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学写人物评论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学写人物评论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5 09:4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学写人物评论
2021年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获奖人物揭晓。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这几年,高考题持续考查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弘扬正能量和主旋律。而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应该用我们教师的温度去引导学生触摸文章的温度,触摸生命的温度,触摸这个世界的温度。让一个个电视中的英雄人物真正在我们心中深刻和立体起来,让我们的内心更充盈,更丰富。
学习任务一:点评作文优缺,展示精彩细节
【精彩标题】
《一双素手,佑泱泱中华》高知心
《以凡人之躯,佑山河无恙》戚望
《清清绿江水,激荡中国魂》徐志鹏
《掬水月在手》 张心馨
《简陋的厨房,最真的情怀》楚垚
《岸畔的桂,雪中的梅》李丹
《更长的夜,更多的星》杨圣依
品评修改导学案作文
《掬水月在手》
掬水月在手
张心馨
苏子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以此生,许诗文,2020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走近叶先生,我似乎走进人生这首诗。
但使生机斫未尽,红蕖还向月中开。电视中的叶先生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眼里总含着浅浅淡淡的笑意。但当我真正走近她时,才发现她那自乱世走来的坚定与乐观。父亲失踪,母亲离世,大女罹难,她“也曾局于深杯里”。但至亲的远离从未断绝她生活的勇气。坦然面对,从容镇定是她的选择。而再看看我们当中的一些人,面对生活中的蒜皮小事,就开始呻吟“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终日沉迷于“网抑云”无法自拔,可还有半分少年的意气 我们应当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即使是第一百次摔倒,也有再次站起的勇气呢
缺点:人物评论要围绕人物自身事件,不需要延展太多
修改:叶嘉莹曾说她一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命运把她推向何处就是何处。但是她却选择了面对生命的态度:坦然面对,从容镇定。
优点:“掬水月在手”以叶嘉莹先生的纪录片为题,体现了先生特点。
由苏轼诗句开篇,提升作文文化底蕴
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自1950年代至今,七十年来,叶先生没有一日不在努力传播中国古典文化。如今,近百岁的她仍然坚持着古诗词的整理工作,传承文化肩负使命,不改初心。2021年CCTV网络春晚中,几十位平均年龄过74岁的老人合唱《少年》。他们来自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他们秉承着“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信念,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投身到最危险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是真正的大国工匠。团长刘西拉说:“因为爱,我们奉献了我们的一生,因为奉献,我们得到很多快乐。”这是他们的初心,是我们的榜样。泱泱华夏,几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而岁月变迁中,叶先生的信念历久弥坚。不负国家,不负时代。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件天孙织锦成。叶先生为何奉献一生去传承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她的努力又在告诉我们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明确提出新时代的中国人要坚定文化自信。千百年来,诗词歌赋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骨肉血脉,是我们穷尽一生去守护的文化基因。我们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从容;我们有着“瑶台种,不做可怜红”的傲然风骨;我们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欣然渴求。当我们重新唤醒这些基因,叶先生真正的目的许是达到了吧。
问题:事例运用不恰当,没有体现先生特点
修改:2016年,叶嘉莹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她被公认为在海外传授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
优点:反问,引起读者阅读注意力,并且能联系显示生活,升华作文。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叶先生将自己活成了一首诗,让我们这些后来人细细品味。掬水月在手,折枝香满衣。这,许是传承的魅力。
总评
整体结构完整且清晰条理,详略安排得当,是一等的结构:开篇引材料,确定作文写作对象----三个分论点写出人物特点,最后写出叶先生对于当代的意义。
开篇以及每一段开始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反问等句式的运用,引起读者的阅读注意力。
但是作文对人物评论的写作特点还没有完全了解,不能够完全围绕评论主题选择材料,需要加强训练。
(一)作文结构:引、评、析、结
3.(结论)“结”重申中心论点,即对人物作总性评价。
1.第一部分:(引论)“引”,引述简介原材料。——“评”,评论,提出对人物的总体观点。
2.第二部分:(本论)“析”。围绕所评论人物选择恰当事例——评论分析——议论小结,提出分论点一;叙述举例——议论小结,提出分论点二;叙述举例——议论小结,提出分论点三。
学习任务二:寻求解决办法,升格作文
(二)文化底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之米组成,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语来选择,这就要读、要记、要背。平时多看一些名家散文、作文指导书,要多积累素材,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多背诵古诗词,尤其是课本上的诗词;多关注社会事件,观察事物要细心,要有一定的分析联想的能力。
(三)写作技巧
虽然文无定法,但是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对作文总体水平的提升是有一定好处的。
1.作文题目要亮眼
2.作文开篇要简洁明了并能吸引读者注意力
3.作文结尾要点睛并升华主旨。
学习任务三:佳作欣赏,声声相应
清清绿江水,激荡中国魂
徐志鹏
空中的尖刀,疆土的坚盾,为国击豺狼,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将王海,诠释了抗美援朝的伟大精神,龙城飞将,国士无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空军实力与美军不可同日而语,王海担任空三师九团一大队大队长,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立下了击落击伤敌机29架的赫赫战功,其本人也击落击伤敌机9架,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51年11月18日,王海及其队员接到任务,升空作战,在空中与美军60多架飞机遭遇,只见黑压压,敌机一群,远远飞来,凶如狼,猛似虎,敌众我寡,实力悬殊,志愿军空军将何去何从,退缩?逃避?这是卑微的懦夫可怜的选择.狭路相逢勇者胜,中国军人无不是血性方刚的真男儿,绝非贪生怕死之徒,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壮阔的天空见证了你们视死如归的信念,你们毫不犹豫地向敌人猛冲下去,在对方机群中反复近身穿插,彻底打乱了敌方队型,以五比零的战果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成功演绎了空中刺刀战,连苏联教官也赞不绝口:"太勇敢了!"
