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共1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共1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5 20:4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春夜洛城闻笛》
谁 家 玉 笛 暗 飞 声,
散 入 春 风 满 洛 城。
此 夜 曲 中 闻 折 柳,
何 人 不 起 故 园 情。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
朗读诗歌,读准节奏。
体裁:
译文:
七言绝句
不知何人深夜吹笛,悠扬的笛声
乘着春风散落全城。此时许多听笛声
的游子,又有谁不会被唤起浓浓的思
乡之情!
/
/
/
/
/
/
/
/
/
/
/
/
/
作家作品
李白(701年—762年) ,字 ,号,又号
“谪仙人”。是 代伟大的 诗人,被后人誉为“ ”。与 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 与 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 》《 》《 》《 》《越女词》《 》等多首。
太白
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
诗仙
杜甫
李商隐
杜牧
大李杜
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
蜀道难
将进酒
早发白帝城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描写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但不是为写音乐
的美妙。它是为下文诗人静听笛声,听到“折
柳”勾起许多游子的思乡之情伏笔铺垫。
第二句采用夸张手法,极力渲染笛声的悠
扬、美妙动听。
直抒听到“折柳”曲后的思乡之情。
思考: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首句的画面。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忽然传来悠扬的笛声,曲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3.《春夜洛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都写夜间“闻笛”,
抒发思乡之情,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春夜洛城闻笛》运用 和 ,突出笛声的无处不在,借抒发离情别绪的《 》表达 之情。《夜上受降城闻笛》含蓄蕴藉,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 的描写之中,借夜风中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抒发 思乡之情。
①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平静夜悠扬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4.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全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②表达游子思乡之情。
想象
夸张
折杨柳
思乡
景物
征人
巩固练习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此诗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
C
2.《春夜洛城闻笛》,诗句赏析,不正确的是( )
A. 诗中“折柳”是指一种代表风俗的行为,是作者借柳枝表达思乡以及依依不舍之情。
B.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
C. “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D.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解析】A、“折柳”,即《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
A
3.理解性默写。
①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 。
②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游子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诗句: , 。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课后达标: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 、 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
“满”字运用 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 ,笛声之 , 诗人内心闻笛后的 心情。
断续
隐约
夸张
宁静
悠扬
反衬
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