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5.3 什么是几何证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5.3 什么是几何证明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27 08:1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什么是几何证明》教学设计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的推理能力逐渐由合情推理向演绎推理过度,本节课是第五章的重点,正式学习演绎推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证明格式,体会运用演绎推理证明数学结论的过程。这为以后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其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
1.理解基本事实、证明、定理的含义,掌握本节课提出的基本事实。
2.初步了解几何证明的三个步骤,通过例题了解几何证明的书写格式,感受证明的过程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依据。
能力目标:灵活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提高演绎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检验数学结论的常用方法,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重点:将文字命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证明,证明过程中规范化语言的使用。
难点:如何正确写出“已知”、 “求证”,探索证明的思路。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第一环节 合作探究
活动内容:
1. 从课本P161-165中找出基本事实(公理),证明和定理的定义,和同桌互读一遍。
2. 公理和定理的根本区别是公理不需要________得出,而是通过________ 得出。
3.下列命题不是公理的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几何证明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形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并注明依据。
5.证明过程的推理依据包括命题给出的__________________,已经学过的 _________,已经证明过的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的:让学生探讨、交流,得到正确答案。学会合作,归纳。对课本已有的定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环节 精讲点拨
活动内容:求证: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老师结合合作探究4进行讲解,并在黑板板书。
活动目的:老师进行讲解,并板书,给学生一个示范的例子。是学生明白怎样写出证明过程,并注明依据。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2的讲解。学生板演。
求证:同角的余角相等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如图已知:∠1=∠2 ∠3=80°,则∠4=______.
课本P165练习1、2
第四环节 拓展提升
在括号内填写理由。
已知:直线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交于点P和Q,AB⊥EF。
求证: CD⊥EF
证明:∵AB//CD( )
∴∠EPB=∠PQD﹙ ﹚
∵AB⊥EF( )
∴∠EPB是直角( ) A B
∴∠PQD是直角( ) C D
∴CD⊥EF( )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
1.知道了什么是基本事实(公理),证明和定理,那些是学过的公理。
2.掌握了几何证明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3.能够正确将语言叙述的定理进行证明.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
第六环节 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
1.根据“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结合图形,填空:
已知:如图:直线a//b,∠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成的内错角。
求证: ∠1=∠2
证明:∵a∥b﹙ ﹚
∴∠2=∠3﹙ ﹚
∵∠1=∠3﹙ ﹚
∴∠1=∠2﹙ ﹚
2.如图,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G、H,已知∠1=∠2=500°,GM平分∠HGB交直线CD于点M,则∠3= _____________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已知AB//CD,AD//BC,试判断∠1与∠2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四、教学反思
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缜密。
本节课要强调做题的步骤,证明题的书写格式等,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P
E
Q
F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