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关雎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关雎》所表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诗歌的反复吟唱所表现出的情感。
2.比兴手法的运用。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称 为《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的“六义”
1.三大基本内容: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 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2.三大表现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陈述)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起兴)
四、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停顿。
2.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3.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五、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窈窕( yǎo tiǎo ) 好逑( qiú )
荇菜( xìng ) 寤寐( wù mèi )
悠哉悠哉( zāi ) 芼( mào )
2.古今异义
(1)左右流之(古义:求取。今义:液体移动;流动)
(2)寤寐思服(古义:思念。今义:衣服)
3.一词多义
(1)之
在河之洲(助词,相当于“的”)
左右采之(代词,指荇菜)
钟鼓乐之(代词,她,指伊人)
六、精读课文,把握文章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明确:这首诗很短很完整,写主人公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
2.能统领全诗、对全诗起关键作用的词句是什么?
明确:在结构上统领全诗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能突出主旨是全篇中心的一个字是: 求 。
3.这首诗歌为我们描写了些什么样的景物?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明确: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关关鸣叫的雎鸠,碧水悠悠的河流,芳草萋萋的河洲,还有参差的荇菜;
描写的人物有美丽的采荇女,多情的君子;
产生的效果是有景物,有人物,有故事,有画面,有情感,交织融合,意境优美。
4.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
明确:爱慕与喜悦【河边邂逅,一见钟情(前四句)】→相思与失望【朝思暮想,辗转反侧(中八句)】→幻想与愉悦【琴瑟钟鼓,幻想迎娶(后八句)】
5.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①从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以看出,君子初见淑女时,心中充满着喜悦和爱慕的情感。
②从诗中的“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可以看出,君子追求淑女时,特别是“求之不得”时,内心焦虑、苦闷、失望的情感。
③从诗中的“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可以看出,睡梦中、向往中,出现了和淑女相亲相爱的愉悦情景,此时此刻,君子的内心陶醉和幸福的情感。
④全诗表达的是一种真挚、直率、纯洁、质朴、美好的爱情。
七、艺术特色——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1.兴——首章以雎鸟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次章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末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正是运用了兴的手法,诗歌将人物内心的感情较好地揭示出来了。
2.比——兴经常和比结合使用,在兴的同时,又有比。所谓“比”,简单地说,就是比喻。(多媒体显示)我们刚才分析“兴”时,同时就有“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有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比喻淑女的难求。
3.赋——所谓“赋”,是铺陈其事,就是叙述和描写。这首诗也大量的用了赋这种表现手法。全诗写爱情故事就是用了“赋”。
八、赏析音韵美
1.重章叠唱——第二章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与下文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只改了一字,准确地说应该是“重章叠唱”。使诗篇回旋跌宕,造成了一唱三叹的效果,突出了诗歌的形象,取得情深味长的效果,增强了感染力。这正是民歌的一个特色。
2.偶句入韵——首句鸠”“洲”“逑”韵角中都有ou,下文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全篇三次换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
3.双声叠韵——诗歌在用词上也非常讲究,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两个韵母相同的)“参差”是双声;(两个声母相同的)“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九、本文主旨
通过写一个男子对心仪女子的思念、追求以及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爱情中的苦与乐,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课后作业
很多人的名字来源于古诗文名句,请从下面人名中任选一个,写出连续的两句古诗文。
程千帆 马致远 王若飞 冰心
例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屠呦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程千帆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马致远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王若飞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
(任选其一即可)
解析:由示例可知,姓名中的名“呦呦”涉及古诗词,是关键的提示信息。因此,根据备选姓名中“千帆”“致远”“若飞”“冰心”等关键词的提示,调动积累默写即可。注意正确书写,不添字,不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