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养检测卷(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据美国航天局确认开普勒-90星系(距离地球约2545光年)存在第八颗行星“开普勒-90i”,现位于第三轨道。研究发现,开普勒-90星的体积和质量比太阳略大。读开普勒-90星系和太阳系对比图,回答1~2题。
1.开普勒-90星系属于( B )
A.太阳系B.恒星系
C.行星系D.河外星系
【解析】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开普勒-90星系距离地球约2545光年,不在太阳系,A错;仍在银河系,不在河外星系,D错;有行星围绕恒星公转,属于恒星系,B对;行星系由行星与卫星组成,C错。
2.有关开普勒-90星系的叙述,可信的是( A )
A.开普勒-90i表面温度比地球高
B.开普勒-90i有地外生命物质存在
C.与太阳系轨道交织但运行安全
D.靠吸收太阳光而发热
【解析】开普勒-90星系主恒星的体积、质量比太阳略大,开普勒-90i轨道距恒星比地球距太阳近,表面温度比地球高,A可信;温度高,不适宜生命存在,应没有地外生命物质存在,B不可信;与太阳系轨道相距很远,无交织,C不可信;不吸收太阳光,恒星本身能发光、发热,D不可信。
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一次大洋钻探。据此回答3~4题。
3.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 D )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登堡面
B.地壳—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核
C.地幔—莫霍面—地核—古登堡面—地壳
D.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解析】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外向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莫霍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所以依次钻探的是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故D正确。
4.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
B.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
C.横波可以通过地核
D.软流层位于上地幔,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解析】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A错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莫霍面,B错误;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纵波在固态、液态、气态中都能传播,但横波仅能在固态中传播,纵波可以通过地核,横波不可以通过地核,C错误;软流层位于上地幔,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D正确。
下面图甲为1940-2000年地磁活动年均值图,图乙为太阳黑子数年均值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信息最能直接反映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C )
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B.在两极地区形成极光
C.产生磁暴
D.诱发自然灾害
【解析】读图可知,当太阳黑子数增多时,地磁活动增强,二者变化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图中信息最能直接反映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产生磁暴。
6.观测太阳黑子的方法有很多,下列方法最不适合的是( B )
A.使用熏黑的玻璃片观测
B.直接通过肉眼观测
C.通过电焊护目镜观测
D.用望远镜把太阳投影到投影板观测
【解析】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直接通过肉眼观测易损伤眼睛。
五大连池风景区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是由火山喷发后熔岩阻塞白河河道所形成的五个相互连接的湖泊。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第7题。
7.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B )
A.①圈层B.②圈层
C.③圈层D.④圈层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地壳、地幔、外核、内核,因此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②圈层,选项B正确。
8.夜观天象,夜空中绝大部分是恒星,我们肉眼感觉不到它们运动的原因是( D )
A.太阳光照差异B.自身发光变化
C.地球大气影响D.距地球非常遥远
【解析】夜观天象,夜空中绝大部分是恒星,所有的恒星都在高速运动,由于所有的恒星都离地球非常遥远,恒星在一年里运动的距离比起恒星和地球的距离来说显得极其微小,所以在地球上不容易观察出其运动情况,因此我们肉眼感觉不到恒星运动的原因是距地球非常遥远,D符合题意;太阳光照差异、自身发光变化、地球大气影响,与我们肉眼感觉不到恒星运动无关,排除A、B、C。故选D。
下图为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图,图中将太阳黑子谷值周期各年划分为m-5、m-4、m-3、m-2、m-1、m、m+1、m+2、m+3、m+4、m+5,其中m为太阳黑子谷值年,其他为谷值周期内各年。读图,回答9~10题。
9.由图可知,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阜新相应年份的暴雨日数( D )
A.完全一致B.毫无关联
C.大致呈正相关关系D.大致呈负相关关系
【解析】读图,根据图中曲线,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阜新相应年份的暴雨日数二者之间大致呈负相关关系,黑子相对数多的年份,暴雨日数少,D对。
10.对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 A )
①确定阜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 ②确定阜新暴雨日数无明显周期性 ③有助于暴雨、洪涝灾害的预报 ④有助于直接减轻阜新的洪涝灾害损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结合前面分析,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确定阜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①对,②错;有助于暴雨、洪涝灾害的预报,③对;不能直接减轻阜新的洪涝灾害损失,可以早预防,间接减轻灾害损失,④错。故选A。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 C )
A.红外区B.紫外区
