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语文 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语文 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6 01:3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4 唐诗三首
(测试时间:20分钟)
一、基础题
1.对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暮投石壕村(mù)
B.卷我屋上三重(zhòng)茅
C.何时眼前突兀(pài)见此屋
D.手把文书口称敕(shù)
2.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高者挂罥长林梢(挂结)
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高耸的样子)
忍能对面为盗贼(狠心)
C.卖炭得钱何所营(经营)
晓驾炭车辗冰辙(天刚亮)
D.回车叱牛牵向北(吆喝)
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钱)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B.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C.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D.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4.下列关于诗歌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体诗的格律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分为两大类:律诗、绝句。
B.在诗歌发展史上,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唐代讲究格律的诗称为“古体诗”。
C.律诗由四联组成,每联两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近体诗除首尾二联外,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5.填空。
(1) ,忍能对面为盗贼。
(2)自经丧乱少睡眠, !
(3) ,两鬓苍苍十指黑。
(4)杜甫,字 ,自号少陵野老。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 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5)白居易,字 ,号香山居士,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 》。
二、提升题
6.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B.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C.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D.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7.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坏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与声势,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当秋雨来临时,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频繁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
8. 综合性学习。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对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高度赞誉。
(1)看上面图画,结合课文,写出与之相关的诗句:
(2)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反映杜甫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的完整诗句:
三、阅读题
(一)阅读《石壕吏》,完成后面题目。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9.老妇人说:“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几句话反映了老妇怎样的态度?
答:
10.请你赏析“独与老翁别”一句中的“独”字的表达效果。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24 唐诗三首
1.答案 A B.重chóng。C.兀wù。D.敕chì。
2.答案 C 营:谋求。
3.答案 A “直”同“值”,价钱。
4.答案 B 唐代讲究格律的诗属于“近体诗”。
5.答案 (1)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2)长夜沾湿何由彻
(3)满面尘灰烟火色
(4)子美 唐 李白 诗圣
(5)乐天 白氏长庆集
解析 默写时要注意“欺”“沾”等字的正确书写,文学常识中要特别注意作者的字、号。
6.答案 D  正确的节奏划分是: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7.答案 C “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说法有误,秋雨来临时,诗人是先诉己苦,进而推己及人。
8.答案 (1)床头屋陋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 (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观察图画的内容,选择对应课文,并写出答案。仔细观察图画可知,图画应是依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作,画面中茅屋破败,地上放着接雨的盆盆罐罐,小孩睡在被子里,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找出与之相关的诗句即可。
(2)此题要抓住题干要点——“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选择体现这一伟大精神的诗句回答。
9.答案 舍己为家人。
解析 在翻译的基础上理解。本句意思是: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可以这样理解:在家里三个儿子奔赴战场、两个儿子战死的情况下,面对国家的征兵,老妇人主动提出要去战场,进而保全自己的丈夫、儿媳等人,看出她舍己为家人的无私精神与牺牲态度。
10.答案 “独”字一词暗示了老妇人已被抓走,揭示了战争(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解析 独与老翁别:只和老翁告别。“独”是单独的意思,说明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昨天还是夫妇两人,今日只剩老翁一人,家人离散,被迫分离,而分离的原因则是战争。一个“独”字,写出了老翁和作者的痛苦的心情,揭示了战争(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11.答案 D “整个过程”表述有误。“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并没有直接写卖炭翁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但是却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人苦。
12.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掠夺人民财产的罪行的鞭挞,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能力。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诗人开篇用简练的笔墨对卖炭翁的外貌进行了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的生存状态,接着用“可怜身上衣正单”一句写出了卖炭翁的现实处境,表达了诗人对卖炭翁的无限同情,催人泪下。诗人将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情形表现得活灵活现,对统治者掠夺人民财产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