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3张PPT。第4章 物质的特性复习物质的构成 质量的测量物质的密度 物质的比热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细胞与分子 一样大吗?答_______________.蔗糖是由_________构成水是由_______构成。(有些物质是由_______或_______构成的)蔗糖分子水分子原子离子分子比原子小得多3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_____不变,它的质量就_____,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而改变。多少不变形状、位置、状态4、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 _ 等(_________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__测量质量。它的质量标准物叫____________,
电子秤、杆秤、磅秤、案秤 弹簧秤托盘天平国际千克原器5、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①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②调平:将游码拨至_____刻度线处,调节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盘_____ _____ _____或_____ _____ _____。(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当指针偏左时应当如何调节平衡螺母? _____ _____ _____。
称量:左盘物体质量= _____ _____+ _____ _____(游码以____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
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___加到___,并调节____直至天平平衡。用已经调平的天平测量物体时如果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左,说明____重,此时要向_____ _____,如果是指针偏右,则要____。
注意: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____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____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⑤整理器材:用____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回____刻度线处。(向左移动)水平“0”平衡螺母中央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把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即左低右调。右低左调。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左端大小游码左盘右盘加砝码或是向右移动游码减砝码左盘相同0”镊子6有位粗心的同学错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问,此时物体的质量如何求算?
将上述公式变为 右盘物体质量=____________.左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7.造成测量值偏大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测量值偏小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_。在用天平测量时,如果开始没有调平,指针偏右,会造成___________. ;指针偏左,会造成测量值___________. 砝码磨损砝码比标准量小读数时指针偏右砝码生锈、沾上灰尘或水、读数时指针偏左测量值偏小偏大8如果在实验中需要50克的水,想一想,应当怎样用天平测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用天平测出一个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在天平的右盘中用镊子夹入50克砝码,在烧杯中加入略少于50克的水,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直至天平平衡,即得50克水。9.有一大盒的牙签,想知道总共有多少根。如何能快速地知道牙签的数量,写出实验过程和计算结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 ____先用天平测出所有牙签的质量,记为m1,然后数出100根牙签用天平测出质量,记为 m2;用100根牙签的质量除以100得出一根牙签的质量, 最后用所有牙签的质量除以一根牙签的质量,即为所有牙签的个数。
公式:100 m1/m210、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答(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11密度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特性,与物体的____、____、____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____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通常不同的物质,密度也不同;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形状体积质量不变12、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
密度的公式:?? ρ=_____????(公式变形:m=_____?? v=_____)m/vρvm/ρ1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主单位:_______?。常用单位________. 。
(2)两者的关系: 1克/立方厘米=______千克/立方米????1千克/立方米=______ 克/立方厘米 千克/立方米?克/立方厘米10001×10-314水的密度是多少?( ) 它表示什么意思? (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立方米,它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1.0×103千克/米3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1立方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15、要测量物体的密度,必须测出哪些量?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答( )必须测出质量、体积。实验的原理是ρ=m/v16、怎样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①将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____③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清水,记下水的____④把石块用细线拴好,全部浸入水中,记下石块和水的______ ;石块的密度的计算ρ= ______水平质量m体积V1总体积体积V2m/V1-V217怎样测量盐水的密度?(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②用天平称出_________________. ;③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测出其____;
④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______ ⑤计算盐水密度______.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体积V质量m2ρ= m1-m2 /V1、ρ1=ρ2 2、V1=V2 3、 m1=m2 ρ1V1=ρ2V2 18、当ρ1=ρ2时18例1:一块石碑的体积是30m3,要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样品,用天平测出其质量是140g,用量筒装入100ml的水,将样品浸入水中,水面上升到150ml,问大石碑的质量是多少?19、当V1=V2时19例1:一个瓶中装满食用油,油的质量是2kg,油用完后,若用此空瓶来装水,可装多少千克的水(食用油的密度为0.8×103kg/m3) 20、当m1=m2时 ρ1V1=ρ2V2 20例3:1m3的水结成冰,求冰的体积?答案:11.1 m320-1用天平和量筒,测得 某“金佛”质量为4450克,体积为500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
解:ρ=m/V=4450克/500厘米3=8.9克/厘米3查密度表可知,黄金的密度为19.3克/厘米3,所以不是真金的。答:此“金佛”不是真金做的。
例2:厚12毫米,质量为16.2千克的铝板,
它的面积有多大?
