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加强练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选择题
1. [2020辽宁联考]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结构描述的是( )
A. 在繁殖季节,雄孔雀就会通过“开屏”动作向雌性表达求偶信息
B. 在杂草→兔→蛇→鹰这条食物链中,蛇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 消费者的遗体、粪便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D. 有些蓝细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B
[解析] 繁殖季节,雄孔雀频频在雌孔雀面前“开屏”,是为了吸引雌孔雀,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A不属于;食物链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在杂草→兔→蛇→鹰这条食物链中,蛇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B属于;分解者分解生产者、消费者的残枝败叶、遗体以及消费者的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利用其中的能量,经过呼吸作用消耗,属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功能,C不属于;蓝细菌的固氮以及无机氮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属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D不属于。
2. [2021陕西汉中高二期末]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B
A. 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 蝗虫和跳虫都属于初级消费者
C. 用农药消灭蝗虫,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D. 若土壤受重金属污染,则杂食性鸟体内的重金属浓度最高
[解析]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A正确;跳虫以有机碎屑为食,属于分解者,B错误;用农药消灭蝗虫,会使生态环境遭到污染,影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若土壤受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会随着食物链富集,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杂食性鸟属于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D正确。
3. [2021四川宜宾三中高二月考] 下图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B. a最多只有初级消费者摄入量的20%
C. 分解者利用b的能量不是种间关系
D. 该图对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表达不准确
B
[解析] 根据示意图的途径可知,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分析题图可知,a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因此①表示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根据能量的传递效率,a最多只有生产者同化量的20%,A正确,B错误;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b的能量,有一部分是通过初级消费者的遗体或残骸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的,不是种间关系,C正确;该图中a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有两部分去向,其中一部分是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另一部分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这部分的能量去向并未表示出来,因此该图对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表达不准确,D正确。
4. [2021广东深圳实验学校高二阶段考试] 在某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共有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甲与丙无捕食关系,其能量调查如下表所示: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 7 50 35 0.98 500
下列对该表数据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戊乙丙甲丁
B. 第一、二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7%
B
C. 该生态系统中除去甲、丁后,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丙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D. 短时间内,种群戊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
[解析] 根据能量传递效率可知,营养级越高所含的能量越少,戊的能量最多,处于第一营养级,乙和丙能量其次且乙和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高于20%,不能形成两个营养级,故都处于第二营养级,甲第三,处于第三营养级,丁最少,处于第四营养级。当甲与丙无捕食关系时,则食物网为:
A错误。能量的传递效率等于相邻营养级之间的同化量之比,第一、二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50+35)÷500×100%=17%,B正确。该生态系统中除去甲、丁后,若乙的数量增加,可推测戊的数量减少,则丙的数量也随之减少,C错误。种群戊的同化量短时间内有四个去向:呼吸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利用,D错误。
5. [2021江苏扬州中学高二月考] 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 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B位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
B. B属于分解者,生物群落中的其他生物均可为它提供物质和能量
C. 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 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碳又是能量的载体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C、D之间为双向箭头,且所有成分都指向D,则D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C是生产者,再由A指向B判断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分解者不占据营养级,A错误;B属于分解者,它可以利用生物群落中的其他生 物的遗体残骸及动物排遗物中有机物中的能量,B正确;E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它的大量燃烧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导致温室效应,C正确;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D正确。
6. [2021陕西汉中高二期末]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丙是消费者
B. 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甲都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碳的
C. 若丁为沼气池,沼渣、沼液作为甲的肥料,使物质充分利用
