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6 09:0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情感价值观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电解水的实验
2.确定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2.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水与生物关系非常密切,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水是生命的孕育和维系必需物质;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那么,你对水的组成又有多少了解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3.水的组成
二、新知初探
1、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
[实验] 完成实验4—5
[现象] 导管中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壁上有水雾出现。
[讨论] 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后回答)
[讲述]
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和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会引起爆炸。。
[思考]: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那么在你使用氢气,尤其是点燃氢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具体应怎样做?
  [讲解]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
 具体做法是:用一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 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氢气,大家对氢气了解多少呢?
[回答]①可以燃烧 ②密度小,名称“轻”“氢”谐音……
[过渡]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些有关氢气的知识。
[板书]一、氢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
[提问]氢气具有可燃性,有何用途?
[回答]可用作燃料,是一种新型能源……
[总结]在能源日渐短缺的当今世界,氢气是很有前途的能源,氢气是未来世纪的主要能源,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并能为氢气的普遍使用作出贡献。
2、探究电解水的实验
[分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水曾被看作一种元素,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分解。
[设问]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演示电解水的实验],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现象](1)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
(2)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分析]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我们用实验来探讨
[演示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学生观察现象
观察现象
[提问]试管1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1.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可知是氢气。
[板书]二、电解水实验
(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叫氢气。
[提问]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回答]学生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了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变化表示出来。这个反应中,水为反应物,反应条件为通电,生成物为氢气(H2)和(O2),所以可表示为:
[板书]
(3)水(H2O)   氢气 (H2)+氧气(O2)
[提问]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氧气、氢气可以再分吗?
[分析]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生成的氢气、氧气都不可以再分了,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3.水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 氢元素 氧元素
4.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
[提问]电解水的反应类型是什么?
[回答]因为水生成了两种物质,所以为分解反应。
[提问]现在我们比较一下水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组成与水的组成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
[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回答]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而水却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
你能说出下列物质是由几种元素组成的吗?
①铁(Fe)  ②铜(Cu)  ③过氧化氢(H2O2)
④高锰酸钾(KMnO4)     ⑤四氧化三铁(Fe3O4)
[回答]分别是(1、2)一种元素,(3、5)两种元素(4)3种元素
[总结]化学上把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板书]三、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提问]想想看,你还知道哪些单质,哪些化合物呢?将你找到的物质的化学符号,填在方框内。
单质 化合物
(1)单质:O2、H2、N2
(2)化合物:如H2O、CO2、Fe3O4、P2O5、Al2O3
[提问]H2O、CO2、Fe3O4、P2O5、Al2O3 大家发现这些物质组成有什么特点?
[回答]都是化合物,都含有氧元素,有两种元素组成。
[分析]我们把这一类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任何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总结]单质和化合物是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来进行分类的,分类法在化学的学习中运用非常多。
三、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水的组成,知道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简介了氢气的知识,还了解了单质、化合物。
四、课后检测及作业:
1、同步训练
2、上册课本P82练习与应用1.2.3.4.5
板书设计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氢气(H2)
物理物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
二、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现象: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验证实验
结论: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3.水(H2O)    氢气(H2)+氧气(O2)
4.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三、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来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物质分类: 单质
              氧化物
物  纯净物
        化合物 酸

   混合物        碱

教学后思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织。
  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在水电解实验中,电极的正负极学生很难直观的看出,而且哪里是电极、放出气泡的现象、试管里水位的高低变化、氢气燃烧的颜色后排的学生根本就看不清楚,这就是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会使一部分看不清实验的学生对化学实验失去兴趣。所以我在做演示实验时,利用多媒体将实验显示在屏幕上,等于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上述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
  同时,由于水电解产生的氢气量不够,我无法通过现场收集氢气做爆鸣实验,我也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不仅仅只是听我讲解、看书上的文字,能非常直观的看到整个氢气爆鸣实验的操作和现象,特别是爆鸣声不会因为突发事件让学生得到错误的印象。当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了整个实验,其求知欲立马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兴趣又一次得到了满足,知识的获得也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过渡时提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如发现玻璃管中的水减少了,提出减少的水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是否蒸发变成水蒸气呢 ),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结论。
  在学生明白水电解的生成物是氧气和氢气后,我认为应该提示他们去看书中的图,并做一些水分解的微观图片,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较快地,较直观理解水的元素组成,同时,帮助他们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模拟,用一种建模的方式,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会产生乐学情绪,激发了他们以探究为特征的求知欲望。
通电
通电
通电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