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众数(2)
【学习目标】
1.体会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区别;
2.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众数、中位数或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用以解释数据的集中趋势和一般水平。
【学习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1.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
2.数据29.8 30.0 30.0 30.2 44.0 30.0的平均数是 ;中位数是 ;众数是 ;其中数据30.0的权为 ;30.2的权为 .
二、自主探究
问题1: 某次数学学业测试,1组同学成绩如下
学生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分数 70 75 75 80 80 80 90 90 90 90 100 100
观察上面的数据,发现:哪个数据(分数)出现的次数最多? 。
众数的定义: 。
友情提醒:
①众数指的是 (次数,数据),常用来说明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②在实际问题中求得的众数要 (带上,不带)单位。
问题2:某次数学学业测试,2组同学成绩如下
学生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分数 80 90 80 80 40 90 100 100 90 90 80 100
观察上面的数据,发现
分数
出现次数
哪个数据(分数)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问题反思:一组数据的众数唯一吗?
问题3:求出这次测试中1、2组同学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组 2组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问题反思: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要否排序
在不在所给数据中
唯一不唯一
对照课本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所反映的侧重点的不同;体会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去尾平均数的合理性。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还存在哪些疑问吗?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何感想呢?
四、随堂训练
1. 数据8、9、9、8、10、8、10、8、10、7、9、8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2.一组数据23、27、20、18、X、20,它的中位数是21,则众数是
3.河边的牌子写着“平均深度为1.1m”,问一匹身高才1.4 m的小马,能涉水过河吗?为什么? 。
4.下列说法错误个数的是( )
①如果一组数据的众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出现次数最多的是5。②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大于其中的每一个数据③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有可能相同。④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有且只有一个。
A.1 B.2 C.3 D.4
5.数据92、96、98、100、X的众数是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6.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次,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7.小冲班上有30个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学生守则》知识竞赛,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成绩 2分 10分 78分 80分 90分
人数 1人 1人 1人(小冲) 17人 10人
(1)求出小冲班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小冲在得知成绩后,告诉妈妈说自己呈中上水平。你觉得小冲撒谎了吗?
(3)你认为哪个数能代表该班的中等水平?哪个数能代表该班的多数水平?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