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曲靖市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25 09:5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曲靖市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
五年级科学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表格的题号下。
1. 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下列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
A. 萤火虫 B. 燃放的烟花 C. 闪电
2. 下列有关发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蜡烛燃烧发光,只灯芯在燃烧
B. 给细钢丝通电,细钢丝发热并逐渐变红发光
C. 发光需要能量
3. 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下列有关光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B. 越粗糙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越强
C.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光形成的
4. 如图,直立两面镜子,变换它们夹角分别为90°和30°,观察镜中物体的数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夹角是90°时在镜中看到的物体数量多
B. 夹角是30°时在镜中看到的物体数量多
C. 无法判断
5. 牛顿发现了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据此我们可以用下列哪种器材制造“彩虹”( )。
A. B. C.
6. 用手电筒做色光混合实验时,用到哪三种颜色的玻璃纸( )。
A. 红、黄、蓝 B. 红、绿、蓝 C. A和B均可
7. 下图是简易走马灯,手提细绳,点燃蜡烛,走马灯就转动是因为( )。
A. 热空气上升推动了上面的扇叶 B. 冷空气上升推动了上面的扇叶
C. 以上两项都对
8. 下图是一个太阳能热水器,管中的冷水变成热水运用了哪些传热方式( )。
A. 对流 B. 对流、辐射 C. 传导、对流、辐射
9. 分析下图,厨师用铁锅炒菜时,属于热辐射的是( )。
A. 热锅和热菜向周围的空气传热 B. 锅里的汤变烫了
C. 锅的外壁和铲子变热了
10. 用凡士林分别在塑料、木头、铜、铝、钢5种材料棒上同一高度粘一颗珠子,把5种材料棒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如图)。结果铜棒上的珠子最先脱落,木棒上的珠子最后脱落。由此得出的结论有误的是( )。
A. 木棒比铜棒传热快 B. 铜棒比木棒传热快 C. 不同材料传热快慢不同
11. 下图是一个高压锅,有关它材料的选择描述不合理的是( )。
A. 高压锅的锅体要用金属,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便于传热
B. 手柄用塑料制成,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可防止烫伤
C. 高压锅全部用金属制成最好,因为这样更结实耐用
12. 下图两种地球仪,地形地球仪是( )。
A. 图① B. 图② C. ①和②都是
13. 观察下列地形图,丘陵是哪图( )。
A. B. C.
14. 下列关于火山的描述有误的是( )。
A. 只有陆地上才有火山 B. 当火山口有大量烟尘喷发时预示火山将要喷发
C. 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时,点燃的酒精灯模拟地球内部巨大能量
15. 下列与地震有关的描述有误的是( )。
A. 海底地震会引起海啸 B. 在高楼地震时可以站在阳台上大声呼救
C. 地震有三种成因:岩层褶皱、岩层断裂和地球板块的错动抬升
16. 地球表面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是因为( )。
A. 地球内部的力量,如火山地震等
B. 地球外部的力量,如风、流水、温度等
C. AB两项共同影响
17. 如图,把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并用一块塑料垫板放在橡皮泥上不断加压,这个实验是模拟哪种岩石的形成( )。
A. 变质岩 B. 沉积岩 C. 岩浆岩
18. 下列岩石不属于沉积岩的是( )。
A 石灰岩 B. 花岗岩 C. 砂岩
19. 观察下图,对图中情景描述最准确的是( )。
A. 山腰是云 B. 山腰是雾 C. AB描述均对
20. 在做“人造雾”实验时,先要把点燃的线香放入量筒内(如图),其作用是( )。
A. 为了增加量筒中漂浮的固体微粒 B. 为了增加量筒中空气的温度
C. 为了使造出的雾有特殊的气味
21. 关于露和霜的描述有误的是( )。
A. 露是液态,霜是固态 B. 露是无色,霜是白色 C. 形成露的天气比形成霜的天气冷
22. 关于雨和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雨和雪都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变化而成的 B. 雪不是降水的一种形式
C. 形成雪的温度比形成雨的温度低
23. 观察下图的雪花,判断雪花大致是什么形状( )。
A. 四角形 B. 五角形 C. 六角形
