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戏剧鉴赏导学案
主要人物 人物关系 面临的主要矛盾 性格特征
窦娥 蔡婆婆母子、张驴儿、州官桃杌、窦天章 1.社会冲突:封建经济的剥削、封建统治势力的压迫。2.道德冲突:蔡婆劝嫁、张驴儿逼婚。3.意志冲突:不安于现状、不相信鬼神。 善良温顺、 刚强不屈
鲁侍萍 周朴园、蘩漪、鲁大海、周萍、四凤 1.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2.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冲突。 自尊、善良、要强
哈姆莱特 奥菲利娅、王后、罗森格兰兹、克劳狄斯、吉尔登斯吞 1.高贵的理想与人性堕落、良知泯灭的黑暗现实的矛盾。2.渴望复仇与隐忍犹豫的矛盾。 忧郁、多疑、机制、勇敢
《窦娥冤》
1.本文的情节结构
序幕:窦娥抵债、窦天章应试 开端:父子强住蔡家、窦娥据理抗婚
发展:药死亲爹、嫁祸窦娥 高潮:贪官滥施刑罚,窦娥含冤死去
2.本文的主旨
《窦娥冤》通过主人公窦娥无辜被杀的冤狱,愤怒地控诉了元代社会冤狱横生的残酷现实,同时也通过窦娥从屈从于命运走向觉醒最终奋起抗争的过程,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元朝统治的不满和反抗。
3.为窦娥制作一张简要的年谱。
3岁:丧母 7岁:父女分离17岁:与夫成亲 约18岁:遭遇丧夫打击 20岁:被流氓欺压,遭遇贪官污吏屈打成招,被处决。小结:由此可见,窦娥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
4.通过人物对白,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术和戏剧效果。
明确: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可以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充分为剧情和人物性格服务。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
5.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6.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 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
明确:窦娥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有:①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矛盾冲突:第①点,反映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第②点,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
【课外知识】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朴《墙头马上》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梧桐雨》 纪君祥《赵氏孤儿》
《哈姆莱特》
1.背景资料: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未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2.整体把握情节 节选部分可分为三部分
①:哈姆莱特讲述逃回丹麦的经过。 ②:奥斯里克诱骗哈姆莱特比剑。 ③: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决斗。
3.理清剧中人物关系
哈姆莱特:丹麦王子 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叔叔,现任丹麦国王 鬼魂:哈姆莱特父亲死后化成的鬼魂,前任丹麦国王
王后:哈姆莱特母亲 波洛涅斯:御前大臣 奥菲莉亚:波洛涅斯女儿,哈姆莱特女朋友 奥斯里克:宫廷大臣
雷欧提斯:波罗涅斯儿子,奥菲莉亚哥哥 霍拉旭:哈姆莱特大学同学、朋友
4. 《哈姆莱特》的主要情节就是复仇,仇人是谁?为什么要复仇?
明确:仇人是他的叔父,现任丹麦国王克劳狄斯。因为克劳狄斯杀害了自己的哥哥也就是哈姆莱特的父亲,娶了自己的嫂子也就是哈姆莱特的母亲,篡夺了本应是属于哈姆莱特的王位。
5.全剧的主要冲突是什么?这些冲突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冲突有:A.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因无法沟通而产生的矛盾冲突。B.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冲突。C.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矛盾冲突。D.哈姆莱特与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之间的矛盾冲突。
全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进行的。课文节选的这场戏,也将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放在主要冲突的位置上。戏中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生误解后的冲突,及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都是围绕这一主要冲突展开的。
6.哈姆莱特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从语言上看,他善良,又敢于批评,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从情节上看,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复仇是生存的目的,是一个英雄。从冲突上看,他聪明机智。总之,哈姆莱特是一个冷静而理智,具有坚定信念,富有责任心,敢爱敢恨,有勇有谋的热血青年。
7.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吗?
