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化学合成材料
一、单选题
1.下列对几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烷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
B.乙醇(C2H6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C.尿素[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葡萄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2.下列物品主要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
A.陶瓷杯 B.不锈钢碗 C.塑料盆 D.玻璃钢材质的滑雪板
3.石头纸是一种新型、环保纸张,坚固且不易燃烧。它是将碳酸钙粉末加上15﹪的聚乙烯塑料和5﹪的胶合剂,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乙烯塑料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石头纸的普遍应用不能减少对树木的砍伐
C.往石头纸中滴加醋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D.石头纸和普通纸都不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4.有机合成材料让人类的发展前进了一大步,下列物品的材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天然橡胶为原料制成的乳胶枕芯
B.富有弹性的尼龙丝袜
C.“不碎玻璃”中的聚醋酸乙烯酯夹层
D.可降解塑料手术缝合线
5.近日,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塑料制作柔性屏幕的5G折叠手机。塑料属于
A.天然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6.铝锂合金是中国商用飞机C919上使用的一种新材料,铝锂合金是( )
A.合成材料 B.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D.非金属材料
7.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C15H22O5)取得巨大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属于( )
A.单质 B.无机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
8.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堪称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其制作材料属于
A.合成材料
B.天然材料
C.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
9.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归类
A 氧化铜、水、过氧化氢、氧气 氧化物
B 氯化钠、碳酸钾、硝酸银、硫酸铵 盐
C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普通玻璃 有机合成材料
D 甲烷、醋酸、乙醇、二氧化碳 有机物
A.A B.B C.C D.D
10.去年9月,我国第一艘自主研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成功下水,标志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突破。下列有关“雪龙2号”破冰船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船的主体材料不锈钢属于合金
B.船体外壳含有钛,其中钛属于非金属元素
C.船舱的密封圈主要成分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D.船上备用的救生衣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11.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1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有机物:乙醇、一氧化碳 B.盐类:火碱、纯碱
C.混合物:自来水、冰水共存物 D.氧化物:水、二氧化锰
13.下列对古诗词中蕴含的化学知识理解错误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属于合成材料
B.“梅花香自苦寒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添得醋来风韵美”中的食醋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
D.“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煅烧石灰石,发生了化学变化
14.下列物品主要是由合金制成的是( )
A.塑料水杯 B.青铜铸像 C.汽车轮胎 D.羊毛大衣
15.下列鉴别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与稀盐酸:加碳酸钠 B.CO2 与 O2:燃着的木条
C.棉线与羊毛线:点燃后闻气味 D.KNO3 和NH4NO3:加熟石灰
16.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人类美好生活开启智慧之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纯碱可以用于工业上制造玻璃
B.煤、石油、天然气、氢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绿色环保电池的研制有利于消除电池造成的污染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二、综合应用题
17.(1)下列生活中的用品,使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塑料桶 B、橡胶篮球
C、棉布围裙 D、陶瓷餐具
(2)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因是洗洁精具有______作用。
(3)生活中常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石灰石用途非常广泛。可用来吸收火力发电厂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废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X的化学式为______。
(5)如图为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X,Y,Z、W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三种
B.参加反应的X、Y两种粒子的个数比是1:1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X不可能是氧化物
18.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金属及其合金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金属____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顺序.