(ρ铝=2.7×103千克/米3)20-2应用二:由 V=m/ ρ,通过测质量可求不便
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解:V=m/ρ=16.2千克/2.7×103千克/米3=6×10-3米3S=V/D= 6×10-3米3/12×10-3m=0.5m2例3:石油可以用油罐车来运输,
它的密度是0.85 ×103千克/米3 ,
如果每节油罐车的容积是80米3,
运输2000吨石油需多少节油罐车?20-3应用三: 由m= ρV 通过测量体积,可求
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解:m=v×ρ=80米3 ×0.85×103千克/米3=6.8×104千克=68吨 N=M/m=2000吨 /68吨≈30节热量的大小影响因素:高温物体低温物体热传递热量__________________。Q____(J)或千焦(KJ)温度的变化值、质量、物质的种类。21热传递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热传递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热传递的结果: 高温物体放热,温度_____;低温物体吸热,温度______。最终温度_______。热传递______。物体间有温差热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下降上升相等停止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____焦耳22、比热定义:把____的某种物质,在升高(降低) ____时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简称为比热。符号:__
比热容是物质一种_____.它可以用来鉴别____。比热单位:焦/(千克×℃)读作: _____ _____符号: _____
水的比热:4.2×10的3次方 焦/(千克×℃)
表示的含义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多的,比热较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少的,比热较_____。1单位质量1℃比热容c特性物质焦每千克摄氏度J/(kg.℃)1kg水温度升高1℃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2×103焦大小24.比热容的实质
(1)反映了物质吸热、放热的_______;比热容越大,吸热或放热本领越____.(2)物质对冷热反应的灵敏程度;比热容越小,对冷热反应越____.本领强灵敏25.比热表的阅读:⑴水的比热______。(由此说明水作_____、_____的作用) ⑵不同物质的比热是_____的。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_____、_ ____、_____无关 .⑶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_____,说明比热与物质_____有关.最大冷却剂保温剂不同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放热的多少不同状态26-1.沿海地区气温变化____,内陆气温的变化___
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冬季陆地降温___,海洋降温___
夏季陆地降升温___,海洋降升温___ .
??原因:海洋(水)的______比陆地(岩石)要___,升温___.小大快慢快慢比热容大慢26-2、物质的存在状态通常有三种:____、 ____、 ____,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变化叫做_____。
27、我们把物质由____变成____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
凝固是熔化的____过程,凝固过程要____热量,熔化过程要____热量。气态液态固态物态变化固态液态凝固逆放出吸收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物质三态的变化(吸热)(放热)(吸热)(吸热)(放热)(放热)直接直接晶体非晶体熔点蒸发沸腾沸点(1)棒冰含在嘴中变成糖水
(2)湿衣服变干
(3)卫生球变小
(4)冬天早晨看见草上的霜
(5)自来水管“出汗”
(6)铸工把铁水浇铸成铸件熔化汽化升华凝华液化凝固巩固:判断下列属于哪种物态变化28.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做_____,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____。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____;
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____热量。晶体非晶体熔点吸收29.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_____。它是晶体的一种_____。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 _____。
同一晶体的熔点 和 凝固点 是_____的。萘的熔点是 _____ ,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 _____ 。冰的熔点是_____ 。熔点特性凝固点相同80℃48℃0℃30
晶体:熔化特点 :熔化过程_____,温度保持____。
熔化条件:温度达到_____, _____热。
非晶体:熔化过程_____,温度逐渐_____。
晶体凝固特点 。
凝固过程_____,温度保持_____
凝固条件:温度达到_____, _____热。
非晶体:凝固过程_____,温度不断_____。吸热不变熔点吸吸热升高放热不变凝固点放放热降低31.在晶体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逐渐_____,状态为_____;熔化时温度保持_____,状态为____ _____ _;熔化后温度逐渐_____,状态为_____。(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上升,固态不变固液共存上升液态3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标志是:看T-t的图像中有没有一段__________的等温图像。
晶体举例:____、冰、海波等 非晶体举例: ____、 ____、玻璃、塑料、橡胶等。平行于横轴金属松香石蜡33.物质由____变____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由____变成____的过程叫做液化或____。
汽化____热,液化____热。液态气态气态液态吸放凝结35.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____和____。
