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8 时间的脚印
(测试时间:20分钟)
一、基础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qì)形文字更困难些。
B.有一种很粗糙(zào)的石头,叫作“砾岩”。
C.雨水落到河湖里,渗(shèn)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D.由于地壳(ké)的运动,原来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了。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 还不是从那些山涯上崩落下来的!
B.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充刷、吹拂着它。
C.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
D.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慕的一角而已。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B.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C.例如,“寒武纪”以前形成的古老陆块内藏有许多铁矿,“石炭纪”时期又造成了许多煤矿。
D.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
(2)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3)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 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
(4)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
A.比喻 反复 反问 拟人
B.拟人 反复 设问 比喻
C.比喻 排比 反问 拟人
D.拟人 排比 设问 比喻
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 ( )
(2)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
(3)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
二、提升题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B.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C.针对那样的做法,我们曾经多次劝告过他,但是他依旧恍然大悟,结果落得了如此下场。
D.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7.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
②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较大的石子不能被搬到海或湖的中央,便在岸边留下了。
③这是因为地壳下沉,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
④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
⑤可是,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覆盖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什么道理呢?
A.①②③④⑤ B.⑤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⑤③ D.④①②⑤③
8.《时间的脚印》开头有一首名为“时间伯伯”的小诗,它的作用是( )
A.表明文章是受这首小诗启发写成的。
B.由诗中的时间的“脚步”引出文中所说的“时间的脚印”。
C.它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D.既借此小诗自然引入“时间是有脚印的”,又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三、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②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③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④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⑤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⑥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9.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答:
10.选文进行说明时很有层次:由自然到 ,说明自然对岩石的破坏时,先说明无生命的空气、水等,然后介绍到 对岩石的破坏,最后说到 对岩石的破坏。
11.选文主要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
12.作者是怎样把选文写得生动有趣的 请举例说明。
答:
8 时间的脚印
1.答案 C A.楔xiē。B.糙cāo。D.壳qiào。
2.答案 C A.涯→崖。B.充→冲。D.慕→幕。
3.答案 B “狂风吹来了”和“洪水冲来了”后面的顿号应为逗号。
4.答案 B 注意比喻和拟人、设问和反问、排比和反复的区别。第(1)(2)句修辞手法的判断较难。
5.答案 (1)举例子 (2)列数字 (3)打比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判断。解答此类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特征,然后结合句子的内容来分析判断。(1)由标志性词语“如”可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2)由“3000到10 000年”“1米”可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3)把“岩石”比作“书页”,是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6.答案 C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此处应用后者。
7.答案 D 句子排序题。通读这几句话可知,该语段主要讲述“砾岩”保存了历史的痕迹。根据逻辑推断,第④句应为首句;由“砾岩中……”可推知,第①句紧承第④句;第②句紧承第①句,解释这种现象;第⑤③句通过设问,点明了其中蕴含的道理。故答案选D。
8.答案 D A项的错误是明显的,B、C两项理解不全面。判断小诗的作用,应根据诗的内容与课文的内容的联系判断。
9.答案 说明了岩石是怎样被破坏的。
解析 解答此类题,可先通读选文,确定说明对象,然后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可选关键句或段落中的中心句),最后归纳总结。选文中每一段的第一句都是关键句,从关键句中可以看出,选文说明了岩石是怎样被破坏的。可用“说明对象+对象如何”的格式作答。
10.答案 人类 生物 人类
解析 选文第①—④段写了自然对岩石的破坏,第⑤段提到生物对岩石的破坏,第⑥段介绍人类对岩石的破坏。因此,三个空依次应填:人类、生物、人类。
11.答案 打比方 举例子(答“作比较”也可)
解析 “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是打比方;“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是举例子。
12.答案 (1)采用了富有表现力的句式,如排比句“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句式整齐,较好地说明了岩石遭受着多方面的破坏。(2)比喻的运用,使说明生动、形象,如“就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解析 体会选文的生动有趣,可从句式特点、修辞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