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Zn B.Al C.Ag D.Fe
2.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
B.黄铜片(铜锌合金)比纯铜片硬度小
C.铁钉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D.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是因为铝不活泼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4.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下列金属的用途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的是
A.铜制电线 B.铁质铁锅 C.金制项链 D.铝制饮料罐
5.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不锈钢 B.氧化汞 C.黄铜 D.生铁
7.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冰水共存物 B.干冰 C.青铜 D.液氮
8.推理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因为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所以两者的性能不同
B.因为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化合物,所以碳酸氢钠属于有机物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9.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D.常温下是固体
10.下列物品主要由合金制成的是
A.塑料水杯 B.单车轮胎 C.羊毛衣服 D.青铜雕像
11.在如图台灯所标识的各部件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 B.导热性 C.弹性 D.导电性
13.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
A.铜制作导线 B.不锈钢作炊具
C.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D.用锡制灯丝
14.下列做法符合科学常识的是
A.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后,换用了更粗的保险丝
B.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
D.油罐车的尾部装有一条拖在地面上的铁链
1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铜丝可用作导线 B.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
C.大理石可用作建筑材料 D.氢氧化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16.生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总会有一些残渣剩余,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
A.铁 B.氧化铁 C.氯化亚铁 D.碳
二、综合应用题
17.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北斗导航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卫星制造使用了黄金、钛合金,其中用作天线的是______。使用黄金制作卫星的电子元件,利用了金的什么化学性质?______填序号。
A.光泽好 B.耐磨、易加工 C.容易导电 D.很难被氧化
(2)卫星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用先进的砷化镓主板和铝合金边框制成,砷(A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其中X=______。铝合金比纯铝具有的优势是______(写出1条即可)。
(3)运载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N2O4作氧化剂。火箭发射时,燃料与氧化剂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两种氧化物和一种单质,这种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两种氧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是______。
18.2020年3月24日,我国“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发射成功,该卫星天线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镍(Ni)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2Ni + O2 2NiO
② Ni + 2HCl ═ NiCl2 + H2↑
③ NiO + 2HCl ═ NiCl2 + H2O
(1)如图1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X的数值是_______。
(2)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的硬度比纯镍_________(填“大”或“小”)。
(3)由上述反应,试推测Ni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
(4)如图2所示实验只观察到A试管中钛(Ti)片表面有黑色固体析出,则可得出Ti 、Ni、 Fe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
19.下图是家用豆浆机,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或合金的是 ______ (选填一种 物质编号),
(2)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硬度 ______、熔点______。
(3)属于单质的是 ______ (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4)传统的生豆浆是用石磨来打磨的,打磨的过程是 ______变化 ;
(5)用操作将黄豆渣分离的方法类似于我们实验中的 ______ 操作.
2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推广使用加铁强化酱油,这里的“铁是指的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中,属于合金的是_____(填序号);
A 塑料盆
B 紫砂壶
C 不锈钢锅
D 木碗
(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Cl的化合价是_____。
21.(一)对古代金属制品的认识
(1)“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黄金面罩、象牙、青铜艺术品、残存的丝织品等重要文物,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黄金面罩 b、象牙 c、青铜面具 d、丝织品
(2)《吕氏春秋·别类篇》载有“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表明青铜的硬度比纯铜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文物中的“黄金面罩”依然金光闪闪,而“青铜面具”则布满锈斑,由此现象可知金的化学性质比铜更___________(选填“活泼”或“不活泼”)。
(4)青铜面具出土时表面存在绿色锈蚀,原因是铜与空气中O2、H2O、CO2反应,在表面慢慢生成一层铜绿【Cu2(OH)2CO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二)古代金属铜的冶炼方法
方法一:“火法炼铜”是将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与木炭一起加热,就得到红色的金属铜;
方法二:《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先用孔雀石制取硫酸铜,再用“湿法炼铜”获得铜。其流程如下:
(5)方法一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6)步骤①的反应方程式为,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7)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任写一个),固体B的成分___________。
(8)与“火法炼铜”相比,“湿法炼铜”的优点有(至少答一条)___________。
(三)某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测定
某碱式碳酸铜成分可表示为Cux(OH)Y(CO3)z,为探究其组成,用如图装置对样品27.1g进行热分解实验,观察到样品固体先变成黑色,然后部分出现红色。
资料: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氢氧化钠溶液能充分吸收CO2。
②CuO加热会生成红色的Cu2O和O2。
(9)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______,再加入样品。
(10)D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11)停止加热后仍需继续通N2,可防止倒吸和___________。
(12)测得实验前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如下表。
温度/℃ 装置A 装置B 装置C 装置D
实验前/g 227.1 100.0 100.0 100.0
实验后/g 219.0 102.7 104.4 101.0
①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最后装置A剩余固体中铜、氧元素质量比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22.2019年底,徐宿淮盐铁路将建成通车,淮安人可实现高铁出行。
(1)高铁在建造时使用了大量的新材料,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生产高铁车头的玻璃钢
B制造高铁车身的镁铝合金
C制造轨道枕木的聚氨酯材料
D建筑高铁路基的钢筋混凝土
(2)高铁刹车制动盘使用合金锻钢制作,主要利用该合金耐高温、 ______ 等特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D
4.A
5.D
6.B
7.C
8.A
9.B
10.D
11.C
12.D
13.D
14.D
15.D
16.D
17. 钛合金 D 5 耐腐蚀 N2 二氧化碳
18. 2 大 Ni+2AgNO3=Ni(NO3)2+2Ag Ti > Fe > Ni
19. c或e 增大 降低 e 物理 过滤
20. 元素 C +1
21. ac 大 不活泼 将碱式碳酸铜转化为硫酸铜溶液 或 铜和铁 反应不需要加热 检查气密性 红色网变为黑色 排除装置中滞留的气体 Cu5(OH)6(CO3)2 80:43
22. B 耐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