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5.6 几何证明举例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5.6 几何证明举例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27 08:2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几何证明举例(3)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2.能够灵活应用性质及判定定理进行几何证明
【学习重难点】
几何证明过程及辅助线的作法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我们利用线段的轴对称性质,通过对折的方法,探索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你能用推理的方法证实它的真实性吗?
二、自主探究
已知: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点C,P是直线MN上的任意一点.
求证:PA=PB.
证明:①当点P不与点M重合时
②当点P与点M重合时
通过证明,我们得到: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三、学以致用
你能说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吗?如果你认为正确,能加以证明吗?
已知:线段AB,P为平面内一点,且PA=PB.
求证: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明:
由此得出: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
五、随堂训练
1、在△ABC中,AB、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则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2、已知:如图,∠BAC=1200,AB=AC,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求∠ADC的度数。
3、如图,△ABC中,AB=AC=17,BC=16,DE垂直平分AB,则△BCD的周长是多少?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