24. 下图是水在自然界循环示意图。向上的箭头表示地表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形成水蒸气的动力主要来自( )。
A. 太阳 B. 地球引力 C. AB均不正确
25. 绿灯亮了,同学们穿过马路。对这一情景描述有误的是( )。
A. 绿灯亮是刺激 B. 过马路是反应 C. 红灯亮了不是刺激
26. 如图,人踩到钉子后瞬间就会抬脚。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
A. 有些时候,人体会在不受大脑控制的情况下做出非常迅速的反应
B. 图中,人受到的刺激来自视觉
C.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本能
27. 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对它们的作用描述有误的是( )。
A. 脑和脊髓是身体的控制中心
B. 周围神经只负责收集感觉信号,不能传送大脑的指令
C. 从刺激到反应的整个过程是依靠神经系统的分工合作完成的
28. 闭上双眼,用两支铅笔的笔尖轻轻触碰身体的不同部位(如图),能感受到两个笔尖的部位是( )。
A. 手指 B. 手指和手背 C. 肘部和膝盖
29. 下列关于脊髓的描述有误的是( )。
A. 脊髓被脊椎骨和软骨包围,但还是有可能受到伤害
B. 脊髓受损,轻则身体麻木,重则瘫痪
C. 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做下腰动作(如图)对脊髓没有影响
30. 大脑表面也像核桃仁一样,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这种结构的作用( )。
A. 增加大脑皮质表面积 B. 让脑的硬度增加 C. 使脑看起来美观
二、科学探究(共4小题,计32分)
光的传播。
31. 上图实验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32. 用笔和直尺从蜡烛火焰顶端A和底端B画直线至小孔,并延伸到塑料膜上。
33. 在塑料膜上看到的像与下图最相符的是( )。
A. B. C.
34. 此实验证明了光在传播时,沿_______________传播。(填“直线”或“曲线”)
热的传递。
35. 用蜡烛给金属片加热,图A是在金属片的边缘加热,图B是在金属片的中央加热,请用箭头的形式画出热在金属片A和B中的传递情况。
36. 此实验说明热是可以传递的,而且是从温度_______________的地方传向温度_______________的地方。(填“高”或“低”)
我们的大脑。
37. 左脑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右脑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举右手这个动作是什么脑在控制( )。
A. 左脑 B. 右脑 C. 左脑和右脑同时控制
38. 左脑偏重于数学、语言和书写等功能,右脑则偏重于音乐、绘画、情感等功能。通常对音乐、艺术比较敏感的人发达的脑是( )。
A. 左脑 B. 右脑 C. 无法判断
39. 大脑是消耗人体能量最多的器官。它虽然只占体重的2.5%,却消耗着身体20%的能量和25%的氧气。睡眠对大脑的休息很重要,10岁左右的儿童每天大约需要10小时的睡眠时间。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有利于大脑的健康。
判断下面的行为,有利于大脑保护的在括号里打“√”,不利的打“×”。
①适时开窗通气( ) ②不习惯吃早餐( )
③运动时保护头部( ) ④经常熬夜( )
40. 降落伞下降快慢。
小明和同学通过实验探究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大小是否有关,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记录如下:
伞面直径/厘米 下降时间/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20 6.12 5.48 5.84 5.81
40 7.25 7.55 7.43 7.41
(1)此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大小__________。伞面越小,下降得越__________;伞面越大,下降得越__________。
三、技术与环境(共1小题,计8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问题。
①科学家根据探测结果,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如下图)。
②喜马拉推山,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采集到菊石类、鱼龙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如下图)。
41. 岩浆的发源地是( ),温度和压力极高的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42. 由材料可以推断喜马拉雅山在很久以前是__________。
43. 观察地球大陆板块变化示意图(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2亿年前地球大陆板块是连接在一起的
B. 现在的地球大陆板块共有5大板块
C.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相对移动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