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日期 升旗时间
1月1日 07:36
5月1日 05:15
7月1日 04:49
10月1日 06:10
第一章 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公转
公转
方向
周期
围绕中心
自西向东
1年(大约365天)
太阳
预习目标
学会正确演示地球公转
第一点: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第二点: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的方向;
第三点:地球公转轨道始终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太阳
地球
N
S
概念理解
太阳直射点:
地面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斜射
直射
直射的地方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多,温度高;斜射的地方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温度低。
太阳
直射赤道
直射赤道
太阳将一直直射赤道
直射赤道
直射赤道
如果地轴不倾斜
太阳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直射赤道
直射赤道
实际地轴倾斜
产生的地理现象:1、四季的变化
四季的划分
北半球多数国家的划分方法:
3、4、5月为春季 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 12月与次年1、2月为冬季
想一想:南半球的季节划分与北半球有何差异?为什么?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太阳
直射点到达最南的位置
直射点到达最北的位置
直射赤道
直射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次年春分
产生的地理现象: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产生的地理现象: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面
冬至
春分
物体正午影长与太阳高度的关系
夏至
物体
秋分
产生的地理现象:4、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日:3.21前后
昼夜平分
无极昼极夜
直射点在赤道
4、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
夏至日:6.22前后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极昼
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4、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
秋分日:
无极昼极夜
直射点在:
4、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
9.23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冬至日:
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极夜
直射点在:
4、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
12.22前后
南回归线
太阳
冬至
夏至
春分
秋分
1
4
3
2
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5、产生的自然现象:温度带
地面获得的热量少,
终年寒冷。有极昼
极夜现象。
地面获得的热量比
寒带多,比热带少,
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地面获得的热量最
多,终年炎热,有
阳光直射现象。
寒带
温带
热带
观察图,看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北温带
小结(以北半球为例)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移动到 昼夜长短 极昼 极夜 “合肥” 正午太阳高度
春分 3.21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无
夏至 6.22前后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 极昼 最大
秋分 9.23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无
冬至 12.22前后 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 极夜 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