C.可见光区D.x射线区
【解析】太阳辐射按波长由短到长分为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约占总能量的50%,选项C符合题意。红外区能量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43%,紫外区能量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7%,x射线区在太阳辐射总量所占比重极小,排除A、B、D。
12.造成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B )
A.纬度、降水B.地形、降水
C.植被、地形D.植被、纬度
【解析】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纬度相似,因此纬度不是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影响因素,排除A、D。植被对当地吸收太阳辐射有一定影响,但对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量没有直接影响,排除C。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少,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而四川盆地地势低,空气密度大,多云雨雾,晴天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弱,因此两地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和降水,选项B正确。
登陆火星五周年之际,“好奇号”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如图示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据此回答13~14题。
13.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 B )
A.火星体积、密度较小
B.火星上没有液态水
C.火星表面温度高
D.火星上大气稀薄
【解析】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而地球上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对;火星密度与地球相差不大,是类地行星,A错;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C错;火星上大气稀薄不是主要原因,D错。
14.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C )
A.火星公转速度快
B.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
C.火星大气稀薄
D.火星的质量小
【解析】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火星大气稀薄,不能将进入其大气层的陨石烧尽,C对;火星是类地行星,其公转速度、质量与地球接近;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但受陨石袭击的概率差异不大,不是易受陨石袭击的主要原因,A、B、D错。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探测地外生命和寻找地球之外的人类家园一直是人类不断的追求。阅读下表,回答15~16题。
行星 与日 距离① 质量② 体积③ 自转 周期 公转 周期 表面平 均温度/℃
水星 0.387 0.06 0.06 58.79天 87.9天 昼350, 夜-170
金星 0.723 0.82 0.86 243.69天 224.7天 480固
地球 1.00 1.00 1.00 23时56分 1.0年 22固
火星 1.52 0.11 0.15 24时37分 1.88年 -22固
注:①②③栏中均以地球为1,其他行星数据为其与地球的比值;“固”指固体表面。
15.与火星相比,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C )
A.坚硬的固体表面B.强烈的太阳辐射
C.适宜的大气厚度D.强烈的火山活动
【解析】与火星相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大于火星,因此地球上存在大气层,并且厚度适宜。
16.若登陆表中四颗行星,最能体会“度日如年”的是( B )
A.水星B.金星
C.地球D.火星
【解析】从表中可知,金星的自转周期为243.69天,公转周期为224.7天,最能体会“度日如年”的感觉。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有关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解析】图示C表示水圈,而B表示生物圈,故A项错误;图示D表示地壳,故B项错误;地震波经过F、G之间的交界面,横波速度减小为0,但纵波速度不为0,故D项错误。
18.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 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 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2020年10月14日,同一天上演两场天象奇观。早晨,天空中出现了金星与月亮十分靠近的(金星合月)天象;夜晚,火星与太阳各自在地球两侧且三者成一条直线(火星冲日)天象。据此完成19~20题。
19.由此推测,10月14日的农历日期大致为( D )
A.初一B.初七C.十五D.廿八
【解析】根据“早晨,天空中出现了金星与月亮十分靠近的(金星合月)天象”分析推知清晨月亮出现在东方天空,再根据“上上西西、下下东东”的规律判断应是下半月,D正确;初一整夜不见月亮,A错误;初七为上弦月,月亮上半夜可见,B错误;十五的月亮在日落时升起,日出时落下,C错误。
20.太阳系中,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是( A )
A.地内行星B.地外行星
C.远日行星D.巨行星
【解析】行星“冲日”是指某行星与太阳各自在地球两侧的天文现象,所以地球一侧是太阳,另一侧是行星,应该在地球之外的行星,所以地内行星不会出现“冲日”现象,故A正确,B、C、D错误。
下图为地理模式图,完成21~22题。
21.若该模式图表示太阳外部的不同圈层,曲线①②③④为各圈层界线,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曲线①②之间的圈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D )
A.黑子B.耀斑
C.日珥D.太阳风
【解析】太阳外部圈层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则③④之间为光球层,①②之间为日冕层。日冕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故D正确,A、B、C错误。
22.若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曲线①②③④为各地层界线,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其最有可能的地质年代是( B )
A.新生代B.中生代
C.古生代D.前寒武纪
【解析】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为中生代,故B正确,A、C、D错误。
从地球上看月亮,有时似一钩斜挂,有时如玉盘高悬,月亮的形状变化与其公转位置有关,完成第23题。
