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运动和力选择题专项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山东潍坊·八年级期中)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2.(2021·山东·石莱镇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情况是( )
A.竖直下落,速度越来越快 B.保持静止
C.继续向右摆动,速度越来越慢 D.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3.(2021·山东枣庄·八年级期中)如图是特奥会乒乓球混双赛中香港选手高抛发球的情景,当球竖直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若它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球将( )
A.竖直下落 B.匀速竖直上升 C.静止不动 D.加速上升
4.(2021·山东枣庄·八年级期中)一颗正在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
B.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C.立刻停在空中
D.立刻向下加速运动
5.(2021·山东·石莱镇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下列所示的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
A.跳远运动员助跑
B.用力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C.司机开车系安全带
D.利用盛水容器,泼水浇菜
6.(2021·山东临沂·八年级期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所有力的作用,物体一定会慢慢停下
C.该定律由斜面小车探究实验直接得出
D.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
7.(2021·山东淄博·八年级期中)下列物体的运动可以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缓慢进站的火车
B.站在商场运行的自动扶梯上的乘客
C.空中下落的雨滴
D.绕赤道上空匀速转动的“北斗”同步卫星
8.(2021·山东·石莱镇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根据实验事实和合理理的理论推理来揭示自然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释放一个小车,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并做出合理的推理,小明同学给出了如下的一些表述:
① 在木板表面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较长
② 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乎面上,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 拠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很长
④ 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较短
⑤ 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很短
为揭示小车以一定的速度在水平面滑行的规律,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A.事实①④⑤,推论②③ B.事实⑤④①,推论③②
C.事实①②③,推论④⑤ D.事实①③②,推论⑤④
9.(2021·山东枣庄·八年级期中)自2020年7月1日开始,淮安市“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从动员教育阶段进入集中整治阶段,倡导大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下列交通提示语中,不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珍爱生命,远离酒驾 B.系安全带,平安出行
C.车辆起步,站稳扶好 D.保持车距,安全驾驶
10.(2021·山东临沂·八年级期中)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D.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11.(2021·山东枣庄·八年级期中)图所示的受力示意图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 B.
C. D.
12.(2021·山东临沂·八年级期中)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分别为F1=3N、F2=5N,并且这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则F1与F2的合力( )
A.一定是8N B.一定是2N
C.可能是3N或5N D.可能是2N或8N
13.(2021·山东枣庄·八年级期中)针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小军进行了下列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文具盒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桌面压力的作用
B.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因为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不具有惯性
14.(2021·山东菏泽·八年级期中)如图各选项中的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的是( )
A.静立枝头的鸟
B.加速升空的火箭
C.匀速行驶的汽车
D.匀速下降的降落伞
15.(2021·山东枣庄·八年级期中)图是一只猴子在竹杆上玩耍的情景,猴子双手握住竖直竹杆匀速下滑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F向下,F=mg B.摩擦力F向上,F<mg
C.摩擦力F向上,F=mg D.摩擦力F向下,F>mg
16.(2021·山东临沂·八年级期中)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关于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时受力平衡
B.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
C.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冰球运动员向后蹬冰面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7.(2021·山东德州·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时,与运动员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
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 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
18.(2021·山东·石莱镇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小丽用力F把一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现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对小丽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19.(2021·山东潍坊·八年级期中)下列受力分析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静止在墙角处的小球受的力
B.空中运动的足球受的力
C.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的力
D.压在墙上静止的木块受的力
20.(2021·山东临沂·八年级期中)“幸得有你,山河无恙。千里驰援,勇士凯旋”,临沂市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完成任务回到临沂,他们受到家乡人最高规格的迎接。客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客车所受的重力与客车对路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客车行驶过程中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客车是静止的
C.客车刹车后还要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客车对公路的压力与公路对客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21.(2021·山东烟台·八年级期中)留心周围的生活情景,你会时刻从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无穷魅力.下列关于力和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老师推桌子没有推动,这是因为人推桌子的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B.跳远的同学在起跳时,用力蹬地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同学们投出去的实心球因为受到惯性仍然会向前运动
D.数学老师在走动的过程中,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22.(2021·山东枣庄·八年级期中)练习移动射击时,竖直安装并固定一圆形靶,靶的水平和竖起直径将靶面分成四个区域,如图所示,当水平向右平行于靶面运动的汽车经过靶时,车上的运动员枪口对准靶心并立即射击,子弹可能落在( )
A.Ⅰ区 B.Ⅱ区 C.Ⅲ区 D.Ⅳ区
23.(2021·山东德州·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戴上橡胶手套拧开瓶盖
B. 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
C. 磁悬浮列车行驶时不接触铁轨
D. 手表旋钮上有凹凸的花纹
24.(2021·山东烟台·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t=1 s时,和t=3 s时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2 N 6N B.2 N 4 N C.0 N 4 N D.0 N 0 N
25.(2021·山东菏泽·八年级期中)下列四幅图呈现的是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设计的几种实验方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甲、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B.通过乙、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C.通过乙、丙对比,可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D.通过乙、丁对比,可探究接触面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26.(2021·山东·石莱镇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④教室的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门就不易被风吹开,其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27.(2021·山东枣庄·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28.(2021·山东菏泽·八年级期中)如图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关于共享单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车架用密度大的材料做成可减小其质量
B.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为了减小摩擦力
C.用力捏刹车把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D.轮胎表面凹凸的条纹可以减小摩擦力
二、多选题
