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春》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作者对春天的期盼、喜爱和赞美之情;
2、 理清课文的写景思路,学习课文组织和安排材料的方法,体会构思的精巧;
3、 品味优美精彩的语言,欣赏“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美好形象,领略无限迷人的春光。
4、 从春的无限活力和“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俗语中获得启发,激励自己抓紧春光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教学设想:
1、 课文分析:《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劳动、奋发向上。本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语言准确、生动,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2、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的思路,体会构思的精巧;欣赏五幅春景图,品味优美的语言。
3、 教学难点:学会品味欣赏优美生动的语言。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最爱季节,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自然风光无限,一年四季美不胜收。那么,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季节呢?能说说理由吗?
生:说说自己最爱的季节,并谈谈喜欢的理由。
师:看来,同学们各有所爱。在中国古时候有一个孩子写了一首咏四季的诗歌,“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此诗道尽了四季生活的多彩!而这正是我们即将学习的第四单元的主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在文字中穿行,从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中,去领略四季的美丽!首先,我们要欣赏的就是四季之首——《春》!(板书)
生:将语文书翻到第十四课。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师:《春》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那么它出自谁之笔呢?大家以前听说过这个人物吗?
生:朱自清;估计学生听过,有的学生可能知道他的《荷塘月色》等。在此基础上,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朱自清的资料,强调一些基本的常识。如: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
师:优美的散文需要我们用情朗读,用心品味。所以接下来,就请大家各自将这篇散文朗读一遍,边读边欣赏作者笔下的春景!读完课文,大家觉得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怎么样?
生:各自朗读课文,估计学生到多能初步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师:春天的景色的确很美,但是要将美丽的春景描绘出来,不仅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还得需要有一支描绘美的妙笔!那么,朱自清是如何来展现春天之美的呢?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他写景的思路!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旁的【感悟品味欣赏】,借助它们的提示,你能发现作者的思路吗?
生:作者先写盼望春天的到来,然后描绘春天的一些美景,如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早人勤等,最后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在交流的基础上板书,如下:
思路:盼春(第1段):两个“盼望着”(急切);两个“了”(喜悦)
绘春(第2-7段):宏观勾勒(第2段):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春草图(第3段)
春花图(第4段)
微观描绘(第3-7段)春风图(第5段)
春雨图(第6段)
迎春图(第7段)
赞春(第8-10段)
师:从板书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紧紧扣住题目“春”,展开思路,开头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中间是美好的春景画面,最后以赞美作结。构思非常得精巧新颖!
三、朗读“盼春”,体会心情
师:《春》是一卷春的画图,是一曲春的赞歌。但是在春到来之前,作者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呢?首先,我们来欣赏课文的第一部分——盼春。请大家将课文第1段反复朗读三遍,边读边揣摩作者的感情!
生:各自朗读揣摩,把握作者的情感。
师:通过反复朗读,大家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了吗?读出了哪些情感呢?从哪里可以体会出?
生:估计学生不难感受。可以感受到作者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如作者连用了两个“盼望着”;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春天即将到来之时的喜悦之情,如“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等。板书:两个“盼望着”(急切);两个“了”(喜悦)
师:春天未来之时,作者急切地盼望;春天快来之时,作者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接下啦,我们一起来朗读第一段,争取读出这种盼春的急切和喜悦之情!
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齐读第一段,读出感受,如果一遍不行,可指导反复朗读!
四、品读“绘春”,欣赏美景
师:在作者的盼望中,春天终于降临人间了。作者尽情地欣赏这春回大地的美丽的景色,用诗一样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在作者描写这些春景图之前,还有一段文字?第几段?
生:估计学生不难发现,在写这些春景图前还有一段,即课文的第二段!
师:那么第二段写些什么呢?作者又是如何写的呢?请大家各自先将这段朗读一遍,记住,要读出感情!
生:各自朗读,体会感情,读出喜爱之情即可。然后交流段意。如:本段主要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景。先总写,然后分写“春山”、“春水”、“春日”睡醒的情态。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所选取的三个形容词的准确性、生动性。板书: 山:朗润
第2段:总: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拟人)——分 水:涨 (排比)
太阳:红
师:这段文字用拟人和排比的手法形象地告诉我们春天来了,那么这与下文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这几幅图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你觉得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
生:估计学生会认为是总分的关系,提示学生看书旁感悟,“大处落笔画春”,即宏观勾勒。而下面几幅图则各有侧重点,从小处画春,即微观描绘。这段勾勒出春景的轮廓,为下文创设了广阔的背景。
师:虽然只有两句话,简笔勾勒春景,但是其中也蕴含了作者的感情。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将第二段朗读一遍,注意要读出作者流露的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朗读第二段,注意声音的高低起伏,特别是三个排比句,声音要一层层地高扬上去!
