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化学合成材料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物品主要是由合金制成的是( )
A.塑料水杯 B.青铜铸像 C.汽车轮胎 D.羊毛大衣
2.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华为“备胎芯片”全部转正,汽车上的备胎也是应对不时之需,汽车备胎中的橡胶与下表中的哪项材料类别相同( )
A B C D
黄铜不锈钢 棉花羊毛 塑料合成纤维 玻璃钢钢筋混凝土
A.A B.B C.C D.D
3.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水杯 B.纯棉毛巾 C.羊毛围巾 D.蚕丝被芯
4.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纯棉毛巾
B.塑料袋
C.蚕丝被
D.不锈钢餐具
5.有机合成材料让人类的发展前进了一大步,下列物品的材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天然橡胶为原料制成的乳胶枕芯
B.富有弹性的尼龙丝袜
C.“不碎玻璃”中的聚醋酸乙烯酯夹层
D.可降解塑料手术缝合线
6.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乙醇(C2H6O) B. 青蒿素(C15H22O3)
C. 富勒烯(C540) D. 葡萄糖(C6H12O6)
7.下列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合金 B.钢筋混凝土 C.合成橡胶 D.有机玻璃
8.2018年6月9日“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时尚活动正式开幕,吸引了众多游客而来,下图是几处著名的景观,下列描述中用到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哈尔滨火车站大理石地面 B.中央大街欧式铁制艺术门柱 C.防洪纪念塔钢筋混凝土底座 D.哈尔滨大剧院铝合金外壳
A.A B.B C.C D.D
9.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盆 B.陶瓷碗 C.不锈钢汤勺 D.紫砂锅
10.现代社会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是越来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倡大量使用塑料袋 B.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提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提倡使用含硫煤作燃料
11.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堪称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其制作材料属于
A.合成材料
B.天然材料
C.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
12.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A.棉花 B.涤纶 C.羊毛 D.蚕丝
13.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需通过化学方法生产的是( )
A. 塑料水杯 B. 木制课桌 C. 石雕 D. 冰雕
14.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研究物质的便捷途径。现有以下物质:①塑料保鲜膜;②纯碱;③ 硝酸钾;④铝制易拉罐;⑤高铁的铁轨;⑥我国自主生产的圆珠笔头的圆珠;⑦PET制的矿泉水瓶;⑧磷酸二铵;⑨烧碱。对上述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属于复合肥的有③⑧ B.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有①⑦
C.属于金属材料的有④⑤⑥ D.属于碱的有②⑨
15.下列图中所涉及到的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氢能源客车 B.太阳能路灯 C.风能发电 D.石油钻井平台
16.在①酸雨;②水体富营养化;③温室效应;④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中,其中由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综合应用题
17.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最初的发现,让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而下图是某厂生产的青蒿素的说明书部分内容。
⑴青蒿素属于____________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⑵青蒿素含有____________种元素;碳、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填最简比)。
⑶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精确到0.1%)。
⑷用青蒿素控制疟疾症状一般以三天为1个疗程。根据图中说明,一个成人疟疾患者在一个疗程中共需服该药物____片。
18.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金属的应用和防护
(1)用不锈钢、合成橡胶、氧化镁等材料制造的飞机轮胎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
(2)航空煤油是飞机的燃料,它主要是由___________炼制的。
(3)铁易生锈,提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
(4)特种钢中含有少量。和粉混合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受热分解生成高熔点的。可用作阻燃剂,其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分解吸热,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 覆盖燃烧物,隔绝氧气
(二)制备还原性铁粉
实验室利用废铁屑(含少量)为原料制备还原性铁粉的流程如下:
(1)粉可使“酸溶”产生的转化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检验已洗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再滴加_______溶液,无明显现象。
(3)“干燥”时有少量发生下列转化:,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焙烧”前,应将炭粉与“干燥”所得固体均匀混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三)测定还原性铁粉的组成
还原性铁粉中含有少量,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①在加热时与反应能生成相应氧化物。
②不与酸反应。
实验1:取样品,加入足量稀,充分反应后生成。
实验2:另取样品,按下图进行实验。
表:装置A和B的质量变化
装置 A B
反应前 300.00 400.00
反应后 m 400.44
实验后A中固体全部变为红棕色,装置A、B的质量变化如上表。
(1)装配好装置后,实验前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___________。表中m的值是____________.
