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压强 课件+练习+素材(43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1压强 课件+练习+素材(43页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6 14:33:15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第9章 第1节
压强
人教版 · 物理 · 八年级(下)
学习目标-新知导入-新知探究-课堂小结-课堂达标
1.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及单位,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难点】形成压强的概念,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 习 目 标
图片所示的是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在雪地的情景。一个没有陷入雪里,一个陷入了雪里。
导 入 新 课
为什么体重相差不多的人在同一雪地里陷入雪中的情况不同?
思 考
……?
……?
导 入 新 课
F
木块重为G,求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并做出压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 压力
1
探 究 新 知
F
F
探 究 新 知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1.概 念:
2.作用点:
在所压表面上。
3.方 向:
垂直并指向受压表面。
探 究 新 知
压力不是重力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力的方向 力的大小
压力
重力
地球
某物体
某物体
接触面
可以是任何方向
竖直向下
一般和重力大小无关
G=mg
4.压力大小
等于重力大小吗?
探 究 新 知
压力的大小和重力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
G
F压 = G
F压≠ G
F压与G无关
G
F压
F压
G
F压
注意
探 究 新 知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压力就是重力
B.压力不是重力,但其大小一定与重力相等
C.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指向受力物体
D.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1.C 压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压力的大小不一定与重力相等.压力的方向总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受力物体.故选C.
典型例题
答案
2.[2020河北衡水中学期中]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2.D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茶杯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茶杯.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不相同,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但两者的大小相等,故A错误.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茶杯对桌面施加了一个作用,故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故B错误.当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由于桌面对茶杯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使茶杯底部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从而使茶杯对桌面产生了向下的弹力,即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故D正确,C错误.
典型例题
答案


受力
面积大
受力
面积小
手指受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用力后这种感觉有何变化?
与手掌接触的那部分气球的形变较小,而手指顶着的那部分形变明显。用力越大,形变越明显。
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
做一做
知识点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
探 究 新 知
对比以上事例,猜想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压力的大小
受力面积
探 究 新 知
(1)提出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
(3)实验方法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探 究 新 知
(4)实验步骤
实验一:如图甲所示,将桌面倒立后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实验二:如图乙所示,将小桌正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实验三:如图丙所示,将小桌正立后放上砝码,再将小桌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探 究 新 知
探 究 新 知
(5)分析与论证


比较甲图和乙图,海绵受到的压力相同,乙图中海绵的受力面积小,凹陷深,压力的作用效果比甲图明显。
探 究 新 知


比较乙图和丙图,海绵受力面积相同,丙图中海绵受到的压力大,凹陷深,压力的作用效果比乙图明显。
探 究 新 知
(6)实验结论
①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当压力相同时,___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
受力面积



探 究 新 知
3.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法.
(2)通过比较图甲、乙可以得出:当     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比较图    (填序号)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p'(填“>”“<”或“=”).
(5)比较图丙、丁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典型例题
3.【答案】 (1)海绵的凹陷程度 转换 (2)受力面积 (3)乙、丙 (4)= (5)受力面的材料必须相同
【解析】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实验方法叫做转换法.
(2)通过比较图甲、乙可看出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故可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一定,改变受力面积,故通过比较图乙、丙可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比较图丙与图丁可知,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由公式p=可得,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p'.
典型例题
答案
知识点 压强
3
为了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不同,人们引入了压强的概念。
压强 =
压力
受力面积
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比值定义法
p =
F
S
变形公式:
S =
F
p
F= pS
适用于所有物体间压强的计算
探 究 新 知
压强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 Pa )。
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压强的单位。
1 Pa = 1 N / m2
“1Pa”的含义: 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牛。
探 究 新 知
特别提醒!
p =
F
S
公式中的S是受力面积,它是施力物体挤压受力物体时,
两者相互接触的面积。


图甲中受力面积是S,
图乙中受力面积是S2。
探 究 新 知
4.将质量为200 g、底面积为4×10-2 m2的物理书平放在水平课桌中央,课桌面积为0.2 m2,则书对课桌的压强为(g取
10 N/kg)(  )
A.5 Pa B.10 Pa
C.50 Pa D.5 000 Pa
4.C 物理书平放在课桌上,课桌受到物理书施加的压力,大小等于物理书的重力,受力面积为物理书和课桌的接触面积,即物理书的底面积,所以物理书对课桌的压强p==50 Pa.