23.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描写的月相是月球公转至图中( A )
A.甲位置B.乙位置
C.丙位置D.丁位置
【解析】夜半月落,即月球上半夜出现,甲为上弦月,上半夜可见,故A正确;乙为满月,整夜可见,B错;丙为下弦月,下半夜可见,C错;丁为新月,整夜不可见,D错。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一个且选对给1分,两个都选择正确给3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完成第24题。
24.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AD )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
B.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
C.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
D.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
【解析】火星表面大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效应差,大气逆辐射弱,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导致气温低,所以选A、D。
据外国媒体报道,科学家日前发现了一颗比太阳还要明亮约1000万倍的恒星“R136a1”,其位于第三幅图右下角最亮处。它的质量约是太阳的320倍,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据此回答第25题。
25.假设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C )
A.地球两极冰川将增加
B.地球将遭受非常强烈的紫外线辐射
C.地球上将很难存在生命
D.金星将更可能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
【解析】由材料可知,恒星“R136a1”比太阳还要明亮约1000万倍,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所以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地球两极冰川将融化,A错误。地球将遭受非常强烈的紫外线辐射,B正确。温度过高,地球上将很难存在生命,C正确;离太阳更近,表面温度更高,金星不可能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D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8分)
26.读太阳系行星分布示意图和地震波与地球圈层关系图,回答问题。(12分)
(1)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__自西向东(逆时针)__。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有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__大气厚度__和大气成分,适宜的__太阳光照__和温度范围。(3分)
(2)地球内部圈层中,D所在的圈层物质呈__液态或熔融__状态,它的“流动”可能是地球__磁场__产生的原因。A、B面成为地球内部圈层分界线的依据是因为地震波经过这两界面时__传播速度__产生了明显的变化。(3分)
(3)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__生物__圈,其核心部分分布在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__200__米的范围内。(2分)
(4)地震常给人类带来生命与财产的损失,为减轻灾害你有哪些应对地震灾害的合理建议。(至少2条)(4分)
【答案】加强地震逃生演练;准备地震急救包;学习逃生技能;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等。(任选2条即可)
【解析】第(1)题,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俯视为逆时针方向。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有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第(2)题,横波只能通过固体,D所在的圈层与E所在圈层的分界面(2900km)处,横波突然消失,因此D处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它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原因。读图可知A处横波与纵波速度明显增加,B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明显下降,因此地震波经过这两界面时传播速度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第(3)题,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生物圈,其核心部分分布在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的范围内。第(4)题,为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首先需要加强地震预报部门的预报工作、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然后加强人民群众的防震抗震意识和自救知识,最后加强震后救援工作等。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
(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位于宜居带的行星是__地球__和__火星__;从图中可以看出宜居带行星与太阳__距离__适中,所以温度适宜。(3分)
(2)太阳大气层③是__日冕__层,该层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__太阳风__,其到达地球高纬地区上空经常出现绚丽多彩的__极光__。(3分)
(3)海洋地壳平均厚度是__5~10__千米,__硅铝__层(填名称)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2分)
(4)岩石圈范围是指__甲、乙__全部和__丙__的顶部(填写图3中内容)。(2分)
28.能源消费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是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
材料二: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单位:兆焦/米2·年)
材料三: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站设计与建设需综合考虑日照条件、土地和建筑条件、安装和运输条件等因素。
(1)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__太阳能__;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__古生代(后期)__、__中生代__,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_全球变暖__。(4分)