明确: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他与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宫廷集团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与社会恶势力之间的斗争,这是萌芽状态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同时,他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本身具有局限性,只想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改造社会的巨大任务,以及他本人在个性上善于思考而不善于行动的弱点。这也是他导致悲剧的重要原因。
【全文总结】
“《哈姆莱特》是戏剧诗人之王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光辉的钻石。”在哈姆莱特这个形象中,莎士比亚体现了他所处时代最优秀的进步的人类特点。哈姆莱特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文语言者的典型形象,他经受了人间最大的痛苦和最悲惨的命运,这一切不只是他个人的不幸,而是不合理的社会造成他不合理的人生。于是他决心“重整乾坤”,最后他与敌人同归于尽,家庭、爱情随之毁灭。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与邪恶黑暗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哈姆莱特的悲剧是对人类生活和悲剧命运的高度概括。
《雷雨》
主要人物 性格特征
周朴园 虚伪、自私、冷酷、强硬、老谋深算
鲁侍萍 善良、刚强、自尊、清醒
鲁大海 幼稚、不成熟、坚定、不屈服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
(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的文学特色:①适合舞台表演;②要有戏剧冲突;③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5)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6)戏剧人物鉴赏方法:①把握戏剧冲突;②揣摩人物语言;③探究舞台说明。
巩固练习
1.(2020·山东·高考模拟)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他们的一些优秀作品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的日臻成熟。
②剧坛上除田汉、洪深、欧阳予倩、丁西林等,又涌现出曹禺、夏衍、于伶等著名剧作家。
③曹禺1934年发表了震动剧坛的《雷雨》,翌年又创作了《日出》。
④这个阶段戏剧创作队伍更加扩大,作品质量普遍提高。
⑤曹禺这两个剧本和不久后完成的《原野》,不仅显示了剧作家向更深的社会题材开掘的努力,也标志着中国话剧创作新阶段的到来。
⑥通过家庭的悲剧或社会的悲剧,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上透视了旧中国上层社会的腐朽与罪恶,下层人民的痛苦与悲惨。
A.③⑤⑥④②① B.④②①③⑥⑤ C.⑤②①④③⑥ D.④②③①⑤⑥
2.(2019-2020·浙江·期中试卷) 下列破折号的作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周朴园:你﹣﹣你贵姓?(表示声音延长)
B.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表示语气断断续续)
C.周朴园: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表示解释说明)
D.周朴园: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表示解释说明)
3.(2019-2020·福建·同步练习)阅读《雷雨》第一幕中的一个片断,回答各题。(15分)
周朴园 (向四凤)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边倒药。
周 冲 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大那里去。
蘩 漪 (忍顺地)好,先放在这儿。
四凤放下药碗。
周朴园 (①)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蘩 漪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②)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蘩 漪 (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 冲 (反抗地)爸!
周朴园 (③)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 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 你说什么?
周 萍 (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爸爸的话吧。爸爸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 冲 (含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爸的气是不会消的。
蘩 漪 (恳求地)留着我晚上喝不成吗?
周朴园 (④)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蘩 漪 (望望周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又放下)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 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 萍 (走至蘩漪,向周朴园,求恕地)爸爸!
周朴园 (高声)跪下!
周萍望着蘩漪,蘩漪泪痕满面,周冲气得发抖。
周朴园 叫你跪下。(周萍正要下跪)
蘩 漪 (望着周萍,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喝了两口,眼泪又涌出来,望一望周朴园峻厉的眼光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
(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1)文中①~④处是舞台说明,选出依次填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忽然严厉地怒视冷峻地不高兴地
B.不高兴地忽然严厉地怒视冷峻地
C.怒视不高兴地忽然严厉地冷峻地
D.冷峻地怒视不高兴地忽然严厉地
(2)结合舞台说明,谈谈蘩漪的心理变化过程。
(3)“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这句台词有什么深层含意?