29.(2021·山东潍坊·八年级期中)冰壶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冰壶比赛正在进行。在冰壶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壶对冰面的压力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冰壶离开手后减速滑行,惯性不变
C.冰壶减速滑行过程中,其受力平衡
D.运动员在冰壶运动路线上的某些区域用刷子快速刷冰,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30.(2021·山东聊城·八年级期中)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自行车的轮胎有凹槽 B.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C.拧瓶盖时垫上毛巾 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错误观点,后来伽利略提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他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即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再后来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基础上,又总结出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②①③,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解析】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有一定的速度,且此时运动方向是水平向右的,则当所有力同时消失时,小球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小球将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C
【解析】
当球竖直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若它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球将保持静止状态,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解析】
此题考查了我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只要判断出小球在外力消失前的状态,那么在外力消失后,它仍会保持这一状态。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力时,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由于子弹在竖直向上飞行,所以当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故选B。
5.C
【解析】
A.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自身的惯性,从而会跳得更远,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拍打衣服时,衣服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于是与衣服脱离,利用了灰尘的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C.司机开车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向前倾而造成伤害,属于防止惯性带来不利影响,故C符合题意;
D.利用盛水容器,泼水浇菜,将水从容器中泼出,是利用了水的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解析】
A.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其一定是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故A正确;
B.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外力作用,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受到阻力才会慢慢停下来,故B错误;
C.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故C错误;
D.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依靠力来维持,故D错误;
7.B
【解析】
A.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乘客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空中下落的雨滴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方向在不断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解析】
由题中的表述可知,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①④⑤,由推理得出的结论是②③;该实验的思路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控制小车到达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然后逐步减小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进而推测出平面较光滑和绝对光滑时,小车的滑行情况,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根据这个思路可知,实验操作(事实)的排序为⑤④①;推论的排序为③②,所以排列次序正确的是B。
故选B。
9.A
【解析】
A.人喝酒后反应就会迟钝,驾车时容易造成事故,与惯性无关,故A符合题意;
B.如果刹车时,人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向车窗冲去,故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人要系安全带,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故B不符合题意;
C.公交车启动时,人由于惯性会向后倾倒,所以提醒乘客“站稳扶好”,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故C不符合题意;
D.汽车行驶过程如果紧急刹车,汽车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所以要保持一定车距,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解析】
A.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速度等因素无关,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故A错误;
B.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因为乘客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停止用力奔跑,但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所以不能马上停下来,故C正确;
D.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人的质量不变,其惯性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1.C
【解析】
二力平衡条件是: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A.图中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B.图中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C.图中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D.图中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故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12.D
【解析】
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当两力同方向时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和;当两力方向相反时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故F1与F2的合力有两种可能,可能是2N或8 N。
故选D。
13.B
【解析】
ABC.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由于静止,所以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C错误B正确;
D.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文具盒受到平衡力作用,惯性是物体属性,D错误;
故选B。
【点睛】
平衡力必须是同一物体受到的力;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无关,只与物体质量有关,是物体的属性。
14.B
【解析】
A.静立在枝头的鸟,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加速升空的火箭,速度不断增大,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匀速行驶的汽车,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匀速下降的降落伞,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C
【解析】
因为猴子沿竖直竹杆匀速下滑,所以受平衡力作用,即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摩擦力方向一定向上,且F摩擦力=G=mg,故只有C正确,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力平衡,解题的关键是先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分析受力,再根据平衡条件确定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6.D
【解析】
A.冰面光滑但依然有较小的摩擦力,冰壶做减速运动,受力不平衡;
B.匀速过弯时,速度不变,但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惯性是物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应表述为物体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D.向厚蹬,人向前运动,说明人受到向前的力,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7.A
【解析】
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所以运动员受到的是平衡力
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符合题意;
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作用在平衡木上,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符合题意;
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平衡木上,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在地球上,与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A。
18.C
【解析】
木块处于静止,在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而平衡,即重力和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外力F和墙对木块的支持力,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①小丽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A正确;②小丽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是一对平衡力;④小丽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选C.
