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数学
3.1从算式到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内容:从算式到方程发展的必要性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内容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从算式法到方程是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飞跃。由课标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贯穿一元一次方程全章教学的主旋律。本节是新课程下的概念课,融入了广阔的生活背景,凸显应用意识,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丰富实例,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列出方程,让概念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提炼概括出本质属性,让概念的发现过程是一个探究之旅。
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一元一次方程》承接小学学习的简易方程和刚刚学习的整式的加减(包括列代数式),又是后续学习其它代数方程的重要基础。本节作为《一元一次方程》全章的起始课,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方程的兴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方程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起始课,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过简易方程,当时学生认识了什么是方程,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算式,学习了等式的基本性质,简单的求方程的解以及用方程来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由于学生在之前都是用算式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很多学生形成了固定思维,从而很难接受方程的方法,甚至觉得没有必要学习方程。因此在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就设置了难关,让学生知道有些题目用算式的方法很难解决,但是用方程的方法却非常好理解,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方程的必要性。在这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及其运算、整式的加减等内容,为学习方程奠定了基础。从认识的相关角度来看,一元一次方程是今后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就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本节课教科书提供了多个类型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最终归结为用方程表达其中的等量关系,也就是经历从实际问题到建立方程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初步感受方程类型的多样性,而不在于求解,因此出现的方程有的是一元一次方程,有的则是分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更好地突出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有效模型的意义,更好地突出方程在建模学习中的方法价值,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伏笔,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探索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经历模型化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深入理解概念。
三、学习目标:
人教版《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贯穿全章始终。本节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起始课,是一节概念课,教材首先通过解决一个行程问题,体会由算术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总结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接着通过用方程解决三个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深入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会由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经历列方程表示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化的思想方法。
通过观察,归纳,自己总结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法及策略分析:
在小学,学生已经习惯了用算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对于如何设未知数,如何寻找相等关系,如何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相等关系,虽然已经有所接触,但是还不够熟悉,从算式方法过渡到代数的思维转变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教学时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引领,通过思考,让学生比较算式方法和方程的方法,体会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越性,从而重视方程的学习。并让学生在理解方程重要性的基础上打下夯实的基础,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从算式法到方程的思维习惯的转变。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设置难关
问题1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一只蓝鲸重124吨,比一头大象的体重的25倍少1吨。这头大象重几吨?(25 x-1=124)
师生活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题,并进行汇报,并同时回忆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
设计意图:有的同学可能会用算式法,也有的同学可能会用方程的方法,对于两种方法都给予肯定。并让孩子们自己说一说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从而引出算式法和方程法的区别及方程法的优势。但是由于这道题两种方法都能很快的进行解答,因此把学生分成支持算式法和方程法两个大组,从而引出问题2。
问题2 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 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速度是 70km/h,卡车的速度是60km/h,客车比卡 车早1h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师生活动:1、复习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
2、规定在两分钟内让支持算式法的同学用算式法解题,支持用方程法的同学用方程来解决题,然后看看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个队完成的又快且人数多;
3、学生汇报。得出结论,算式法不便捷,对于用算式法难以解决的题目,我们用方程法却比较容易解决,再次验证了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性。
师小结:算式法是逆向思维,方程法是顺向思维,比较好理解;而且方程法可以用未知数表示未知条件,而算式法不能,因此就少了一个条件,从而增加了思维的步骤,因此从算式发展到方程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用算式法来解决问题2不容易,但是用方程却比较容易理解,从而引出学习方程的必要性。
师:那我们要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生回忆小学所学知识,及解决问题1、2的方法总结:
设未知数;2、找等量关系;3、列出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并说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一个是唤醒记忆,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巩固方法,定义新知。
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4x=24)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个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检修时间2450小时? (1700+150 x =2450 )
(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52% x -(1-52%) x =80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代表分析并展示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熟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并特别强调找等量关系,同时也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奠定基础。
问题:观察上面的方程,它们都有什么特征?
师生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说出这些方程的特点:1、只有一个未知数(一元);2、未知数的次数为1(一次);3、等号的两边都是整式。(教师板书)从而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从而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巩固新知,提升自己。
1、练一练,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⑴ 2 x -y=3 ⑵ 23-x ⑶ x 2 –3x +2=0
⑷ a+3=6a-9 ⑸ (6)
(7)2 x +5≠6 (8)2+3=5
师生活动: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说出原因,并让学生试着去说一说其他方程是什么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对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的理解,并为以后的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的概念奠定一个基础。
2.巩固提高。
(1)如果方程x 2m+3=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 .
(2)若方程(3-m) x+5=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则m ____.
(3)若方程 (m-1)y|m|+3=0是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的值。
师生活动:让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他们的成果,在讨论中发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能更深入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概念,抓住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归纳,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五)作业布置。
课本83页的1、5、6。
(六)板书设计:
算式——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
所含未知数的次数为1 (一次)
等号的两边都是整式
小结:
实际问题 设、找、列 一元一次方程
七、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方程法是数学思想上的一次飞跃,让学生知道学习方程法的重要性。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观察,概括、归纳知道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并通过练习进行巩固和提升。本节课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极具挑战的练习让孩子们非常有兴趣。并且本节课选取重点内容进行分层探究,练习的选取也是由易到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从而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实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关注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思维水平的提高,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