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4 鱼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1.4 鱼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25 11:2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鱼》
一、教材分析
《鱼》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的第4节。它是在学习了六类无脊椎动物之后,学生们首次接触的脊椎动物,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知识内容上有所删减,但是更加突出动物结构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所以课上可以设置观察活动或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理解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鱼这个类群非常熟悉,可以通过实物观察,小组讨论和代表展示等方式引领学生探究学习,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建立高效课堂,将知识深入浅出,使理解更为透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说出鱼的主要特征;
2. 说明鱼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活动”——了解鱼类的外形、运动和呼吸,总结鱼类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爱护动物的意识,认同保护水域环境的重要性。
四、重点难点
【重点】1. 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运动和呼吸,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 举例说明鱼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活动”,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
五、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引领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法】明确学习任务,通过 “观察活动”,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理解鱼的主要特征,了解鱼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激趣明确目标 展示实物鱼,明确学习任务。引入语:“同学们,看看杯子里漂亮的动物,你能不能告诉我今天我们要学习哪个动物类群?【板书——鱼】可能有同学会说,鱼啊,不用学了,我对它太熟悉了,经常在餐桌上看见。但是,你真的了解鱼类吗?你能说出鱼的特征和作用吗?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鱼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节课,走进鱼的世界!” 认真倾听,积极思考。 实物展示、问题引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领点拨学习探究 任务一:鱼的主要特征过渡语:“有很多人羡慕鱼能够在水中畅游,领略湖泊、河流甚至海洋中美丽的景色,为什么鱼能够生活在水中呢?我们都知道,生物的结构特征是和它所处环境相适应的,鱼就具有一些结构,能够让它适应水中的环境。为了更加详细的了解鱼的主要特征,接下来,我们来完成一个观察活动。”(1)布置任务(——结合课件上问题完成“观察活动”、填写导学案表格),组织课堂,随堂指导。课件展示问题:1. 鱼的外形——(1)鱼的身体由几部分组成?(2)鱼的体型是什么?这种体型有什么意义?(3——鱼的体表有什么结构?这个结构有什么特点?2. 鱼的运动——鱼是怎样完成运动的?3. 鱼的呼吸——鱼的呼吸器官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对它完成呼吸过程有什么意义?生活环境外形运动呼吸(2)展示各小组探究成果,及时给予评价。(3)教师补充。在鱼的生活环境中,结合实际,让同学们再次感受生物的进化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在鱼的运动和呼吸方面,播放鱼的运动和呼吸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体会结构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4)结合课本P20-21图片,再次说明不同种类的鱼具有相同的特征。任务二:鱼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过渡语:“这些就是鱼类的主要特征,我们了解动物的特征是为了更好的知晓它的作用,鱼类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出鱼和人类生活的关系。”(1)布置任务(——结合课件的图片,从食用、观赏、文化、仿生等方面讨论鱼的作用),组织课堂,随堂指导。(2)组织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及时给予评价。 小组合作,认真观察小鱼,结合课件上的问题完成导学案上表格。优秀小组代表展示并讲解本组探究成果。认真观看视频,深入理解鱼适于水生生活的特征。体会不同种类或形态的鱼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小组讨论,说出鱼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代表列举展示。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梳理知识建构框架 过渡语:“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任务,现在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些内容吧!”引领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思考,结合所学,建构出知识体系。 突出重点,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
检测反馈落实目标 过渡语:“为了检测这节课的学习效果,我们来完成导学案上当堂检测,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展示标准答案,组织小组间互换导学案判分,通过得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讲解易错题。 自主完成,检测本节学习效果,查漏补缺。 通过习题检测,做到“堂堂清,人人清”。
回归生活延展提升 过渡语:“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圆满的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让我们再一次回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吧!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鱼的主要特征,还有它的作用。鱼在人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鱼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好伙伴,可是现在,我们的好朋友好伙伴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比如人类的滥捕和水域环境的污染,让鱼类的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有些种类濒临灭绝。同学们,听到这些,你有什么感想,你认为今后你要怎么做呢?” 情感教育。 结合鱼类面临的现状,抒发感想,升华情感。 渗透情感教育,回归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价值目标。提高爱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理念
《鱼》作为学生首次接触的脊椎动物,在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我在课程设计时注重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生物学探究素养。同时,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一些生物学观点——例如在说鱼生活环境的时候,结合无脊椎动物,提到生物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这一进化观点;在学习鱼的运动和呼吸时,通过观察活动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总结归纳鱼类是如何适应水生生活,建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