蒸发是在__________下进行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_____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和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 ______)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_____,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_____,沸腾。
沸腾的条件:(同时具备)a液体的温度达到_____;b继续_____热量。蒸发沸腾任何温度一定表面内部沸点上升不变沸点吸收36.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时,液体的温度____,周围环境的温度____。
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先____后____。
(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____时要____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后回到____). 液体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通快慢降低降低下降上升室温蒸发吸收37.液化的方法有: _______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只要温度降低到足够低), _______也可以使气体液化(但不能使所有气体液化,还必须温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36-1浮着一层油的菜汤不易变冷,这是因为( ) A、油比水散热慢B、菜汤原来温度高C、油层阻碍了水分的蒸发D、水分蒸发会吸收大量的热C要加快蒸发就必须尽量满足上述三个条件,要减少蒸发必须尽量避免上述条件,其中减少蒸发在农业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是______和______,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______在传输中的渗漏和蒸发。滴灌喷灌水分36-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36-2.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 ( )
A.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散开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人冰箱冷藏室内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综合检测:BC38.电冰箱就是利用_____的冷凝剂在_____时,从冷冻室吸热,又利用压缩机将气体的冷凝剂_____,向外_____,而将热量从冰箱的冷冻室“搬”到冰箱外面的。
热管温控技术,管内工作的液体在高温端_____吸热,在低温端_____放热。低沸点汽化液化放热汽化液化汽化吸收表面任何温度内部表面一定温度温度高低表面积大小表面空气流通快慢气压低低40.沸点:液体沸腾时的_____。不同液体的沸点_____,沸点也是物质的一种_____。液体的沸点受_____的影响,一般气压越___,沸点也随着_ _。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
说明: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现象:沸腾之前,水的温度不断_____,并有_____产生,这时的气泡中主要是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_____,并有响声出现且逐渐增大。达到一定温度时,开始沸腾,这时水底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变_____,到水面破裂,把里面的水蒸汽释放出来,虽然继续_____热,但温度保持_____。温度不同特性大气压高增高100℃上升气泡小大吸不变41.低沸点物质的一种重要用途:医疗上有一种冷冻疗法就是利用_____物质_____时_____大量的热而使局部组织冷冻,从而破坏或切除病变的活组织。低沸点汽化吸收41-1物体在吸收热后,它的温度将(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不变
C.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C41-2、指出下列图象可能代表哪类物体哪种物态变化过程温度/℃时间/min ABCD温度 /℃时间/min(1)(2)温度/℃ 温度/℃ 温度/℃ 时间/min 时间/min时间/min (3)(4)(5)4810048ABCEFGH41-3、萘的熔点为80℃,80℃的萘处于(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混合态 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D41-4(06宁波).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冰是一种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D.从t1,到t2 ,冰的质量保持不变42.气体液化的好处是可以使气体的体积_____,便于储存和运输。
气体打火机以及液化石油气内的液体都是通过_____的方法使气体在_____下液体化的。火箭的燃料液态氢和助燃剂液态氧也是通过___ _____ 的方法制得的。
记住,所有的_____、 _____、 _____等现象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大大缩小压缩体积常温压缩体积“白气”雾露43.升华,物质直接从_____变成_____的过程。升华要_____。
凝华,物质直接从_____变成_____的过程。凝华要_____。
升华现象: _____变小, _____消失,冬季结冰的衣服变_____,白炽灯用久了变_____。
凝华现象:针状_____(人造雪景)、冰棍外的_____,发黑的灯泡、 _____的形成。固态气态吸热气态固态放热樟脑丸干冰干细雾凇“白粉”、霜44.几种常见自然现象的解释: 云、雪、雨、雾、露、霜
