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奥林匹克号角》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奥林匹克号角》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3-25 18:3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音版八下第一单元《奥林匹克号角》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奥林匹克号角》,对比体验三个主题,感受其辉煌、激昂及歌唱性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2.通过聆听、演唱、画旋律线、律动等实践活动,理解和表现音乐情绪,感知音乐所描绘的意境及所表达的体育精神。
3.了解小号、圆号独有的音色特点及表现力。了解“对话”、“卡农”“复三部曲式”等乐曲常用的音乐创作手法。
二、教学内容
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三、教材简析
《奥林匹克号角》是美国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为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全曲辉煌、激昂,具有强烈的感召性和感染力,抒发与讴歌了全世界人民在奥运精神的鼓舞下是如何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同时也表现了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
乐曲为C大调,4/4拍,复三部曲式结构,乐曲内含有三个具有对比性的音乐主题。其结构为——A(号角性的主题1+歌唱性的主题2)+B段(竞争性的主题3)+A`(变化再现段)
四、教学重点
体验、感知音乐的情绪风格与表达意境。
五、教学难点
了解“对话”、“卡农”等音乐创作手法及其音乐表现力。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1.课前播放音频《我和你》。导语:刚才这首作品相信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了,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2.聆听《奥林匹克号角》第一部分音乐。导语: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带来的也是一首奥运会的主题曲,我们首先来听其中的一个小片段,你觉得这段音乐有哪些特点? 3.结合学生回答,揭题。并简单介绍奥林匹克号角的创作时间、使用场合及影响力。导语:作曲家究竟赋予这首作品怎样的魔力,使得它富有如此强烈的感召力,30多年过去了依然经久不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吧。二、新课学习(一)号角性主题赏析1.聆听音乐,一边听一边仔细辨别这段音乐所用的主奏乐器。2.再听,小号的音色是怎样的?3.用柯达伊手势学唱号角性主题前2小节。(1)出示主题,随旋律声势律动要求:熟悉手势及所代表的音高,了解表现旋律的行进方式,音乐的力度,用有弹性的声音哼唱。(2)再听音乐随音乐律动演唱。思考:小号明亮的音色,高音区密集的节奏、跳跃的旋律行进方式给你什么样的感受?4.欣赏号角性主题3—6小节。(1)听音乐说说它的节奏、速度特点。(2)从慢速到快速演唱,想象体会旋律特点。(3)聆听找出最能体现运动会拉开序幕的音符。为什么?教师范唱,并师生合作律动。 (4)听音乐,辨别这么热烈的音乐下哪样乐器四平八稳的演奏着? 请学生模仿其声音。(5)再听音乐,它出现了几次?在哪里出现?师生共同模仿演奏,并再随音乐演奏。小结:定音鼓给你的情绪体验是什么?(神圣、庄严)5.完整欣赏号角性主题(1)随音乐分角色演绎各片段。(2)总结该主题呈示——号角性主题标题(二)歌唱性主题赏析1.聆听音乐,说说音乐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别模仿圆号音色和拉弦乐器的拉奏方法,演唱该旋律体验其旋律、情绪特点。3.小结音乐特点,并点题——歌唱性号角 4.聆听“对话”部分音乐:(1)聆听,首先出现的是哪段音乐?(2)再听,标出号角性主题出现的位置?两个不同的音乐按怎样的顺序出现的?(3)对话分角色演唱(师生、生生合作)小结:对话,是和平和竞争的对话5.聆听歌唱性主题,找出小军鼓的节奏。师生模仿小军鼓节奏。“加入的小军鼓给音乐增加了怎样的感觉?”学生小结。(三)竞争性主题赏析1.导语:聆听下面这段音乐,你觉得乐器的种类是否有增加?色彩变丰富了吗?让你想象到了哪些具体的运动的场景?2.再聆听主题音乐,你觉得这段音乐有对话吗?对话的内容是否相同?3.跟琴哼唱,分角色练习卡农4.介绍“卡农”的创作手法及其表现场景。 5.再次聆听,感受小军鼓的节奏型,并模仿小军鼓节奏演奏。点题——竞争性主题。(四)学习复三部曲式结构1.导语: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了解了奥林匹克号角的号角性主题和歌唱性主题,他们构成了奥林匹克号角的第一部分音乐,竞争性主题是这首作品的第二部分的音乐,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不再对第三部分的音乐深入的解析,第三部分的音乐实际上是重复变化了第一部分的音乐发展而来的,所以整个乐曲构成了复三部曲式,接下去我们一起完整的聆听奥林匹克号角,再一次走进奥运会场感受当时那热烈的气氛、紧张的赛事。2.完整欣赏全曲,随音乐进行各主题回顾。 承上启下,活跃课堂氛围,既复习了第一课时的声乐作品《我和你》,又为新课学习铺垫音乐情境场。聆听让学生初步感知《奥林匹克号角》激昂的总体特征,为主题一的欣赏作铺垫。结合学生的体育文化基础,了解作品的背景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聆听初步熟悉音乐,找到小号明亮的音色,为演唱作准备。柯达伊手势的练习、带力度的律动练习、节奏密集部分有弹性的强力度饱满激情的演唱,是为了让学生分别了解直旋律的行进方式、节奏、力度对音乐情绪所产生的作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奥运精神。通过慢速演唱、快速演唱、律动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主题音乐的记忆,并实践体验音乐给人带来的情绪变化,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反复聆听,师生互动,在模仿与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聆听中逐层体验音符与乐器的音乐表现,引导学生对“拉开序幕”的直观想象理解。分角色聆听律动演绎,进一步体验感知音乐主题。通过模拟哼唱和演奏,引导学生在直观体验中感知音乐特点,在律动体验中加强旋律记忆帮助理解音乐。有指向性的聆听提高学生的关注点和注意力,同时从音乐符号和乐器入手,在师生互动演唱中,进一步理解和记忆音乐主题,有效解决教学难点。通过音乐“对话”、演奏乐器音色的变化,引导学生在理解中进一步感受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同时结合音乐想象提升人文内涵。生生合作,感受卡农的音乐创作手法及其音乐表现力,并再次结合小军鼓的模拟演奏强化主题,提升情感。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音乐学力,引导学生讨论回顾三段音乐主题,在形象直观中了解学习作品的曲式结构,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全曲聆听,在理解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热血沸腾的情绪。同时通过了解奥运史,了解中国的骄傲,加强学生的人文历史的学习,激发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