(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__可见光__波段(按波长分),其相对于常规能源的主要优点是__可再生__、__无污染__。(3分)
(3)新疆虽然纬度较高,但却是我国光伏电站建设的理想地之一。请简要说明新疆建设光伏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答案】(3)新疆晴天多(降水少),可利用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多;新疆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建设光伏电站占用耕地少。
29.读化石与地质年代表的内容逻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下列选项内容为图中数字内容的选项。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内容,使其内容间的逻辑关系成立。
选项内容:生物;地理环境;地层;地球演化的阶段性。①__地理环境__,②__生物__,③__地层__,④__地球演化的阶段性__。(4分)
(2)简述①内容与化石之间的逻辑关系。(3分)
(3)说明化石与③内容之间的关系。(6分)
【答案】(2)①为地理环境,生物的生长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即地理环境的特征与化石特征之间具有一致性的特点。
(3)③内容为地层,地层与化石间的关系:化石是地层的一部分;同一地层内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进化的,根据生物进化的这一特点,可以推测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13单元素养检测卷(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据美国航天局确认开普勒-90星系(距离地球约2545光年)存在第八颗行星“开普勒-90i”,现位于第三轨道。研究发现,开普勒-90星的体积和质量比太阳略大。读开普勒-90星系和太阳系对比图,回答1~2题。
1.开普勒-90星系属于( )
A.太阳系B.恒星系
C.行星系D.河外星系
2.有关开普勒-90星系的叙述,可信的是( )
A.开普勒-90i表面温度比地球高
B.开普勒-90i有地外生命物质存在
C.与太阳系轨道交织但运行安全
D.靠吸收太阳光而发热
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一次大洋钻探。据此回答3~4题。
3.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 )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登堡面
B.地壳—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核
C.地幔—莫霍面—地核—古登堡面—地壳
D.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4.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
B.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
C.横波可以通过地核
D.软流层位于上地幔,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下面图甲为1940-2000年地磁活动年均值图,图乙为太阳黑子数年均值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信息最能直接反映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
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B.在两极地区形成极光
C.产生磁暴
D.诱发自然灾害
6.观测太阳黑子的方法有很多,下列方法最不适合的是( )
A.使用熏黑的玻璃片观测
B.直接通过肉眼观测
C.通过电焊护目镜观测
D.用望远镜把太阳投影到投影板观测
五大连池风景区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是由火山喷发后熔岩阻塞白河河道所形成的五个相互连接的湖泊。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第7题。
7.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B.②圈层
C.③圈层D.④圈层
8.夜观天象,夜空中绝大部分是恒星,我们肉眼感觉不到它们运动的原因是( )
A.太阳光照差异B.自身发光变化
C.地球大气影响D.距地球非常遥远
下图为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图,图中将太阳黑子谷值周期各年划分为m-5、m-4、m-3、m-2、m-1、m、m+1、m+2、m+3、m+4、m+5,其中m为太阳黑子谷值年,其他为谷值周期内各年。读图,回答9~10题。
9.由图可知,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阜新相应年份的暴雨日数( )
A.完全一致B.毫无关联
C.大致呈正相关关系D.大致呈负相关关系
10.对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 )
①确定阜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 ②确定阜新暴雨日数无明显周期性 ③有助于暴雨、洪涝灾害的预报 ④有助于直接减轻阜新的洪涝灾害损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 )
A.红外区B.紫外区
C.可见光区D.x射线区
12.造成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降水B.地形、降水
C.植被、地形D.植被、纬度
登陆火星五周年之际,“好奇号”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如图示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据此回答13~14题。
13.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 )
A.火星体积、密度较小
B.火星上没有液态水
C.火星表面温度高
D.火星上大气稀薄
14.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
A.火星公转速度快
B.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
C.火星大气稀薄
D.火星的质量小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探测地外生命和寻找地球之外的人类家园一直是人类不断的追求。阅读下表,回答15~16题。
行星 与日 距离① 质量② 体积③ 自转 周期 公转 周期 表面平 均温度/℃
水星 0.387 0.06 0.06 58.79天 87.9天 昼350, 夜-170
金星 0.723 0.82 0.86 243.69天 224.7天 480固
地球 1.00 1.00 1.00 23时56分 1.0年 22固
火星 1.52 0.11 0.15 24时37分 1.88年 -22固
注:①②③栏中均以地球为1,其他行星数据为其与地球的比值;“固”指固体表面。