(4)简析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戏剧是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脚本,又称剧本,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通常所说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
戏剧欣赏,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弄清冲突是怎样形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比如《雷雨》第二幕中涉及多处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家庭内部的矛盾,实际上是阶级之间的矛盾。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冲突实为下层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实为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既是社会矛盾的反映,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
戏剧欣赏,其次要把握戏剧语言。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布景、环境、人物的动作及心理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第一,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第二,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内心活动),像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外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是内部动作。第三,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好的潜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比如《雷雨》中,鲁侍萍听周朴园“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时候,虽然顺着他的话语说“哦,好地方”,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
戏剧欣赏,还要欣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第一,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第二,要揣摩人物的语言;第三,要随着剧情的发展,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因为人物形象是在戏剧冲突的发展中通过戏剧语言来刻画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为人物性格所决定,同时又是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的。因此,要完整地了解一个人物形象,还要弄清在冲突的发展过程中,这个人物形象有无变化,以及有哪些变化。
(1)根据文意,下列对“戏剧”与“戏剧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戏剧文学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是在戏剧冲突的发展中通过戏剧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
B.戏剧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之类的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表现社会生活。
C.戏剧文学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脚本。
D.我们所要进行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欣赏内容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等。
(2)根据文意,下列对“戏剧语言”的分析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物语言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这样的语言可以用来表现戏剧冲突,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B.戏剧中的潜台词,一般是用较少的语言来表达较为丰富的内容,能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
C.《雷雨》中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内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是外部动作。
D.剧作家主要通过舞台说明来塑造人物性格,展现戏剧的情节,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欣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其次要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最后还要揣摩人物的语言。
B.戏剧冲突主要有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人物自身的矛盾冲突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C.戏剧中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是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D.欣赏戏剧,了解戏剧冲突尤为重要,包括冲突形成的原因与发展的过程、冲突的性质,从而完整把握剧本的情节。
戏剧鉴赏导学案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1.B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这是一项综合训练能力,可以训练我们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很多题目都有十分明朗的线索或表明顺序的提示,只要我们找到其中的规律,就一定能化难为易。看到题目,首先要反复阅读,不要急于求成。只有在读懂的情况下才可以弄明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先考虑一下几个句子重点写了什么事,有哪些步骤等,只有这样仔细阅读才可以找到句子排列的顺序,找到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句子的排列顺序。
2.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时,据破折号的用法分析判断即可。
3.
(1)B
(2)“忍顺”﹣﹣消极反抗,“声颤”“恳求”﹣﹣不屈服淫威,内心激烈挣扎;“忽然”“拿起又放下”﹣﹣充满愤恨,无奈。
(3)我在家是说一不二的,你必须听我的。要不我不仅让你的孩子劝你,我还会收拾你的孩子,你会看在孩子的面上给我喝下去的。
(4)周朴园是一个十足的封建家长,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身份,说一不二的地位,上下尊重的秩序,不惜用威逼手段使妻子就范,让儿子下跪。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舞台说明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的变化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信息进行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即可。
(3)本题考查学分析潜台词基本能力。所谓“潜台词”,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或者说,潜台词就是“话中话所含有的意思”。
(4)本题考查学生考查人物的形象的基本能力。考生可以按照小说阅读中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来解答本题。
4.A B A
【解答】
(1)A项,偷换概念,“戏剧文学”应改为“戏剧”。原文说的是“戏剧是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2)A项,“人物语言……戏剧的情节”说法错误。原文表述为: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布景、环境、人物的动作及心理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C项,“内部”“外部”说法颠倒,应该把这两者互调。原文表述为: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内心活动),像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外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是内部动作。
D项,“剧作家主要通过舞台说明来塑造人物性格”说法错误。原文表述为: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故选B。
(3)A项,“首先要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其次要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最后还要揣摩人物的语言”说法错误。原文表述为:戏剧欣赏,还要欣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第一,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第二,要揣摩人物的语言;第三,要随着剧情的发展,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