每一次腾飞都可能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们不是不懂,而是"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他们不是没有妻儿老小,而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难道他们真的不惧怕死亡吗?魏征给出了他的答案"岂不惮艰险,身怀国士恩"他们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告诉所有心怀非分之想的侵略者,"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正如2020年中印边境中牺牲的四名战士,他们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弃家庭幸福于不顾,救战友于危难之中,坚决捍卫我国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古往今来,无数的中华儿女为国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深明民族大义,以血荐轩辕,他们的名字将永远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永远为人民铭记.
试问天下人,谁人不爱自己的生命?但生命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活着,在这世界上总有些东西需要我们用生命去捍卫,虽肝胆涂地,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舍生取义.他们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诠释了人生的价值,赤胆忠心天地可鉴,英魂伟大与日月同辉!
反观现在,我们是否秉承了勇敢无畏的民族精神?面对困难,出口便是"我太难了",甚至连尝试的勇气也没有,害怕失败,害怕跌倒,不战而退,可谁知它们不是纸老虎呢?但同样不乏一群青年人,他们坚信眼前的失败只是暂时的没有成功,愈挫愈勇,以严格的自律和自强精神,脚踏实地,顽强拼搏,一路披荆斩棘,开拓出自己人生的康庄大道.看我们的女排!她们不惧强敌,敢打敢拼,永不言弃.看我们的北斗人,他们攻坚克难,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我青年人应心有猛虎,胸怀凌云之志,不惧一切困难险阻,以勇敢无畏之精神,跃进,雄飞!
英雄已乘黄鹤去,山河无恙,你们功不可没,国泰民安,只因有你们守护!
声声相应
学生姚玘辰评价:忆昔“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铮铮誓言,看今“雄赳赳,气昂昂。”的豪壮歌声。对徐志鹏同学的精彩演讲掌声结束,随之而来的是良久的沉默,心中的震撼已无言语去表达,似乎回到70年前,听到耳边传来志愿军空军战机的轰鸣声,随着一声声巨响,一架架美机坠落。徐志鹏同学用慷慨激昂的演讲,生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是最可爱的人!但同时,看到先辈们的不畏牺牲的精神,如今的我们更应该懂得当今的一切都来之不易,努力拼搏,替仍守卫那一方净土的英魂铸就中国的新辉煌。谨以此致敬最可爱的人。
一双素手,佑泱泱中华
高知心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那个本该幸福祥和、热闹非凡的春节里,人间迎来了凶猛的“年兽”——新冠肺炎。当日渐攀升的确诊数字像一堵冰墙揪起了人们的心,隔绝人们温情的时候,有一群人,他们把自己包裹在闷罐子防护服中,用身躯挡在危险的最前线;他们在那些漫长的冬夜里,做为我们批霜冒雪的守夜人。毫无疑问,张定宇就是这样一个人。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为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张定宇是中国的脊梁,千千万万的白衣天使是中国的脊梁,无数个用渺小来见证伟大的人,他们也是中国的脊梁。那么,我们呢?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可与“人民英雄”张定宇相比,我们是否又会自惭形秽呢?我想,并不是。即使我们以渺小启航,但最终定不会以渺小结尾。张定宇拖着病痛的身躯,在做到“穷则独善其身”的同时,也做到了“兼济天下”。我们应该学习他身处困境却心怀天下的伟大胸襟,也应该明白这世上并非只有“达”方可兼济天下。
作为新时代有为青年的我们应该学习前辈们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可贵精神,但更应当坚信每个人都心怀“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的无悔担当,坚信一身豪气的我们定能够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坚信未来的我们定不负春光不负卿,用新一代的青年力量书写传奇,激荡国魂!
1963年12月,他在湖北武汉出生,后在同济医科大学医学专业学习。此后数十载,他去过阿尔及利亚,到过汶川什邡,也到过巴基斯坦,他用行动来证明“大爱无疆”。哪里有呼救,哪里就有过他辗转忙碌的身影。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疫情突袭,他用自己渐冻的生命,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一起,托起信心与希望。48小时不下线,医院的每个角落都是他分秒必争的战场,雷霆般的声音过后,下的都是一场场及时雨。他是病人眼里的“定心丸”,他是金银潭里的“定海神针”,他是一个拖着病痛的双腿却与时间赛跑的人,他是一个生命逐渐枯萎却与死神抢人的硬汉!
声声相应:
学生杨雨泽评价:高知心的文章,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刻骨铭心的2020,那些一个个生离死别舍生取义的逆行者,那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我们不曾忘记,人民不曾忘记,国家不曾忘记,一切都将融入共和国的炽热血脉中去。无论是高知心所提到的张定宇,还是为人熟知的钟南山李兰娟,亦或是中印边境为国捐躯的祁发宝等戍边英雄,都给我们刻下了精神文化基因,他们也给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娱乐不能兴国,明星不能救国,青年一代不能一直沉迷于流量小生狗血电视剧等毫无意义的东西。他们的英雄壮举,让我们沉默,让这个浮躁的时代沉默,让我们静下心来思索人生的价值,进而思索永恒的意义。
文章不厌百回改
反复推敲佳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