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5 17:1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四章节节练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一、单选题
1. 2021年初,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进入环火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假设天问一号在着陆之前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周期为T1;火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周期为T2,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条件能得出( )
A.天问一号的质量
B.太阳对火星的引力大小
C.火星的密度
D.关系式
2. 如图,我国发射的“高分五号”卫星,其轨道离地高度约为705km,而“高分四号”的轨道离地约为36000km。它们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高分五号”比“高分四号”小的物理量是( )
A.周期 B.角速度 C.线速度 D.加速度
3. 我国发射了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 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
A.0.4 km/s B.1.8 km/s
C.11 km/s D.36 km/s
4. 2021年,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一颗质量达到木星级别的气态行星,绕银河系内的一顆白矮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绕太阳微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若该白矮星的质量约为太阳的一半,气态行星绕白矮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r。取1年,,,则可估算出该气态行星的角速度约为( )
A. B. C. D.
5. 2021年10月16日凌晨0时23分,搭载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跟“天宫一号”空间站成功对接。发射任务获得成功。若“天宫一号”空间站卫星运行在距地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其运行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半径为R,则地球的质量为( )
A. B.
C. D.
6. 星际飞船探测X星球,当飞船绕X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测得飞船与X星球中心连线在t0(小于飞船做圆周运动周期)时间内转过的角度为θ,扫过的面积为S,忽略X星球自转的影响,引力常量为G,则X星球的质量为( )
A. B. C. D.
7. 2021年11月23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遥三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三号”02星。该卫星的成功发射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卫星海陆观测能力,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和支撑“一带一路”倡议。已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将地球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将卫星绕地球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B.地球的密度为
C.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D.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8. 2021年11月7日晚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中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出舱时间大约6.5小时。已知空间站围绕地球一圈的时间90分钟,一天绕行地球飞行16圈。由此推断,有关神舟十三号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中宇航员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高度大于同步卫星的高度
D.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高度小于同步卫星的高度
9.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飞船入轨后,在完成与空间站高难度的径向交会对接后,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若已知空间站在距地球表面高约400km的近地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把地球看成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测得天和核心舱绕地飞行的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以估算地球的( )
A.平均密度 B.半径 C.质量 D.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10.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天宫空间站之旅。神舟十三号飞船在经历上升、入轨交会飞行后,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组合体在距离地球表面400公里的轨道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合体的周期大于24小时
B.组合体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组合体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D.神舟十三号加速上升阶段,航天员有失重感觉
二、多选题
11.2021年5月15日,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假设火星和地球都是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火星的密度约为地球的倍,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等,但公转周期约为地球的两倍,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视为圆轨道。不考虑星球表面气体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同一个弹弓将同一弹丸以相同的速度竖直向上弹射后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在火星表面是在地球表面的约
B.用同一个弹弓将同一弹丸以相同的速度竖直向上弹射后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在火星表面是在地球表面的约
C.火星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半径之比为约
D.火星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半径之比为约
12.2015年11月27日5时2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二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认为卫星进入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质量为M,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v,则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得( )
A.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C.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D.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13.质量为m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的质量为M,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的( )
A.线速度 B.角速度
C.运行周期 D.向心加速度
14.通过观察冥王星的卫星,可以推算出冥王星的质量。假设卫星绕冥王星做匀速圆周运动,除了引力常量外,至少还需要两个物理量才能计算出冥王星的质量。这两个物理量可以是( )
A.卫星的速度和角速度 B.卫星的质量和轨道半径
C.卫星的质量和卫星受到的引力大小 D.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
15.如图所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为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P点为近日点,到太阳球心的距离为R1,Q点为远日点,到太阳球的距离为R2,地球的公转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公转的周期为t,在考虑地球公转时可将地球和月球看作整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和月球整体从Q点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变大
B.地球在P点和Q点的速率之比为
C.地球和太阳的质量之比为
D.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三、解答题
16.祝融号火星车在着陆火星之前,需经历动力减速、悬停避障两个阶段。在动力减速阶段可视为匀减速运动,速度大小由96m/s减小到0,历时80s。在悬停避障阶段,火星车将启用最大推力为7500N的变推力发动机,在距火星表面约百米高度处悬停,寻找着陆点。已知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求:
(1)在动力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和下降距离;
(2)在悬停避障阶段,火星车能借助该变推力发动机实现悬停,若已知火星车质量为240kg,求火星车能携带物资的最大质量。
17.一个到达月球的宇航员随身携带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A,在月球某处他捡起一块岩石B,然后他把A和B用轻绳连接并挂在一个定滑轮上(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如图所示,测量得到B下落的加速度为1.2m/s2.已知地球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10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
(1)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多少
(2)B的质量约为多少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四章节节练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C C D C D A B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C BC ACD AD BC
三、解答题
16.(1)1.2m/s2,3840m;(2)1635kg
17.(1)1.7m/s2;(2)5.8kg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