典型例题
答案
5.如图所示为小莉在水平地面上玩滑板时的情景.她的滑板重40 N,单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 cm2,当体重为440 N的小莉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5.解:当小莉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对地面的压力为F=G1+G2=40 N+440 N=480 N,
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S=2 cm2×4=8 cm2=8×10-4 m2,
所以滑板对地面的压强p==6×105 Pa.
(1)试题中受力面积的大小等于各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和.
(2)压强计算公式中面积的单位是m2.
易错提醒
典型例题
答案
拖拉机在泥泞的田里工作,为了不陷进土里,我们用了什么办法减小它对地面的压强?
类似的事例你还知道哪些?
坦克的履带
铁轨下铺枕木
知识点 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4
探 究 新 知
宽大的书包带
重型卡车装有很多车轮
探 究 新 知
1.增大压强的方法
受力面积S一定时,增大压力F
压力F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S
增大压力F ,减小受力面积S
p=
F
S
p=
F
S
p=
F
S
用细线切割皮蛋
压路机的圆筒质量大
木桩底部削尖、用大力气,容易打入地里
探 究 新 知
2.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力F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S一定时,减小压力F
p=
F
S
p=
F
S
p=
F
S
增大受力面积S,减小压力F
书包带宽,背起来舒服
从书包中取出一些书背起来舒服
高层建筑地基宽厚,且用空心砖代替实心砖
探 究 新 知
坦克的两条履带
3.压强的应用
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
探 究 新 知
菜刀的刃
很锋利
减少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探 究 新 知
动物减小压强的方法
探 究 新 知
6. [多选]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带做得较宽
B.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
C.安全锤的敲击端做成锥形
D.石磨的磨盘做得很重
6.CD 书包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安全锤的敲击端做成锥形,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石磨的磨盘做得很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D符合题意.
典型例题
答案
6. [2021山东临沂兰山区期中]为了缓解长时间戴口罩的不适,小明用卫生纸垫在口罩挂耳处,可以    (填“增大”或“减小”)口罩绳对耳部的压强.
6.【答案】 减小
【解析】 用卫生纸垫在口罩挂耳处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口罩绳对耳部的压强的.
典型例题
答案
1.压力:
2. 压强
定义:
公式:
单位:
帕斯卡(N/m2),简称帕,用符号Pa表示。
1Pa=1N/m2
p=
F
S
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
(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课堂总结
增大压强
F一定时,减小S
F一定时,增大S
S一定时,增大F
减小S 、同时增大F
S一定时,减小F
增大S、同时减小F
减小压强
压强公式及变形公式
压强
课堂总结
1.物体M的重力为G,它在力F的作用下分别静止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则对接触面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三者一样大
1.B 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受力面积S相同,但压力不同,甲中压力为F甲=F;乙中压力为F乙=F+G;丙中压力为F丙=F-G.根据p=可知,对接触面压强最大的是乙.
答案
课 堂 练 习
2. 如图所示,几块质量相同的砖以四种方式放置在地面上,地面所受的压强最大的是(  )
2.D 四种放置方法中,对地面的压力均等于自身的重力,则压力是相等的,由题图可知,D中受力面积最小,根据p=可知,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答案
课 堂 练 习
3.[2021广东广州中考]如图甲、乙两人在完全相同的沙滩散步,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则甲(  )
A.所受的重力较大 
B.所受的重力与乙的相等
C.对沙滩的压强较大 
D.对沙滩的压强较小
3.A 根据甲的脚印大于乙的脚印可知甲比乙重,即甲受到的重力大于乙受到的重力,故A正确,B错误;甲、乙在沙滩上留下的脚印深浅相同,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二者对沙滩的压强相等,故C、D错误.
