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5.1《阿Q正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5.1《阿Q正传》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5 13:3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Q正传》
教学目标:
了解鲁迅先生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背景下致力于“改造国民性”的思想。
品味个性化的语言(幽默、诙谐、反语、夸张、大词小用等)以及艺术手法(用喜剧的外衣,包裹着一个悲剧性的故事)的使用。
分析小说主要人物阿Q的艺术形象。认识作品所揭示的国民性弱点及阿Q形象的当代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阿Q”已成了一个常用名词,“阿Q精神”也成了我们自嘲或讽刺他人的用语。《阿Q正传》究竟有什么深远意义?阿Q到底是怎样一个形象?阿Q精神包括哪些内容?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知人论世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华盖集》、《而已集》 等 。
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资产阶级把有强烈革命要求的农民拒之门外。因此,广大农民在革命之后,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承受着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和精神上的奴役。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的政策,利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统治者的“精神胜利法”和对人民进行的封建麻醉教育,正是造成劳动人民不觉醒的精神状态的麻醉剂。这种麻醉剂只能使劳动人民忘却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我作此篇,实不以滑稽为目的:
一:“画出沉默国民的灵魂”,“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 ,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预习检测——读准字音
土谷祠(cí) 舂米(chōnɡ) 虫豸(zhì)
根柢(dǐ) 癞疮疤(chuānɡ) 小觑(qù)
敌忾(kài) 下箸(zhù) 托庇(bì)
醉醺醺(xūn) 口讷(nè)
任务一:走进阿Q
根据小说提供的信息,结合所看的电影,整理出一份“阿Q个人档案”。
活动二:
听其言,观其行,是了解一个人个性特征的基本途径,而一个人的言行又集中体现在他的人际交往上,课文中写阿Q动手打人或被人打共有五次。请把这五次找出来,归纳阿Q的性格特征。
阿Q的双重人格
学者林兴宅概括阿Q的十大性格特征
1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 2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
3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 4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
5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 6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
7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 8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
9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 10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
2、阿Q在这些战斗中从来没有赢过,但有一次例外,是哪一次?为什么酒店里的人是“九分得意”?反映了阿Q什么特点?
欺负小尼姑
原因:晦气,迁怒
特点:欺凌弱小
九分:他们只是一个看客,没有亲自动手调戏小尼姑,因此不过瘾,所以比阿Q少一份得意
活动三:
面对现实中的挑衅和欺凌,阿Q是怎样处理的?
第一招:语言反驳;
第二招:行动冲突;
第三招: 精神胜利。
面对挑衅,阿Q会为了维护自尊而在语言上反驳,例如“你还不配”,“谁认便骂谁”等,这些都可以看出阿Q的反抗意识,当反抗受到欺压,就会产生行为冲突,也就是打架,打架的结果通常都是以瘦弱的阿Q失败告终,在现实中失败之后,阿Q采取的不是继续抗争,而是逃避现实,在精神上实现自欺欺人的“胜利”
活动四:
根据以上的总结,请给“精神胜利法”下一个定义,并总结精神胜利法的特点。并探究其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
精神胜利法:是对于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譬自解的方法,在想象中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
原因:
闭塞保守的地理环境:未庄是一个面积不大离城市较远的小村庄,这里的人长期生活在小国寡民、自给自足的环境中,稍有满足便夜郎自大,盲目排外;
愚昧麻木的社会环境:在未庄,赵太爷之流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甚至可以决定人的姓氏,普通群众和下层穷苦百姓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满脑子封建节烈思想。饱受欺凌而又互相争斗。
3.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贫苦农民长期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精神上受毒害,人格上受侮辱。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是阿Q性格和悲剧产生的土壤。
活动五: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1.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
《阿Q正传(节选)》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用喜剧的外套包装一个悲剧性的故事。阿Q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他的下场令人同情,令人感叹,但这一切又是通过阿Q在日常生活中富有喜剧性的事件表现出来的。所以读《阿Q正传(节选)》时,人们往往被阿Q可笑的言行逗得忍俊不禁,可是掩卷沉思,又不免悲从中来,为阿Q的不幸遭遇唏嘘叹息,也对残暴的统治者切齿痛骂。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在小说里相互交织、融合,构成了这篇小说最大 的艺术特色。
2、犀利的幽默和讽刺。小说运用杂文式的笔法,处处使用幽默、尖锐、诙谐的语言进行议论、讽刺、挖苦、调侃。
古词新用、庄词谐用:擎起右手、蒙赵太爷打他嘴巴、君子动口不动手、深恶而痛绝之
大词小用:怒目主义、大失体统、赏鉴家
褒词贬用(反语):勋业、武勇
仿词:十分得意、九分得意、深闺浅闺
主题归纳
通过对阿Q的语言、心理、行为等的描写,刻画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反映了当时国民普遍存在的病态心理,深刻地揭示了国民劣根性,意在“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暴露国民的弱点”,揭露当时的病态社会,“引起疗救的注意”。
小组讨论:
阿Q正传里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请以“说不尽的阿Q”为题目,写一则200—300字左右的人物分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