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7.4 结晶现象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
B.c物质微溶于水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2.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n的数值是12
C.甲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50g
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宜采取的方法是( )
A.蒸发溶剂的方法 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 D.升高温度的方法
4.将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不可行的方法是( )
A.加入CaO B.加入
C.升高温度 D.加入CaCO3
5.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的CO:点燃
B.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取样溶于水,测量溶解前后液体温度
C.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硝酸钾: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D.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KCl溶液:称取5gKCl,放入100mL水,搅拌至完全溶解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
7.常温下,将盛有KNO3饱和溶液的试管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B.试管内溶液总质量不变
C.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变
D.试管内水的质量不变
8.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溶解度/g
NaCl KCl NH4Cl KNO3
20 36.0 34.0 37.2 31.6
40 36.6 40.0 45.8 63.9
60 37.3 45.5 55.2 110
A.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 36.0
B.40℃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
C.40℃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50gNH4Cl 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 145.8g
D.60℃时降温到 20℃时,KNO3和 KCl 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KNO3
9.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取液弃渣 D.装袋保存
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通过改变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
D.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易溶物质,乙是可溶物质
B.20℃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从甲、乙溶液中获得甲、乙晶体都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40℃时,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可得到70g溶液
12.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
③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加入15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不溶解
④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10℃,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在时,向质量均为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然后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如有不溶解的氯化钾,则过滤除去)。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编号 1 2 3 4 5
加入氯化钾的质量/g 5 10 15 20 25
溶液的质量/g 55 60 65 67 67
A.在时,实验3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B.在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实验5
C.在时,实验1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D.在时,实验5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4.口罩能有效阻隔病毒传播,其作用原理相当于下列实验操作中的( )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结晶
15.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 B.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
C.蒸发溶剂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 D.2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有KNO331. 6g
1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点对应的a、c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t2℃时,将30ga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75g溶液
D.将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分别降至t1℃,析出a最多
二、综合应用题
17.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1)下列实验仪器中能直接用于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集气瓶
(2)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___________。
(3)①若要用排空气法收集氨气(NH3),氨气从d管通入,请将图中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_。
②下图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某化学小组选用以下装置和药品进行探究实验。
①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液面以下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②若将a、b连接,B中溶液不变浑浊,这是因为CO2中混有哪种杂质________(只写化学式)?
③若要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CO2,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a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
(5)钛和钛合金性能优良,广泛用于航空、造船和化学工业中。工业上常用钠来制取钛,在高温时,钠与四氯化钛(TiCl4)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钛。若要用该方法制取2.4kg钛,理论上需要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18.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实验课中,各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1 2 3 4
实验操作
实验后,同学们按老师要求将废液都倒在指定的大烧杯中,小科猜想该烧杯中的废液可能有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 ,应该可以从中提炼出铁和铜。经思考后,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设法使滤液甲和乙所含的溶质相同。
(1)实验中所加的过量金属粉末是_____(写名称),则固体C是_____(写化学式)。
(2)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
(3)试写出①中的一个反应原理____。
(4)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的选择方案可行的是 。A.Zn、FeSO4溶液、CuSO4溶液
B.Zn、FeSO4溶液、Cu
C.ZnSO4溶液、Fe、CuSO4溶液
D.ZnSO4溶液、FeSO4溶液、Cu
19.我国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是重要的资源,我们需要了解水,认识水。
(1)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氢气。“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可得出“水是一种化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
(2)某些地区打深井取地下水,可用______(填物质名称)区分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若观察到水样中产生较多浮渣,说明地下水中含有较多的Ca2+和______(填一种离子符号)。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地下井水的水质状况,取水样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①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进行该操作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______、滤纸。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②操作3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水的方法,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
(4)某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
①装置X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②装置Y是将化学能转为______能(填“电”或“化学”)。
20.某实验小组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催化剂)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并分离提纯实验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操作流程如下,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忽略实验过程中的损耗)∶
(1)步骤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步骤二中操作X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烧杯、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操作Y的名称是_________。
(3)实验前所加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_克。
(4)试计算该实验小组所取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木炭(C)、硫粉(S)和硝酸钾(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1)分类。下列关于“黑火药”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黑火药”由“黑火药分子”构成
b.“黑火药”中的KNO3属于复合肥料
c.“黑火药”中的C、S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2)变化。“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空格上缺少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黑火药”爆炸时能闻到刺鼻的火药味,是因为爆炸时除了有硫化物,还有硫的氧化物生成。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制备。古代曾用硝土(含有Ca(NO3)2、少量NaCl等)和草木灰(含有K2CO3)作原料制取KNO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①“反应”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过滤”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4)发展。现代国防、开矿等使用的烈性炸药,主要成分为硝化甘油(C3H5O9N3)。
①硝化甘油在人体内能缓慢氧化生成一种氮的氧化物,用于治疗心绞痛。该氧化物中氮为+2价,其化学式为______。
②合成硝化甘油的化学方程式为。现用46kg甘油(C3H8O3)和足量硝酸反应,理论上能生成多少硝化甘油?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2.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根据下列情况回答问题。
(1)下图是自来水生产流程的简化图:
①流程中起到絮凝作用的试剂A常用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②流程中的“过滤”在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试剂C可以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二氧化氯,可用稀盐酸与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得,反应还会生成氯化钠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④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碳酸氢钙【化学式为Ca(HCO3)2】等可溶性化合物,烧水时碳酸氢钙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这就是壶中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请写出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2)下图是电解水的使用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体a可用___________检验。
②该实验进行时,a、b之间的装置(漏斗)内的液面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③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水由___________组成。
④某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A 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气体分子个数比
B 常温常压时,1L水可溶解0.031LO2、0.494LO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O2的小
b.若左侧试管内产生少量O3,也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
c.可能是电极氧化消耗部分氧气,使左、右两侧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A
4.D
5.B
6.C
7.D
8.C
9.C
10.D
11.C
12.D
13.C
14.B
15.A
16.A
17. C 玻璃棒 防止反应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HCl g f e d h 解:设理论上需要钠的质量是x
x=4.6kg。
答:理论上需要钠的质量是4.6kg。
18.(1) 锌 Fe
(2)过滤
(3)(或)
(4)BC
19.(1)化合反应
(2) 肥皂水 Mg2+
(3) 漏斗 引流 蒸馏
(4) 水氢气+氧气 电
20.(1)2KClO32KCl+3O2↑
(2) 漏斗 引流 蒸发
(3)3.0
(4)解:设该实验小组所取氯酸钾的质量为x。
x=9.8g
答:该实验小组所取氯酸钾的质量为9.8g。
21. b CO2 S+O2SO2 Ca(NO3)2+K2CO3=CaCO3↓+2KNO3 漏斗 NO 解:设46kg甘油和足量硝酸反应,理论上生成硝化甘油的质量为x,
x=113.5kg
答:46kg甘油和足量的硝酸反应理论上生成硝化甘油的质量为113.5kg
22.(1) 明矾 漏斗 引流
(2) 带火星的木条 上升 氢元素和氧元素 ab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