答案
课 堂 练 习
4.[2020北京中考]如图所示,把小桌甲倒放在海绵上,其上放一个物体乙,它们静止时,物体乙的下表面和小桌甲的桌面均水平.已知小桌甲重G1,桌面面积为S1;物体乙重G2,下表面的面积为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海绵的压力就是甲受到的重力
B.乙对甲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
C.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
D.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
4.C 因为物体乙放在小桌甲上,故甲对海绵的压力等于甲和乙的重力之和,A错误;乙对甲的压力等于乙的重力,但重力和压力是不同性质的力,不能说压力就是重力,B错误;根据p=可得,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p=,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p'=,C正确,D错误.
答案
课 堂 练 习
5.[2021贵州铜仁期末]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1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 p不变, f变大
B.F、 f不变, p变大
C.F变小,p、 f变大
D.F、 f不变, p变小
5.B 因为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又因为p=,且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受力面积变小,则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变大;由于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f不变.
答案
课 堂 练 习
6.有一质地均匀的实心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把长方体沿图示的虚线方向竖直切成a、b两部分,使b的体积是a的二倍,取走a后,剩余部分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  )
A.p2=p1 B.p2C.p2>p1 D.p2=p1
6.A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长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ρhg,若把长方体沿图示的虚线方向竖直切成a、b 两部分,a、b 两部分的密度不变,高度不变,故原来长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剩余部分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答案
课 堂 练 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
【预习速填】
1.浮力的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测量:在空气中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物体的重力G.当物体浸在水中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为F,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减小值就是该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故F浮= ,
3.浮力产生的原因:如图所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 不同.
4.当液体的密度相等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 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 .
5.当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相等时,液体的 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 .
【自我检测】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蓬溪期中)某同学在水平道路上骑自行车,当车胎发生慢漏气时,车胎对地面的压强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好确定
2.(2021八下·龙口期中)如图所示,边长为0.1m、密度为的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面积为的水平桌面中央,现将竖直向上的拉力20N作用在物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N B.物体受到的重力是50N
C.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30Pa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30N
3.(2021八下·东阿期中)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滑雪板做的宽大
B.锋利的篆刻刀
C.图钉尖做的很尖
D.逃生锤的锤头很尖
4.(2021八下·遵化期中)一人在冰面上行走时,忽然发现冰面想要破裂,下列做法较为合理的是(  )
A.飞快的跑过去 B.用脚尖着地,慢慢走过去
C.立即躺下,慢慢爬过去 D.站着不动,等人来救
5.(2021八下·蓬溪期中)如图,水平面上放置了质地均匀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相同,质量相等,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为使甲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乙对水平面的压强,小海按不同方法把甲乙两物体分别切下一部分后,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下列切法可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B.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等的部分
C.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相等的部分
D.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6.(2021八下·台儿庄期中)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和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p3 B.p1<p2<p3
C.p1>p2>p3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7.(2021八下·台儿庄期中)同一个梯形铁块,第一次如图甲放置,第二次如图乙放置,则梯形铁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和压强p的大小关系是(  )
A.F甲<F乙 B.F甲=F乙 C.p甲>p乙 D.p甲=p乙
二、填空题
8.(2021八下·薛城期中)小聪站在松软的泥地上会留下两个较深的脚印,这个现象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而他站在水泥地上时则没有脚印,在这两种情况下,此人对松软泥地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人对水泥地的压强。
9.(2021八下·莒南期中)如图所示,是一台推土机,它运用了好多物理知识。宽大的履带是通过   的方法来   (选填“增大”或“减小”)对地面的压强;为了使铲刃更容易铲进坚硬的土层,则要把铲刃做的比较锋利,这是为了   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