19.D
【解析】
A.静止在墙角的球受平衡力作用,在竖直方向上球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球和竖直墙壁之间尽管相互接触,但没有发生挤压,因此球不受支持力F的作用,故A错误;
B.空中运动的足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运动方向相反的空气阻力,不知道球运动方向,所以阻力的方向不确定,故B错误;
C.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作用,且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
D.压在墙上静止的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的压力和支持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平衡,故D正确。
故选D。
20.D
【解析】
A.客车所受的重力与客车对路面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客车行驶过程中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客车刹车后还要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客车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客车对公路的压力与公路对客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21.B
【解析】
A.物理老师推桌子没有推动,此时桌子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水平方向推力与摩擦力平衡,竖直方向重力与支持力平衡,因此人推桌子的力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相等,故A选项错误;
B.跳远的同学在起跳时,地面受到同学向后的作用力,反过来地面给同学一个向前的力,体现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选项正确;
C.同学们投出去的实心球只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作用,在水平方向上由于球具有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而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C选项错误;
D.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故D选项错误.
22.D
【解析】
汽车向右平行于靶面运动,车上的运动员枪口对准靶心并立即射击,子弹射出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又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向下运动,所以子弹会射向靶面的右下方,即Ⅳ区。
故选D。
23.C
【解析】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
A.戴上橡胶手套拧开瓶盖,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B.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手和球拍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掉.不符合题意.C.磁悬浮列车的车体和轨道是同名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使列车实现悬浮,从而减小列车所受的摩擦力,提高速度.符合题意.D.手表旋钮上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故选C.
24.B
【解析】
(1)由丙图知:0 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零;则当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由乙图知:t=1s时,F=2N;
(2)由丙图知:4 6s时,物体匀速运动,由乙图知:t=5s时,F=4N;由于摩擦力与推力F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摩擦力的大小为4N;2 4s之间,物体加速运动,受力不平衡,推力大于摩擦力;但由于物体和地面没有改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即仍为4N.
25.A
【解析】
A. 甲、乙两次实验,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所以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故A正确.
B. C.乙、丙两次实验,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都改变了,触面的大小相同.既不能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也不能探究接触面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故B、C错误.
D.乙、丁两次实验中,改变了接触面的大小,但没有控制压力相同,所以不能探究接触面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故D错误.
26.B
【解析】
根据题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可知,本题考查有害摩擦与有益摩擦的区分,根据摩擦力所起到的作用分析解答.
①人走路时,使人前进的动力是地面对脚的摩擦力,为了防止人走路时摔倒,也要用到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因此鞋底与地面的摩擦是有益的摩擦.
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阻碍汽车的前进,因此这个摩擦属于有害摩擦;对前轮来说,与地面的摩擦阻碍了车子的前进,因此属于有害摩擦.
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阻碍车轮转动属于有害摩擦.
④教室的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门就不易被风吹开.因此说这两者之间的摩擦是有益的摩擦.
故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B.
27.D
【解析】
(1)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故AB说法不正确;
(2)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哪边能获胜就取决于哪边的摩擦力大,甲队获胜,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故C说法不正确;D说法正确.
故选D.
28.B
【解析】
A.共享单车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共享单车的质量越小,因此车架用密度小的材料做成可减小其质量,故A错误;
B.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为了减小摩擦,故B正确;
C.用力捏刹车把是为了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
D.轮胎表面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29.BD
【解析】
A.冰壶受到的重力和对冰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且方向相同,所以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冰壶离开手后减速滑行,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正确;
C.冰壶减速滑行过程中,不是平衡状态,受力改变,故C错误;
D.队员用冰刷刷冰面的过程中,因摩擦生热使得部分冰面熔化产生水,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了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故D正确。
故选BD。
30.ABC
【解析】
ABC.自行车的轮胎有凹槽、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拧瓶盖时垫上毛巾,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ABC符合题意;
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