(2)汽车车体多用钢材制造。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______接触而生锈。
(3)工业上用CO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冶炼金属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西汉时期中国古老的冶铜方法是“湿法冶铜”主要的反应原理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铜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填一种即可)
(5)铁锅、铝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下图是铁锅的示意图。
①铁锅所含金属单质_______(写化学式),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填写名称)
②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
③铜也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将5.6克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制得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
19.目前,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铁的广泛应用
(1)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
(2)铁与铬(Cr)、镍(Ni)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______(填序号)。
A.合金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3)某品牌的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可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二)铁锈成分的探究
(1)如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铁生锈的三个实验,最先观察到铁锈的是______(填序号)。
(2)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次要过程为:。写出 Fe →Fe(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铁锈组分的确定
某铁锈成分为 Fe2O3 ·xH2O 和 FeCO3。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称取此铁锈样品 25.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①Fe2O3· xH2O 失去结晶水温度为 110℃,FeCO3在 282℃分解为 FeO 和 CO2。
②温度高于 500℃时铁的氧化物才能被 CO 还原。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______。
(2)装置 A 中的反应为:。通过 B、C 装置可得到干燥、纯净的 CO 气体,洗气瓶 B 中应盛放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3)现控制 D 装置中的温度为 300℃对铁锈进行热分解,直至 D 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装置 E 增重 3.6g,装置 F 增重 2.2g。则样品中 FeCO3的质量 m(FeCO3)=______x=______
(4)若缺少 G 装置,测得的 m(FeCO3)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三)炼铁过程的探究
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炼铁
【查阅资料】用 CO 还原 Fe2O3炼铁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 1:
阶段 2:
阶段 3:
将上述 300℃热分解后的 D 装置中剩余固体继续分阶段升温,进行 CO 还原铁的氧化物炼铁过程的探究。加热时测定 D 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图中 M 点对应的 a=______(不需要计算过程)。
20.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最初的发现,让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而下图是某厂生产的青蒿素的说明书部分内容。
⑴青蒿素属于____________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⑵青蒿素含有____________种元素;碳、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填最简比)。
⑶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精确到0.1%)。
⑷用青蒿素控制疟疾症状一般以三天为1个疗程。根据图中说明,一个成人疟疾患者在一个疗程中共需服该药物____片。
21. 目前,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铁的广泛应用
(1)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与铬(Cr)、镍(Ni)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不涉及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合金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合成材料 D 复合材料
(3)某品牌的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可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铁锈成分的探究
(1)下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铁生锈的三个实验,最先观察到铁锈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2)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
次要过程为: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锈成分的确定
某铁锈成分为和。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称取此铁锈样品25.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①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为110℃,在282℃分解为和;②温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才能被CO还原。
①装配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中的反应为:,通过B、C装置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体,洗气瓶B中应盛放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③现控制D装置中的温度为300℃对铁锈进行热分解,直至D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装置E增重3.6g,装置F增重2.2g,则样品中的质量__________g,_________。
④若缺少G装置,测得的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x的值会_________。
(三)炼铁过程的探究
(1)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炼铁,实验室模拟这个炼铁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用CO还原炼铁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2)将上述300℃热分解后的D装置中剩余固体继续分阶段升温,进行CO还原铁的氧化物炼铁过程的探究。加热时测定D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图中M点对应的a=___________。
(3)请根据“绿色化学”“零排放”“低碳生活”和“节能减排”的理念,对工业炼铁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材料学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1)在棉花、玻璃钢、橡胶、塑料几种物质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
(2)金属材料应用广泛。
①铝制品经久耐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制品被腐蚀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图是实验室模拟用铁矿石炼铁的装置。
氧化铁和CO发生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试验结束后,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再在上层澄清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由此可知此时B中溶液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3)硅(S)属于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①工业上用SiO2和过量的C混合,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备硅单质。则制取中设备排放出的气态氧化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玻璃中的Si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具有黏合剂作用的Na2Si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钼(Mo)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质。河南的钼储量全国最多,洛阳钼业生产的钼酸铵【(NH4)2MoO4】,在一定温度下分解成氨、水和三氧化钼。请计算49kg的钼酸铵,完全分解可以制得三氧化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B
6.B
7.C
8.C
9.B
10.A
11.B
12.D
13.A
14.B
15.A
16.B
17. AB 乳化 肥皂水 CO2 B
18. 铁 氧气和水 Fe2O3+3CO2Fe+3CO2 Fe+CuSO4=FeSO4+Cu 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 Fe 塑料 使油与氧气隔绝 CO2 0.2g
19.
B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5.8g 2 偏大 18
20. 有机 3 3:1 7.8% 25
21. B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5.8 2 偏大 偏大 红棕色的固体变成黑色粉末 18 将炼铁尾气中的和CO收集、分离、再利用(合理均可)
22. 玻璃钢 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氧化物薄膜 潮湿的空气 Fe2O3 +3CO 2Fe +3CO2 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 CO SiO2+2NaOH=Na2SiO3+H2O 36k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