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新时期对外关系》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新时期对外关系》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11 19:0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2004年9月16日的晚上,一把火在西班牙东南部小城埃尔切烧毁了中国温州鞋城价值100多万欧元的鞋子。这并不是一起普通的火灾,而是数百名当地人攻击中国温州鞋城的恶性案件。埃尔切市长事后表态:“没有人能够说,是中国鞋进入西班牙市场导致当地鞋业陷入危机的。事实上应该承认,是政府在面对市场自由化的时候,没有对企业进行及时调控才导致了目前的危机。” 温州和西班牙埃尔切鞋业界,共同发表了以“和谐贸易,互利共赢”为主题的“温州宣言”阅读材料材料一:邓小平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材料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阅读材料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外交政策的调整外交成就活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1、 国际形势的发展(走向缓和),
2、国内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式变化,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新的科学判断(认识和出发点)。
1985年提出了重要论断: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发展(一)背景(原因)
(二)调整
1、认识
2、调整后的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2)奉行真正不结盟政策——中国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体现(3)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建交的出发点(三)意义丰富和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探究] 中国外交关系的方针调整与国内工作重点转移有何关系? 调整是国内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要求和反映。二、外交成就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前提)
2、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中活动大事记中国维和部队整装待发维和行动2003年的首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探究] 据中国国防部维和办的一份资料显示,1990年到2004年,中国军人已先后向联合国10个维和任务区派出了1450多人参与维和行动,其中包括650名军事观察员、军事联络官、军事顾问和参谋军官,有5名中国军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国维和部队在国际上的活动反映了什么问题?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多地发挥重要作用。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前提)
2、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3、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1)参加
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成就①阐述中国关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立场;②在中国倡议下,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历史上首次会晤,发表会晤文件。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法俄英美首脑历史性会晤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阐述中国关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立场;中国倡议下,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历史上首次会晤,发表会晤文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一)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前提)
2、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3、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1)参加
(2)成就4、影响(二)、推进新型区域合作1、基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开展多边外交2、参加、召开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参加自1989年11月成立以来最高级别的会议
(2)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 2001年10月,中国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
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
共同繁荣”。
2003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1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部分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
2005年11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
多样性文明,谋求共同发展3、建立上海合作组织(1996年4月“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6月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性质的“上海合作组织”) 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首次元首会议在上海举行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国总理 意义 ①丰富了有中俄创始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的国家关系。
②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③对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小结]背景——外交策略———外交成就——评价世界形势趋向缓和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和平与发展的论断 不结盟对外开放活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作用越来越突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定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50年代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以来“三大方针”四项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重返联合国
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不结盟
千年首脑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握手。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图1新中国初毛泽东与斯大林握手图20世纪70年代‘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图三2000年9月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1)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怎样?(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图三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状况怎样?“一边倒”。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有利于新生的人民政权巩固。中美关系开始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一超多强;出现多极化趋势。古人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高一新生,初来乍到的你,如何与来自各地,性格各异的同学相处呢? 友情提示:
1、多交朋友,少树敌 2、求同存异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和平共处学以致用本节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