10.(2021八下·东阿期中)2021年 3月12 日是中国的植树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让我们播种绿色的种子,收获美好的希望。如图是临清市某办事处工作人员义务植树的场景,铁楸的头做的比较尖是为了同样用力时   (选填“增大”或“减小”)对地面的压强;铁楸的木把一般都做的比较粗糙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11.(2021八下·宏伟期中)放学了,小红背着书包回家,书包带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对肩的   ,从而感觉舒服,她去给妈妈倒茶,手拿起茶壶时又想到了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   。
12.(2021八下·宏伟期中)一位同学静止的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受到    力和    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是   N;这位同学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将   ,压强     (填“不变”、“变小”、“变大”)。
13.(2021八下·抚顺期中)某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ρ=   (用m、a表示)。取6个这样的金属块,分别以如图的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   ,压强之比p甲∶p乙=   。
14.(2021八下·路北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1)若在两个正方体的左侧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的厚度,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为p甲   p乙;
(2)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为p甲′   p乙′(以上均选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
15.(2021八下·佛山月考)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可能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1)该同学为了验证“猜想一”是否正确,根据控制变量法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应该保持受力面积的大小   ,使压力的大小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2)该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甲图把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他是通过观察   来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3)比较   两图可知,当压力大小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   ;(选填“明显”或“不明显”)
(4)此实验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原因是   。
四、计算题
16.(2021八下·蓬溪期中)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A的质量为6kg,A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B与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求:
(1)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2)B的重力。
答案解析部分
【预习速填】
1.向上 2.G-F 3.液体对它的压力 4.体积大 5.密度
【自我检测】
1.【答案】B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当车胎缓慢漏气时,车胎变扁,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增大,在同样压力(车和人总重不变)的情况下,车胎对地面的压强减小。
故答案为:B。
【分析】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2.【答案】C
【考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AB.物体受到的重力
因为物体的重力大于向上的拉力,则拉力作用在物体上后,物体将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0。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物体在这三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这三个力平衡。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则物体对桌面压力也为30N,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力的大小,可以计算合力大小;根据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 计算压强。
3.【答案】A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人们用滑雪板滑雪,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A符合题意;
B.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B不符合题意;
C.图钉尖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C不符合题意;
D.汽车安全锤的锤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的大小。
4.【答案】C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跑的同时会抬起一只脚,人对冰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小,人对冰面的压强增大,人更容易落入冰中,A不符合题意;
B.用脚尖着地,人对冰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小,人对冰面的压强增大,人更容易落入冰中,B不符合题意;
C.立即躺下,慢慢爬过去,人对冰面的压力没有变化,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最大程度减小冰破裂的可能性,C符合题意;
D.站着不动,人对冰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不变,人对冰面的压强没有变化,冰会破裂,人将掉入水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答案】B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高度相同,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由柱体体积公式V=Sh知道,V甲<V乙,
又因为甲乙质量相等,由 知道,ρ甲>ρ乙.
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甲乙剩余部分质量仍相等,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总质量相等,总重力相等,对地面压力相等,由压强公式知道,当S甲<S乙
时,p甲>p乙,
A不正确.
B.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因为ρ甲>ρ乙,
由知道,切掉的部分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剩余部分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甲的总质量小于乙的总质量,甲的总重力小于乙的总重力,甲对地面压力小于乙对地面压力,而S甲<S乙,由压强公式知道,此时甲对水平面的压强可能小于乙对水平面的压强,B符合题意.
C.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因为甲乙质量相等,所以,ρ甲V甲=ρ乙V乙,ρ甲S甲h甲=ρ乙S乙h乙,
因为h甲=h乙,
所以,ρ甲S甲=ρ乙S乙,
设切掉的厚度为△h,则有ρ甲S甲△h=ρ乙S乙△h,
即切掉的部分质量相等,C不正确.