师:春天的美景数不胜数,但是作者只选取其中的几种,进行细致地描绘。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迎春的人们,这五幅图都写得非常出色。那么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呢?接下来,请大家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读一读!尽力读出感情!
生:各自挑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读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师:我们知道,“喜欢”是有一定理由的。比如有的喜欢是因为文中的语句非常的优美,形象得描绘出景物的特点;有的喜欢是因为文中的语句富含感情,充分流露出作者的喜好;有的喜欢是因为文中的语句蕴含哲理,能够给人一种理的启示等等总之理由很多。所以接下来,老师给大家三四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利用这段时间,从自己喜欢的段落中挑选出一些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品味,并在书旁写出自己的喜欢的理由!
生:1、各自重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从中挑选出一些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教师巡回指导,品味可以从炼字炼词、修辞手法、表现方法、抒发情感等角度进行。如果学生还不能领会,可以举个例子,如: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绿绿的。”这句话在品味的时候可以抓住一些生动形象或准确的字词,如“偷偷地”“钻”“嫩嫩的”“绿绿的”;也可以抓住修辞手法,如拟人手法来进行赏析。如“偷偷地”在这里是“悄悄地、不知不觉地”的意思,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草悄悄地发芽生长的情景。“钻”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的”写出春草的质地,“绿绿的”写出春草的颜色,作者连用两个叠词,突出了春草的嫩与绿,准确地表现了春草“新”的特点。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然后进行赏析,说出喜欢的理由。文中出色的语句遍地都是,在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别概括出每幅图的描写的重点,如:
(1)春草图:着力描绘春草勃发的景象(由点到面,侧面烘托)
(2)春花图:着力写春花竞放的景象(树上—花下—遍地)
(3)春风图:描绘了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触觉、嗅觉、听觉)
(4)春雨图:描绘了雨中特有的美景
(5)迎春图:写春早人勤
师:从刚才的交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笔下,无论是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还是迎春图,都荡漾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美!美得让人眼花缭乱,美得让人心驰神往!而这种美之所以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则离不开作者美的语言。文中的语言有的准确,有的生动,有的华丽,有的清雅,充满了诗情画意!最后,请大家再一次将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读一遍,待会,我们要比一比,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最富有感情!
生:各自朗读自己的最喜欢的段落,读出感情。然后各幅图推荐或自荐一名同学参加朗读比赛,读完后请同学进行点评,并评出最佳朗读者。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五段描写春景文字中,都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就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
五、研读“赞春”,把握主旨
师:细致地描绘了无限春光后,作者再也忍不住对春天的赞美了!最后,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三部分——赞春。请同学们各自将最后三段朗读一遍,边读边思考,作者是如何赞美春天的?
生:各自朗读,并思考,不难发现,作者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组成一组排比,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师:这三个比喻句,分别将春天比作什么呢?突出了“春”的什么特点?
生:第一个比喻句,将“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突出春天“新”的特点;
第二个比喻句,将“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突出春天“美“的特点;
第三个比喻句,将“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突出春天“充满活力”的特点。
师:那么,大家觉得这一组比喻句能不能颠倒一下次序?为什么呢?
生:不能。因为这个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到“小姑年”到“青年”,是按照年龄增长的顺序的,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成长的进程。
师:用比喻和排比来赞美春天,语句形象,含义深刻,而且感情更加强烈!最后,我们再一起将“赞春”部分朗读一遍,读出作者对春天的颂扬之情!
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朗读最后一部分,读出赞美语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文中的最后一个字“去”,对比开头,一呼一应,构思严谨。
师:作者说“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前面又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从这两处的语句中,大家能不能发现,作者对我们读者有什么希望吗?
生:希望我们能够把握住美好的春光,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师:春光固然是醉人的,但是我们不能光沉湎于美丽的春光之中,而应珍惜春光,努力工作!这正是朱自清在赞春之外的写作本文的又一大主旨!
六、总结课堂,背诵散文
师: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春》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请大家做好记录!
生:听教师总结,或者自己尝试着总结概括。
师: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这样的文章,不仅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还能明白一下道理。所以这样的文章,是需要我们牢牢记记,背诵出来。最后,我们再一次将这篇美文朗读一边,在朗读出熟悉、记忆!
生:全班齐读课文,争取背诵课文。
《春》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1、出处: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2、体裁:散文。
3、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
二、词汇积累
1、易读错的字
嗡嗡( ) 散( )在 酝( )酿( ) 应和( ) 黄晕( ) 披蓑( ) 抖擞( )
2、易写错的字
踢球 软绵绵 眨眼 笛声 戴着笠
3、常用词语
盼望 欣欣然 朗润 软绵绵 润湿 酝酿 呼朋引伴 卖弄 清脆 应和 黄晕 撑 抖擞 花枝招展 胳膊
三、成语运用
1、花枝招展:
2、呼朋引伴:
3、一年之计在于春:
4、家家户户:
四、背诵抄写(全文)
育星教育网 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