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6 09:1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演示实验的观察,初步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知识的归纳总结。
会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正确的书写出文字表达式。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并会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相应的实验现象。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并用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会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
会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总结的习惯。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四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对学习化学的方法,学习的方向基本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有一定的基础。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完成。但学生的知识面毕竟较狭窄,所以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理解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提升。
教材分析
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质量守恒定律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建立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知识的综合度,二是为后面的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做理论支撑。
本节的主要内容
本节主要就是要理解并掌握质量守恒的定律,并且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
课时数
2个课时
教学手段
实验演示、多媒体教学、讲授。
教学过程
实验演示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红磷在玻璃管的点燃下在锥形瓶内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小气球膨胀起来。冷却到室温称量,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文字表达式:
结论:实验前后质量不变。
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实验现象:银白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颜色有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反应一段时间后称量,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文字表达式:
结论:实验前后质量不变。
讨论:实验1和2都有哪些共同点。——都是化学变化,实验前后质量都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概念的理解
(1)质量守恒定律只针对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无关。
(2)“参加化学反应”说明讨论对象是参加反应的质量,没有参加反应的部分与质量守恒定律无关。
(3)“质量守恒”与体积,密度等量无关。
(4)“各物质”所以讨论时要注意是否有气体、沉淀等相关物质是否讨论其中。
(5)只要发生化学变化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三)实验演示
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的反应
实验现象:碳酸钠粉末逐渐的被溶解,产生大量的气泡。反应结束后称量,天平不平衡。
文字表达式:
结论:质量不相等
讨论: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如何改进?
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实验中生成了二氧化碳逸散到了空气中所以反应后的质量减小,天平不平衡。应该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该实验。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镁带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实验结束后质量增加,天平不平衡。
文字表达式:
实验结论:质量不相等
讨论:该实验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如何改进?
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实验中有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所以生成的氧化镁质量大于镁条的质量。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都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不变。
板书设计
1、概念: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
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2、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
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的原
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都不变。所以化学
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不变。
八、巩固练习
P98-练习与应用-3、4
九、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