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康熙
年间
隋朝
三国
元朝
清朝初年
1895
1945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炀帝派人到达琉求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设台湾行省,加强东南海防
1885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追根朔源:根据年代尺说说有关台湾的史实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问题的由来
①内战遗留问题: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盘踞台湾,台湾与大陆又被人为地分离了。
②反华势力介入: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政府解放台湾。
③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国民党军队逃往台湾
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祖国统一大业问题
不同点:港澳问题是历史遗留的主权问题,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是外交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纯属内政问题,与他国无关。
新中国成立后对台政策、方针的变化 时间 领导人 政策 两岸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
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1995年
2005年-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武装解放台湾
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八项主张
胡锦涛
习近平
《反分裂国家法》
军事冲突隔绝往来
打破隔绝
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结合课文,谈谈党和政府对台湾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同日,国防部长徐向前发表声明,宣布从即日起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意义:两岸40年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总长:168.8公里
总长:122.2公里
1988年第一个返乡团回家了
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海峡两岸,浅浅的海峡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中国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商、通航(三通),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四流)等。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走向缓和
打破隔绝
建立两会
达成共识
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政治对话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即“九二共识”)。
意义: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历史性一步。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双方就两岸经济合作、两岸科技文化交流、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会务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1993年,两会举行“汪辜会谈”
汪辜会谈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破冰之旅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 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八项主张
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意义: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国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
二、对于台湾同胞同外国发展民间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
持异议。
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五、大力发展两岸关系经济交流与合作。
六、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优良传统。
七、台湾同胞都是中国人,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生活方式。
八、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合身份前来访问,中央政府
领导人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政治会谈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
跨越66年的世纪之握
内容
影响
时间
地点
2015年
新加坡
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1987年,调整“三不”政策——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
1990年,成立海基会(台)
1991年,成立海协会(大陆)
1992,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口头表述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993年,汪辜会谈,加强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胡锦涛会见连战
——时隔60年两党握手
习近平会见马英九
——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原因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
表现
①1987年,台湾当局放宽居民赴大陆探亲限制。
②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
③2008年,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④2008年,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
经济合作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文化交流
民间交往
寻亲70载 姐弟终相见
台湾老兵魂归故里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强大的综合国力-根本保证
自古是中国的一部分---历史依据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保障
港澳回归--榜样借鉴
两岸密切往来 人心所向
国际反华势力
台独势力
《反国家分裂法》---法律保障
解决台湾问题存在的阻碍和有利因素分别是什么?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019年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主席《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讲话
海峡两岸的交往
台湾问题的由来
各时期的对台政策、方针
两岸关系缓和、发展的表现
两岸各领域密切交流
两岸必将实现和平统一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