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练习卷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一、读拼音,写字词,(16分)
1、晓峰摔倒了,é tóu( )和 jiān bù ( )都有些轻微的擦伤。
2、天边红霞在慢慢 kuò dà ( )它的 fàn wéi( ),太阳也在 nǔ lì( )地往上升。
3、洞里的shí zhōng rǔ ( )和 shí sǔn ( )变化多端,颜色各异。
4、山中zǐ sè( )的dù juān( )花被雨水冲刷后显得更精神了。
二、选择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打“√”(8分)
重荷(hé hè) 蜿蜒(wān wǎn) 浙江(zhé zhè) 窄小(zái zhǎi)
刹那(shà chà) 漆黑(qī xī) 盘曲(qū qǔ) 走了一转(zhuán zhuàn)
三、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8分)(填序号)
直:①成直线的(跟“曲”相对)。②挺直;使笔直,⑧一个劲儿;不断地。④直爽;直截。
1、我直起腰,擦了擦头上的汗。( )
2、这条公路笔直地伸向远方。( )
3、只听“啪”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 )
4、张大婶心直口快,乐于助人,在这一带非常有名。( )
精神:①有生气。②相貌、身材好。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2、聚会时,大家都夸表哥长得精神。( )
光彩:①颜色和光泽;②光荣。
1、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
2、哥哥考上北京大学,我们全家都感到很光彩。( )
四、选词填空。(10分)
分辨 分辩
1、这时候要( )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
2、他为自己( ):“我根本没说过那些话!你不要胡说!”
游赏 观赏 欣赏
1、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 )。
2、现在是牡丹盛开的时节,人们特意到王城公园去( )国色天香的洛阳牡丹。
3、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我们都很( )他。
五、选择题。(15分)(填序号)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B.爷爷六十多岁了,走起路来脚步仍然很轻快。
C.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D.都说张家界的山水很美,等到身临其境时,竟然名不虚传。
2、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伟大的奇观 灿烂的亮光 B.漆黑的内洞 葱郁的树丛
C.冲破云霞 增大生机 D.欢快地跳跃 慢慢地划过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B.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C.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颐和园》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B.《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C.《七月的天山》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天山的美景。
D.《海上日出》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5、不同位置的景物,观察视角也不同,下列句子中观察视角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停下脚步,近观蜜蜂是怎么采蜜的。
B.我来到田野里,环视四周,一大片一大片的都是油菜花。
C.窗外翠竹摇曳,我从这里仰望,西湖宛如墨染了一般,完全变成浓黑的了。
D.我站在山顶上,俯视钱塘江,江水浩浩渺渺,从天边曲折而下。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改为陈述句)
_
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
船。(仿写句子)
怎样粗的大树呢 ,是这样粗的大树。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左右到罗店。(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
七、课文回顾站。(13分)
1、《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作者 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顺序依次是路上、 、 、 、 、 出洞。通过课文我们知道了:外洞的特点是 ,内洞的特点是 、 、 ,孔隙的特点是 。
2、下面对《海上日出》一文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课文是巴金写的。
B.课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的。
C.课文描写了晴天、多云、天边有黑云时三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
八、课外阅读。(24分)
(一)扬州个园(10分)
①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起来的。当
时园中遍植翠竹,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②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这是个园春景。再往前,一座人工的假山出现了,它便是形态奇特的“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③“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④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廊。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造型非同一般,给人一种大胆泼辣的感觉。在晴天黄昏时分看此山,秋山迎着夕照,山势巍峨,有红枫、石桥,“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就在眼前。
⑤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山”。一只只用残雪堆成的“雪狮”似顽皮的孩子。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个园”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2分) 2.填空。(8分)
(1)作者重点介绍了个园四处景色,分别是 、 、 、 。
(2)作者游览的顺序是:步入个园大门→ → → 。
3.本文的结构是
(二)黄山游记
①黄山,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没想到, 我居然有机会跟妈妈一起去游览,这多么令人兴奋啊!
②一进黄山,我简直不知道看什么好了。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飞流直泻的瀑布,像一条银白色的绸带。从半空中挂下来,夹带着哗哗的水声急流奔腾,气势雄伟。瀑布顺着山沟蜿蜒曲折流到了我的脚边,成了温顺柔和的叮咚泉水。那泉水真清啊!就像一块透明的玻璃,一眼就可以望到水底的沙石。
③爬上山坡。抬头一看,黄山陡峭的峰峦令人惊叹!黄山真高啊!高得望不到顶,一座座山峰直插云端,我们家乡的铁臂山和它相比,只能算是一个小土堆了!黄山真奇啊!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还有的像武松打虎……黄山真险啊!上天都峰的山路几乎全是直上直下,与地面成九十度角,非得拉着铁索,用力才能爬上去。登天都峰的人,回头一望,都会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好险啊!”最危险的要算是“鲫鱼背”了,这是在两座山顶之间架起的一座天桥,它海拔高约1800米,两面悬空,低头向下一望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稍不小心,就会掉下万丈深渊。
④站在黄山上放眼望去,黄山的云海真美啊!近看云海,像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岭遮得无影无踪,大风一吹,雾气飘走,一个一个的奇妙景象又都展现在眼前;远看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蝴蝶围绕着山峦,翩翩起舞;再远处,白云就像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海洋,把一座座崇山峻岭淹没在里面,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在云里时隐时现,使人感觉如入仙境。
⑤黄山啊黄山,你美丽奇妙,雄伟壮观,难怪你闻名天下,我多么希望能再一次来欣赏你的风姿。
1.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把 比作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诗句 “ , 。” (4分)
2.第二到第四自然段每一段写一景,依次描写了黄山的 、 和 。(3分)
3.黄山的“山”的特点是 、 、 。(3分)
4.写黄山的云海,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2分)
5.本文通过描写黄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