15.与火星相比,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坚硬的固体表面B.强烈的太阳辐射
C.适宜的大气厚度D.强烈的火山活动
16.若登陆表中四颗行星,最能体会“度日如年”的是( )
A.水星B.金星
C.地球D.火星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有关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18.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 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 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19.由此推测,10月14日的农历日期大致为( )
A.初一B.初七C.十五D.廿八
20.太阳系中,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是( )
A.地内行星B.地外行星
C.远日行星D.巨行星
下图为地理模式图,完成21~22题。
21.若该模式图表示太阳外部的不同圈层,曲线①②③④为各圈层界线,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曲线①②之间的圈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
A.黑子B.耀斑
C.日珥D.太阳风
22.若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曲线①②③④为各地层界线,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其最有可能的地质年代是( )
A.新生代B.中生代
C.古生代D.前寒武纪
从地球上看月亮,有时似一钩斜挂,有时如玉盘高悬,月亮的形状变化与其公转位置有关,完成第23题。
23.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描写的月相是月球公转至图中( )
A.甲位置B.乙位置
C.丙位置D.丁位置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一个且选对给1分,两个都选择正确给3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完成第24题。
24.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AD )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
B.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
C.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
D.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
据外国媒体报道,科学家日前发现了一颗比太阳还要明亮约1000万倍的恒星“R136a1”,其位于第三幅图右下角最亮处。它的质量约是太阳的320倍,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据此回答第25题。
25.假设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两极冰川将增加
B.地球将遭受非常强烈的紫外线辐射
C.地球上将很难存在生命
D.金星将更可能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8分)
26.读太阳系行星分布示意图和地震波与地球圈层关系图,回答问题。(12分)
(1)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___。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有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___和大气成分,适宜的____和温度范围。(3分)
(2)地球内部圈层中,D所在的圈层物质呈____状态,它的“流动”可能是地球____产生的原因。A、B面成为地球内部圈层分界线的依据是因为地震波经过这两界面时___产生了明显的变化。(3分)
(3)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___圈,其核心部分分布在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___米的范围内。(2分)
(4)地震常给人类带来生命与财产的损失,为减轻灾害你有哪些应对地震灾害的合理建议。(至少2条)(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
(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位于宜居带的行星是____和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宜居带行星与太阳___适中,所以温度适宜。(3分)
(2)太阳大气层③是____层,该层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____,其到达地球高纬地区上空经常出现绚丽多彩的____。(3分)
(3)海洋地壳平均厚度是____千米,____层(填名称)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2分)
(4)岩石圈范围是指____全部和____的顶部(填写图3中内容)。(2分)
28.能源消费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是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
材料二: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单位:兆焦/米2·年)
材料三: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站设计与建设需综合考虑日照条件、土地和建筑条件、安装和运输条件等因素。
(1)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____;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____、____,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___。(4分)
(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____波段(按波长分),其相对于常规能源的主要优点是__可__、____。(3分)
(3)新疆虽然纬度较高,但却是我国光伏电站建设的理想地之一。请简要说明新疆建设光伏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9.读化石与地质年代表的内容逻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下列选项内容为图中数字内容的选项。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内容,使其内容间的逻辑关系成立。
选项内容:生物;地理环境;地层;地球演化的阶段性。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4分)
(2)简述①内容与化石之间的逻辑关系。(3分)
(3)说明化石与③内容之间的关系。(6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