D.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剩余部分质量质量仍相等,因为ρ甲>ρ乙,由知道,所以剩余部分体积V甲'<V乙',
因为h甲=h乙,
所以,剩余部分底面积S甲'<S乙',
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总质量相等,总重力相等,对地面压力相等,根据压强公式,因为S甲'<S乙',所以p甲>p乙,D不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析出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变化情况,运用公式分析求解。
6.【答案】B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因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属于柱形固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即ρ相同,且h1<h2<h3
根据
可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1<p2<p3
故答案为:B。
【分析】对于柱形固体,其压强大小可以用来计算。
7.【答案】B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AB.因为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两次放置时,梯形铁块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压力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由图可知,,由可知,,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两次放置时物体的重力不变,受力面积不同,根据压强公式比较两者压强的大小关系。
8.【答案】形状;等于
【考点】压强;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脚对地面施加了作用力,地面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他站在两种地面上产生的现象不同,是因为两种地面的材料不能,根据压强的定义可知,他对两种地面的压强是相等的。
【分析】物理学中用压强来描述压力作用的效果,先比较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然后根据p=比较压强的关系。
9.【答案】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增大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推土机的履带做得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在对地面的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推土机的铲刃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从而容易铲进坚硬的土层。
【分析】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能增大压强。
10.【答案】增大;增大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铁楸的头做的比较尖,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从而容易铲进坚硬的土层。
铁楸的木把一般都做的比较粗糙,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分析】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11.【答案】压强;连通器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连通器原理
【解析】【解答】书包带做的较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茶壶的壶身和壶嘴上端开口,下端连通故构成了连通器。
【分析】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
12.【答案】重;支持;0;不变;变大
【考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一位同学静止的站在水平地面上必定受到重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地面给他的支持力,两个力为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0。
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他的重力,重力没变,所以压力也不变。
由可得,静止时是双脚受力,而走路时,只有一只脚受力,受力面积S减小,压力不变,因此压强p变大。
【分析】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平衡力的合力为零;人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行走时,一只脚抬起,受力面积变化,对地面的压强也会改变。
13.【答案】;1∶1;2∶3
【考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由密度公式得:;
由于,

所以=11 ;
由于,

所以=2:3
【分析】利用公式ρ=求金属块的密度;由于甲、乙两种方式都是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可得对地面的压力之比;求出受力面积关系,利用p=求对地面的压强关系。
14.【答案】(1)=
(2)>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1)若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厚度后(切去部分小于乙的边长),两个物体的高度和密度均无变化,根据
可知,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仍然相等,即p甲=p乙
(2)已知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相同,则p甲=p乙
ρ甲gh甲=ρ乙gh乙
由图知h甲>h乙
所以ρ甲<ρ乙
由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相同高度h′后(切去部分小于乙的边长),则ρ甲gh′<ρ乙gh′
而ρ甲gh甲=ρ乙gh乙
所以ρ甲g(h甲-h′)>ρ乙g(h乙-h′)
故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
【分析】由于两个物体都是规则的实心正方体物体,可利用判断出两个物体的密度大小。
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厚度后,比较剩余部分的密度和高度,根据判断出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
沿水平方向截去后,根据判断出减小压强的关系,再根据原来压强相等和减小的压强关系可得出剩余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大小关系。
15.【答案】(1)相同;不同
(2)海绵的凹陷程度
(3)乙、丙;不明显
(4)硬纸板凹陷的程度不易观察到,影响实验效果
【考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1)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2)本实验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故需要比较乙、丙两图。
由图可知,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4)根据受压材料的凹陷的程度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要求形变程度明显,因硬纸板凹陷的程度不易观察到,影响实验效果,故不易观察到,影响实验效果。
【分析】(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关系时,需要保持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大小不同;
(2)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可以反应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压力大小保持一定;
(4)较硬的物体,不容易形变,不易观察形变程度。
16.【答案】(1)解: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答: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60N、1500Pa;
(2)解:B与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为
根据可知B对地面的压力
B的重力
答:B的重力为30N。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利用F=GA=mAg得出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利用p=得出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B与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p=可知B对地面的压力F′,利用GB=F′得出B的重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