抱着刚学讲话的女儿上公园,我们在林阴路上走着。突然她说,妈妈…… 头上……有……她说着,把一缕东西从我的发上摘下,托在手里,邀功般地给我看。我定晴一看,魂飞天外,一条五彩斑斓的虫子,在女儿的小手内,显得狰狞万分。
我第一个反应是像以往一样昏倒。但是我不能倒下去,因为我抱着我的孩子。我不但不曾昏过去,神志也是从没有过的清醒。第二个反应是想撕肝裂胆地大叫一声。但我立即想到,万万叫不得,一叫,就会吓坏了孩子。于是我便把喷到舌尖的喊叫咽了下去。
现在,一条虫子近在咫尺。我的女儿用手指抚摸着它,好像那是一块冷冷的斑斓宝石。我的脑海迅速的搅动着。如果我害怕,把虫子丢在地上,女儿从此一定会种下虫子可怕的印象。在她的眼中,妈妈是无所不能、无所畏惧的,如果有什么东西把妈妈吓成这个样子。那这东西一定是极其可怕的。我颤颤巍巍地伸出手,第一次把一条活的虫子摆在手心.还假装很开心地咧着嘴,因为女儿正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呢!
女友继续说,那一刻,真比百年还难熬。女儿清澈无瑕的目光笼罩着我,在她面前,我是一个神。我不能有丝毫的退缩,我不能把我病态的恐惧传给她……
不知过了多久,我把虫子轻轻地放在地上。我对女儿说,这是虫子。虫子没什么可怕的。有的虫子有毒,你别用手去摸。不过,大多数虫子是可以摸的……我抱着女儿,半天一步都没有动,衣服早己被黏黏的汗浸湿。
女友说完。好久好久,厨房里寂静无声。
17、“男生把一条青虫偷偷夹在她的书页里”.其目的是什么?(4分)
18、加点的“重塑金身”在文中的意思是什幺?(4分)
19、“第一次把一条活的虫子捏在手心“时,“女友”的内心是恐惧的。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女友”的恐惧?(4分)
20、文中的“女友“改变了对虫子恐惧的心理,原因是什么?(4分)
三、积累与运用(19分)
21、默写(7分)
(1)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2)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3)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 (4)不愤不启,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___________,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22、观察下图,说说这幅图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3分)说话有讲究:一位中学生到别人家作客吃饭。席间,他说:“阿姨,这道菜不好吃。”这句话使人尴尬又不礼貌。如果你是这位中学生,换种说法,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该说的话也说了,礼貌也有了。
24、(3分)对对联很讲究情境,有些看起来很难对的对联,一旦有了某种情境,就变得十分容易了。清代有一书生一次在湘江边游玩,看到橘子洲(也叫“水陆洲”)边停泊着一只小船,一会儿小船划走了,于是书生出了这样一个上联: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因上联有许多同音字,还运用了顶真修辞,书生一时也对不出下联来。过了一年,书生进京赶考,在京城里看到一座高楼,挂着一个匾额叫“凌云阁”,楼的飞檐上落着一只鸽子,下面游人嘴杂,鸽子受惊而飞,书生触景生情,马上对出了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3分)缩句(不超过25字)。   在整个火炬传递过程中,他以极富感染力的谦和态度和充满自信的稳健步伐传递着中国人渴望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
初一语文第五单元练习卷答卷
1
2
3
4
5
6、(12分)
(1)界: (2)愠: (3)方: (4)蔽:
(5)大穰: (6)罔: (7)殆: (8)说:
(9)耻: (10)厌: (11)讫: (12)如
7、(4分)(1)______ (2)_____ 8、(3分)______
9、(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分)翻译句子
(1)今行于世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分)_____
13、(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默写(7分)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6)___________
22、(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3分)
初一语文第五单元练习卷答案
1
2
3
4
5
C
C
B
A
D
6、略
7、(1) B (2) C 8、 A
9、是同一个人。“都料匠”是“工匠的总管”的意思,称官名是表示尊敬。
10、是一个人。根据:两个人都是宋朝人,都精木工。(甲)文中“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可见预浩与喻皓是同一个人。
11、略
12、C
13、(8分)
(1)诗人因看到刚刚长出的草芽而吃惊;“惊”字写出了诗人见到春色来临的新奇、惊讶、欣喜的感情。
(2)拟人手法;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有灵性,充满活力,富有情趣。
14、(4分)恒星的体积密度大小不一,都是灼热的气体球,都会发光发热,恒星之间的距离很大。
15、(4分)打比方(2分),生动形象地(1分)说明了星星表面的光亮微弱(1分)。
16、(4分)不能删去(1分)。至少一词准确地说明了恒星热度非常高的特点,表面温度都不低于甚至超过三千摄氏度(1分),如果删去,就变为表面温度都是三千摄氏度,这与原文事实不符(1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1分)。
17、(4分)锻炼她不怕虫子;或治她怕虫子的毛病。(答“锻炼她”亦可) 。
18、(4分)不再害怕虫子 。
19、(4分)(1)颤颤巍巍地伸出手 。(2)那一刻,真比百年还难熬。(3)衣服早巳被粘粘的汗浸湿。(从动态、外貌等角度举出两例既可) 。
20、(4分)(1)对女儿的爱(答怕伤害女儿或怕吓坏女儿等爱的具体表现亦可)。(2)希望教育女儿成为一个没有病态恐惧(或正常面对自然物)的人。(如果答“我不能把我病态的恐惧传给她”给一半分)
21、(7分)
22、(4分)示例l:阿姨,除了这道菜,其它的都很好吃。
23、(4分)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自然资源正在不断减少。(人口的无节制增加,人类的活动,透支了地球资源。)
24、(3分)凌云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25、(3分)他传递着中国人渴望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或:他传递着中国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