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9.1 有机物的常识
一、单选题
1.实验室中,区分下列各组物质,两种方案设计都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 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 酒精和水 白糖和盐 二氧化碳和空气
方案一 用磁铁吸引 品尝 溶于水 闻气味
方案二 用手“掂量”比较密度 点燃 观察颜色 用燃着的木条
A.A B.B C.C D.D
2.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镁条燃烧:
B.铜绿分解:
C.氨水中和硫酸:
D.酒精完全燃烧:
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5.下图是四位同学对某一个化学方程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B.
C.
D.
6.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CO2
C.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
7.将适量乙醇(C2H5OH)完全溶解于汽油中可作为汽车燃料,简称乙醇汽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B.静置后乙醇汽油会出现分层现象
C.一个乙醇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
D.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8.某些袋装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最宜作充入气体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甲烷 D.一氧化碳
9.酒精(C2H6O)属于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D.有机物
10.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空气属于化合物 B.水属于氧化物 C.氧气属于纯净物 D.甲烷属于有机物
11.哈尔滨市计划在近几年内将市民家用煤气改换成来自大庆市的天然气。下列关于天然气这一能源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和氢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
B.天然气的使用不会引起温室效应
C.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的能源
D.天然气是当今世界很重要且又较洁净的气体燃料之一
1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混合物、有机物顺序排列的是
A.五氧化二磷、汽水、乙酸 B.氧化镁、加碘食盐、碳酸钙
C.氧气、稀盐酸、乙醇 D.干冰、液氮、甲醇
1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离不开化学知识和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温消毒餐具,使病毒在高温下失去活性
B.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要远离火源,因为酒精有可燃性
C.将酒精加工成免洗消毒凝胶,使酒精分子停止运动而不挥发
D.测定新冠病毒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研发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
14.“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如图是几种分子的模型,请由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B.氢气由2个氢原子构成
C.1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
D.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15.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可能是CH4
B.B点对应的物质充分燃烧可得到D点对应的物质
C.某化合物的化学为CaCO3,它对应的点是F
D.C点对应的物质与水反应可得到E点对应的物质
16.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可用于填充灯泡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B.酸碱中和反应都会放出热量,因此放热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点燃甲烷前,一定要先检验甲烷的纯度,可防止发生爆炸
D.物体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物质的微粒间距离发生了变化
二、综合应用题
17.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
(1)把750mL酒精加入250mL水中,充分混合后发现溶液体积略小于1000mL;打开酒精试剂瓶盖时能闻到酒精的气味,上述现象体现出分子的性质为___________。若所配制酒精溶液的体积分数大于75%,则可能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写1点)。
(2)将酒精溶液提纯为无水乙醇时,常加生石灰除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证明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写出操作步骤、现象)___________。
(4)如图是康康所做的与酒精有关的实验,该实验说明:相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___________不同。
(5)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康康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氯酸钾样品的质量为18.5g,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4.5g,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2g。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需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用酒精灯给盛有氯酸钾的试管加热时,其操作注意事项为__________(答1点)。
②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__(精确到0.01g)。
18.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氢 碳 氧 钙 铁
元素符号 H C O Ca Fe
(1)若某物质是菱铁矿的主要成分,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若某液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两种氧化物,该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
(3)若某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其氧化物,均能和X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同一种物质。任写一个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甲为单质,其他物质都是氧化物,则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
②若甲为稀硫酸,且所有反应为置换反应,则甲→丁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
19.现代社会能源得到了不断开发和利用,合理安全使用能源很重要。
(1)下列物质中①煤②石油③天然气③乙醇,其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序号)_____
(2)当房屋起火时,消防员用高压水枪将火扑灭,其中水在灭火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为_____。
(3)石油炼制的产品之一是汽油。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请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在地壳里含量居第一位的金属元素是_____。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和使用的先后顺序为:铜、铁、铝。你认为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填字母)关系最大。
A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的化学活动性
(5)将CO气体通入盛有10g的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测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6g,则剩余固体中铁单质的质量为_____。
20.“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向向社会传播“生活方式绿色化”。
(1)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2)为减少空气污染,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为燃料。其中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关于“低碳生活”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提倡使用节能灯
C.随手关灯 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
21.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铁的冶炼和应用
(1)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①深埋的古墓中有些铁器保存至今是因为______(填字母)。
a.铁不活泼 b.密封缺氧 c.干燥少水
②胆碱为CuSO4晶体,《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亦化为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
(2)用赤铁矿高炉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生铁炼钢,主要是降低______元素含量,除去生铁中硅、硫和磷等元素。
(3)硫酸亚铁可作为补铁剂,其药片表面包裹着用淀粉制作的糖衣,淀粉属于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如无此糖衣,FeSO4暴露在空气中转化成Fe(OH)SO4而失效,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二)铁红(Fe2O3)的制备
用工业烧渣(含有Fe2O3、FeO和SiO2)制备化工原料铁红的实验流程如图2:
(4)酸溶前将烧渣粉碎,目的是______。写出酸溶时发生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5)氧化时发生的反应为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反应温度不宜太高,原因是______。
(6)过滤2所得固体必须洗涤,判断固体已经洗净的方法是______。
(三)铁触媒的制备
铁触媒是工业合成氨的催化剂,主要成分为Fe3O4。用下列装置对铁触媒的制备进行研究。取48.00g铁红置于装置A中,控制不同的温度对其加热,测得装置B和C的质量变化如表。
表:装置B和C的质量变化
温度/℃ 装置B/g 装置C/g
室温 300.00 400.00
550 300.45 400.55
600 300.90 401.10
650 301.80 402.20
资料:加热到500℃以上,Fe2O3和CH4开始反应,生成铁的其他氧化物、CO2和H2O。温度高于700℃,生成Fe。
(7)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_。
(8)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需通入CH4,加热前通CH4的目的是______。
(9)加热到650℃时,装置A中剩余固体为FeO和Fe3O4的混合物,则两物质的质量比m(FeO):m(Fe3O4)=______。
(10)用铁红制取铁触媒,装置A应控制的适宜温度为______℃。
22.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状况,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和使用,我市自2018年开始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到2019年实现全市覆盖。
(1)目前,我们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
(2)你所知道的化石燃料过度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写一条即可)。
(3)乙醇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4)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D
4.B
5.D
6.D
7.B
8.A
9.D
10.A
11.D
12.A
13.C
14.C
15.D
16.B
17. 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量酒精时仰视读数。(或其他合理答案) CaO + H2O = Ca(OH)2 点燃酒精灯,将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白色物质产生 溶解性 C2H5OH + 3O2 2CO2 +3H2O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或其他合理答案) 12.25 g
18.(1)FeCO3
(2)乙醇(合理即可)
(3)或
(4)
19. ①②③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铝 C 5.6g
20.(1)C
(2)
(3)A
21.(1) bc Fe+CuSO4=Cu+FeSO4
(2) Fe2O3+3CO2Fe+3CO2 碳(或C)
(3) 有机物 4FeSO4+O2十2H2O=4Fe(OH)SO4
(4)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Fe2O3+6HCl=2FeCl3+3H2O或FeO+2HCl=FeCl2+H2O
(5)温度太高,H2O2发生分解
(6)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加BaCl2[Ba(NO3)2或Ba(OH)2]溶液,无沉淀产生
(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8)赶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或赶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氧气与CH4反应生成CO2和H2O,影响测定结果)
(9)27:29
(10)600
22. 煤、石油、天然气 温室效应、酸雨、雾霾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