说明它们基本上都是空气中________形成的, 水蒸汽云雪(冰)露雾雨霜(液化)(液化)(液化)(液化)(凝华)(凝华 )物质三态1、判别下列常见自然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4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_____的物质的变化。一般来讲: _____都属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_____的物质的变化,一般来讲:燃烧、 _____、 _____、 _____等属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 _____ _____。其他物态变化其他腐烂变质生锈是否生成了其他的物质(或新的物质)。46.化学性质:在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像物质的可燃性、腐蚀性、____、____、____等属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____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像物质的颜色、气味、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说明:性质与变化的主要区别是:变化要体现一个____,而性质则表示无只具有某一____,具有某种能力。一般在文字中体现性质的语句通常用这样一些词:“能、具有、 ____”等如:判断下列那些属于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那些属于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铁生锈( )铁能生锈 ( ) 金的颜色是黄色( )水是液态的( ) 冰熔化成水( )水在一定温度可以汽化(沸腾)( ) 木材燃烧( ) 木材可以燃烧( ) 农药有毒( )小张中毒了( ) 硫酸腐蚀纸张( ) 食物腐烂( )硫酸可以腐蚀纸张( )化学变化毒性氧化性酸碱性化学变化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延展性可溶性过程特点易、难、会、可以化学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化学变化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化学性质47.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即溶解能力)有________
(内因) ;________(外因)大多数固体: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性增强。 ) 气体:随温度的____,溶解度____。还有压强。气体:随着压强的____,溶解度增强 。 固体:溶解度不受压强的影响
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1) ____(2) ____(3) ____ ___ _。物质的性质液体温度降低增大是否搅拌温度被溶解物质颗粒的大小升高48.溶解时,有的物质溶解,温度会升高,要_____热量;有的物质溶解时温度会降低,要_____热量。 如:_____溶解时放出热量,_____溶解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放出吸收氢氧化钠、生石灰硝酸铵49、酸性和碱性是物质的两种性质。具有酸性的物质叫做___物质,具有碱性的物质叫___物质。
常见的(含有)酸性物质:___、___、___、醋、(多种水果);
常见的(含有)碱性物质:烧碱(___)、熟石灰(___)、氢氧化钾、氢氧化钡、___、小苏打、 ___、各种厨房洗涤剂。 酸性碱性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纯碱(苏打)50.闻任何一种气体的气味时,都必须用__在瓶口轻轻地扇动。用浓硫酸做实验时,应该注意:若不小心撒到身上,一定要先用__擦拭,再用__ 冲洗。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否则皮肤会被烫伤。 手干布大量的水51、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则( )D52、上科学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化是 ,反映一个共性是 。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熔化与凝固53.关于冰山上的积雪,说法正确的是( )
A.积雪只能熔化成水,流入江河湖海
B.积雪只能升华成水蒸气散布在空中
C.积雪既能熔化成水,也能升华成水蒸气
D.积雪变成水蒸气只能先熔化再汽化C54. 冬天去看牙病时,牙科医生在专用金属制的小镜子探视牙齿前,往往先把小镜子在火上烤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怕病人碰到冷的小镜子着凉
B. 对病人负责再次进行消毒
C. 怕口腔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会液化而看不清
D. 医生的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
55. 铁匠师傅打铁时,将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烟”,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C汽化液化 56、下表是某液体加热时时间与温度表,从表中可知该液体的沸 点是 _____℃ 。3557,阅读下表这些物质的熔点,回答下列问题:(1),固态煤油的熔点比固态水银熔点_____.(填高/低)
(2),-20℃时,煤油处于_______态.
(3),在寒冷的冬天,北方的某地室外气温可达-50℃,此地气象站冬天应使用________温度计,因为该物质的凝固点较低,在此地的低温环境下不会凝固.液酒精高58,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解析:下雪是凝固或者凝华过程,放出热量;
化雪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59、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2)温度升高的是____________段,温度不变的是______段,AB段处于_________状态,BC段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 CD段处于___________状态,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段 。 (1)由图判断出___图线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熔化时间是_____分钟,另一图线的物质可能_____________。乙210℃非晶体AB、CDBC固体固液共存液体3AB、BC、CD物质三态想测200℃的温度,则用 温度计
想测-50℃的气温,则用 温度计。水银酒精61.影响熔点高低的因素1、小雨将水和酒精混合后放在冰箱里,每隔
2分钟测一次温度,记录如下:
你得出的结论: 。2、滑冰时,冰刀滑过时冰熔化成水,滑过后
水又很快结冰,请你作出合理的假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