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一定用不到的仪器是
A.铁架台、蒸发皿 B.酒精灯、漏斗
C.细口瓶、试管 D.量筒、烧杯
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 鉴别NaNO3和NH4HCO3两种氮肥 取样,闻气味
C 除去CO中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D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将两根铁钉分别密封在盛有干燥空气和盛满水的试管中一周并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3.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H+、Na+、Ba2+、Cl-、SO、CO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 )
A.H+、Na+、Ba2+
B.H+、Ba2+、Cl-
C.Na+、SO、CO
D.H+、SO、CO
4.饮食过量,胃酸会大量分泌,以致消化不良。为缓减该症状,下列药剂不适宜的是
A.氢氧化铝 B.氯化钠 C.碳酸镁 D.碳酸氢钠
5.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6.一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H+、Na+、Ba2+、Fe3+、Cl-、OH-、离子的一种或者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进行下面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的pH=1;
②取部分样品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③向实验②得到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又观察到沉淀生成。
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Cl-,一定不含有Na+、Fe3+、OH-、
B.咨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一定不含有OH-,可能含有Na+、Cl-、
C.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OH-,可能含有Na+
D.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一定不含有OH-、,可能含有CI-、Na+
7.为了发展低碳经济,科学家们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把CO2含量高的气体吹入饱和K2CO3溶液中,生成KHCO3,然后利用KHCO3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再把CO2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K2CO3,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B.碳酸钾溶液所起的作用是富集空气中的CO2,为合成甲醇提供CO2
C.通入高温水蒸气的作用是加快CO2的逸出,以便及时为合成塔提供CO2
D.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8.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与环保
①氧气可用于炼钢,是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 ②CO可用于炼铁,是由于CO具有还原性 ①大力发展化石能源,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②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C.化学与生活 D.物质分类
①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②如果庄稼的叶子发黄,可施用氮肥 ①烧碱、纯碱都属于碱 ②二氧化锰、氧化铝都属于氧化物
A.A B.B C.C D.D
9.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对应的括号内的现象都完全正确的是( )
A.4p+5O22P2O5(产生白雾)
B.2NaOH+CuCl2═Cu(OH)2↓+2NaCl(产生红褐色沉淀)
C.AgNO3+HCl═AgCl↓+HNO3(产生白色沉淀)
D.H2O2H2O+O2↑(冒气泡)
10.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验方法
A 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 将Fe和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
B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加入二氧化锰
D 鉴别阻NH4Cl和KC1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11.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Mg(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Mg2+和Fe3+
B.滤液中含有Mg2+和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
D.滤渣中可能含有Mg
12.下列物质中,属于钾肥的是
A.NH4H2PO4 B.CO(NH2)2 C.Ca2 (PO4) 3 D.K2SO4
二、简答题
13.冬季,道路结冰给交通带来极大不便.为了快速消除道路上的冰雪,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融雪剂(主要成分为,,,等).一年过后,小仪和同学们对桥梁、道路设施及周边植被进行了考察.
(1)使用工业盐做融雪剂对环境有无影响?______(填“有”或“无”).
(2)如果有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答两点)?______.
(3)你对使用融雪剂有什么建议?______.
14.糖类、化学肥料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生活中食用的白糖、红糖和冰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已知蔗糖的化学式是C12H22O11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_________________,1个蔗糖分子中含有__碳原子,该物质中氢元素、碳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
(2)草本灰是种农家肥, 它的主要成分是种含钾的盐, 草木灰属于____________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3)氨肥、钾肥在促进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各不相同,它们从外观看非常相似,生活中区别铵态氮肥和钾肥,可以通过加入熟石灰,根据是否放出____________,初步区分出来。
15.用稀盐酸中和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若向c点溶液中逐滴滴加足量碳酸钠溶液,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_______
三、推断题
16.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KNO3、CuSO4、BaCl2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蓝色.
(2)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17.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aCl2、CuSO4、K2CO3和K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流程和现象记录如图:
(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能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
(3)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高温高压下,二氧化碳与氨气(化学式为NH3)反应,生成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K1、K2已关闭。(提示:)
步骤Ⅰ:打开K2和分液漏斗活塞,将一部分稀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观察C中的现象。
步骤Ⅱ: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剩余稀盐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浸没长导管管口,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K1,观察A中现象。
(1)C中石蕊溶液变红,能否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_____说明理由_____。
(2)A中一定能看到什么现象?______
(3)反应结束后,向A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无色。利用一种试剂确定其溶质组成,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______。
19.向A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若滤渣是纯净物,则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
(2)若滤渣与原来锌粉质量相等,则滤渣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3)若滤液是蓝色,其溶质有哪些,提出猜想:
猜想一:Cu(NO3)2和Zn(NO3)2
猜想二:Cu(NO3)2
上面猜想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4)猜想三:___________。
(5)设计实验确认上面猜想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五、计算题
20.为了测定某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兰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盛有10g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90g,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95.6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发生反应)
(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
(2)求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1.某粗盐样品中除NaC1外还含有少量杂质MgC12。为了测定该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样品60.0g完全溶于水配成200g溶液,并向其中逐渐滴加80g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8g沉淀。请计算:
(1)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参考答案:
1.C 2.B 3.B 4.B 5.B 6.C 7.B 8.C 9.C 10.B 11.C 12.D
13. 有 水质污染、铁制品腐蚀、土壤污染等 铲除部分冰雪再使用少量融雪剂或用化肥做融雪剂等
14. 三种 12 11:72 C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5. 先有气泡产生,后产生白色沉淀。
16. CuSO4、BaCl2 CaCO3、 Na2SO4 KNO3
17. CuSO4 Na2CO3和KOH K2CO3
18.(1) 否 因为既不能排除二氧化碳能否使石蕊变红,也不能排除盐酸挥发的氯化氢使石蕊溶液变红
(2)锥形瓶中的溶液沿导管进入A中
(3)取适量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若只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钙;若既有气泡产生,又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钙、氯化氢;若既没有气泡产生,也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质是氯化钠
19.(1)银
(2) 铜和银 铜、银和锌
(3) 猜想二
锌先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硝酸锌,故溶液中一定会有硝酸锌
(4)Cu(NO3)2、AgNO3和Zn(NO3)2
(5) 取少量蓝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20.(1)4.4
(2)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
21.(1)解:设氯化镁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x=9.5g
y=1l.7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2)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