反思:若用空气替代进行实验,测得的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9.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
应用 “蛟龙”号深潜器 “神舟”五号宇航员航天服 新型水处理剂
用到的材料 特种钢 高强度涤纶 纳米铁粉
①上述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②纳米铁粉能吸附废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被吸附后的废水经沉降、过滤可去除污染物。
下列物质也能因吸附而具有净水作用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生石灰 b.活性炭 c.纯碱
(2)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1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②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
③t3℃时向盛有40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20.(一)铁材料的有关知识
(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2)铁与铬(Cr)、镍(Ni)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_______(选填序号)。
A 合金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合成材料 D 复合材料
(3)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
(4)钢铁露置在空气中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_______。
以下是同学对铁锈的成分、铁锈制草酸亚铁晶体及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研究。
(二)用上述铁锈制草酸亚铁晶体(FeC2O4·nH2O)
资料:①FeSO4遇到氧气氧化,会转化为Fe2(SO4)3
②FeSO4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3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14.0 17.0 25.0 33.0 35.3 33.0 30.5 27.0
【制备流程】
(1)溶液加入过量铁粉,发生的反应有:Fe+Fe2(SO4)3=3FeSO4、_______。充分反应后要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
(2)流程中产生草酸亚铁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制备过程中,溶液中通入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
(三)探究FeC2O4·nH2O热分解的产物及n的值
【实验装置】
资料:①FeC2O4·nH2O为淡黄色粉末;FeO和Fe3O4都是黑色固体,其中FeO易被氧气氧化。
②FeC2O4·nH2O加热至300℃完全失去结晶水;继续加热至400℃,剩余固体受热分解产生黑色固体、CO2和CO。
【实验分析】
(1)若通过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产生CO,则需在B和C装置之间增加盛有_______(填试剂名称)的洗气瓶。
(2)先鼓入氮气,再加热分解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
(3)指出上述实验装置不足之处_______。
(4)取3.60gFeC2O4·nH2O,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测得热分解装置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FeC2O4·nH2O中n的值为_______。
②反应后,热分解装置中残留的黑色物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③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_______。
④若将图中1.44g固体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固体增加0.16g,此固体(铁的氧化物)为_______。
21.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金属。
(1)用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________性。
(2)“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①“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 _________气体排放(填化学式);
②采用实体轮胎的“共享单车”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 PVC 不干胶贴纸。PVC材料是属于 _________。(填字母)
A.复合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天然材料
(3)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固体丙中一定只含有银 B.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Zn、X、Cu、Ag
C.滤液C中一定含有硝酸铜 D.固体甲中一定含有Cu和Ag,可能含有X
(4)已知:铝在常温下能与O2反应,在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薄膜;Al2O3能溶于NaOH溶液。某课外小组对“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进行如下探究。
①测得CuCl2溶液的pH<7;
②将铝片放入CuCl2溶液中,没有观察到现象;
③取出铝片用NaOH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再取出铝片洗净后放入CuCl2溶液中,观察到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请回答下列问题:
a.步骤①观察到CuCl2溶液呈_______ 色,该溶液显_____性。(选填“酸”、“碱”或“中”)
b.步骤②中没有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步骤③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d.小组对步骤③产生的气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有价值的是_____。
A.甲同学推测气体是氢气并检验 B.乙同学认为气体是氨气并检验
C.丙同学认为这与本实验无关,无需研究
(5)镁铝合金是汽车制造中的重要材料之一。为测定某镁铝合金(只含镁、铝两种元素)的组成成分,某学习小组取1.8g合金粉末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氢气的质量可能是__。
A.0.1克 B.0.18克 C.0.2克 D.0.35克
(6)若要配制20 g上述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和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为最简整数比)
22.(1)澳大利亚工程师研制出的新型太阳能电池路灯将极大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①如图所示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②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灯柱材料使用的铝合金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九年级一班的几位同学在周末相约来到绵阳市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游玩.
①刚进人公园,阵阵花香便扑鼻而来,让几位同学兴奋不已。用微粒观点解释闻到花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公园内的一个路口,同学们看见几株小树的树叶已经发黄,从施肥的角度分析,这些小树主要应该补充的化肥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NH4C1 B K2SO4 C Ca(H2PO4)2
③大伙一路谈笑,口渴了,拿出随身带来的塑料瓶装的矿泉水,观察到标签上面有一项写着:含钙、镁、钠等成分,这里的钙、镁、钠指的是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
④他们来到了河边,发现河水清澈透明,如果要测定该河水的酸碱度,应选用___(填字母番号)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pH试纸.
(3)①在经济发展进程中,要坚持开发与环保并重。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各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经分析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离子,共有K+、Ba2+、Cu2+、OH-、NO3-、CO32- 六种离子。已知甲车间的废水明显呈碱性,则乙车间废水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
②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 (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
③84消毒液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高效液体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消毒液中次氯酸钠自身没有消毒作用,有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次氯酸(HClO),同时得到了一种含钠离子的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氰化钠是工业上冶炼黄金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生产氰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X+2NH3═2NaCN+3H2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六种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F为金属单质,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为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溶液呈蓝色.试回答下列问题:(框图中的反应条件和某些生成物已略去)
①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D_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③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写出E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A
6.C
7.B
8.C
9.A
10.C
11.C
12.B
13.A
14.D
15.D
16.A
17. 有机 3 3:1 7.8% 25
18. 复合 石油 涂油、喷漆等 4Al+3MnO22Al2O3+3Mn b Fe2(SO4)3+Fe=3FeSO4 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 4FeCO3+2H2O+O2=4FeOOH+4CO2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阻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B装置,避免影响实验准确性 5:2 312.48 空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被B装置吸收
19. 高强度涤纶 b 丙>乙>甲 B 33.3%
20. Al>Fe>Cu B 刷漆、涂油等 防止FeSO4因结晶而造成损失 或 防止FeSO4氧化成Fe2(SO4)3 氢氧化钠溶液( 或澄清石灰水) 排出装置内原有气体,防止产生干扰 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2 FeO Fe2O3
21. 导电 CO2 分子间有间隔,受热后分子间间隔变大 B BC 蓝 酸 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在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薄膜,阻止内层的铝与CuCl2溶液反应 有红色固体生成 2Al+3CuCl2=2AlCl3+3Cu A B. 1︰4
22. 塑料灯罩 4Al+3O2=2Al2O3 混合物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A 元素 C NO3-(或硝酸根离子) Cu、Fe(或铜、铁) 2NaClO+CO2+H2O=2HClO+Na2CO3 C CuO Fe ③ Fe+CuSO4=Cu+FeSO4 制农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制铜盐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