D. 若乙为消费者,其固定的碳只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C
[解析] 若该图表示的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丙为分解者,A错误;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甲是生产者,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碳的,还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碳,B错误;若丁为沼气池,沼渣、沼液作为甲的肥料,使物质多级利用,并能够循环利用,C正确;若乙为消费者,其固定的碳可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释放到无机环境中,也可被分解者分解或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到无机环境中,D错误。
7. [2020山东开学检测] 如图是“果—畜—沼”循环农业模式的简图,该模式兼顾了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优化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长期使用沼液和沼渣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微生物活跃
B. 动物的同化量有呼吸作用散失和以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两种去向
C. 果树和蔬菜为生产者,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果蔬叶片上蚜虫的种群密度
D. 与传统农业相比,该模式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和物质循环再利用率
A
[解析] 沼渣、沼液中的有机物可被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故长期使用沼液和沼渣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微生物活跃,A正确;动物的同化量有呼吸作用散失和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包含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及未被利用的能量)两种去向,其粪便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B错误;调查果蔬叶片上蚜虫的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样方法,C错误;该模式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8. [2021广东深圳实验学校高二阶段考试]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生物信息
B. 植物开花和蓟的刺属于行为信息
C.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
D.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D
[解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A错误;植物的颜色、形状等属于物理信息,如花的颜色,蓟的刺,B错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C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是单向的,而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D正确。
9. [2021广东中山高二期末] 某生态系统中,镉沿着食物链产生生物富集作用,若下图甲、乙、丙、丁表示一条食物链上的四个营养级,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A. 该食物链关系为:丙甲乙丁
B. 丁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植物都是生产者
C. 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都是消费者
D. 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
[解析] 该食物链关系为:丁→乙→甲→丙,A错误;在生态系统中,并非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B错误;动物并非都是消费者,如秃鹫等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属于分解者,C错误;根据图示柱形图可知,丁的镉浓度最低,说明其所处的营养级最低,则其固定的能量最多,由于能量流动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因此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D正确。
10. [2021黑龙江大庆中学月考]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表中是B、A、E种群的能量(单位:),下列针对图表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B A E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C
A. 种群A粪便中的能量为
B. 种群E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C. 若种群D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种群E的数量也会减少
D. 依图表信息不能计算出能量从种群A到种群E的传递效率
[解析] 种群粪便中的能量=摄入量-同化量,A正确;种群E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呼吸量,B正确;若种群D的数量大量减少,种群E仍可从A中获得能量,且所处的营养级由原来的第三、第四营养级降为第三营养级,得到的能量增加,E的数量不会减少,C错误;表格中种群E的能量既来自种群A,也来自种群D,并且E从种群A、D获得的能量比值未知,因此不能算出从种群A到种群E的能量传递效率,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 [2021四川成都新津中学高二月考] 甲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图中一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蚱蜢属于_________消费者。
4
初级
[解析] 据图甲可知,图甲所示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其中蚱蜢以草为食,是初级消费者。
(2) 同时具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占第___________营养级。
鹰
四、五
[解析] 鹰在食物链“草蚱蜢青蛙鹰”“草蟋蟀青蛙鹰”中占第四营养级,在食物链“草蚱蜢青蛙蛇鹰”“草蟋蟀青蛙蛇鹰”中占第五营养级,鹰共占据第四、五两个营养级。
(3) 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甲图中_______遭到破坏,对该生态系统的危害最大。
捕食、种间竞争
草
[解析] 蛇被鹰捕食,则二者具有捕食关系,二者又同时以青蛙为食,则二者具有种间竞争关系。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甲图中草遭到破坏,对该生态系统的危害最大。
(4) 给牧草施加含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在蚱蜢和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乙图,图中B为_________。若增加对鹰和蛇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它们体内的放射性达到最高峰时的强度应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蚱蜢和青蛙体内的。
青蛙
高于
[解析] 因蚱蜢所处的营养级低于青蛙,故青蛙B体内的放射性出现的时间应落后于蚱蜢A。鹰和蛇所处的营养级高于蚱蜢和青蛙,因此放射性达到峰值时的强度应高于蚱蜢和青蛙。
(5) 若青蛙被大量捕食,鹰与蛇在短时间内数量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维持相对稳定”)。
维持相对稳定
减少
[解析] 青蛙因被大量捕食而减少后,鹰可捕食更多蛇来满足其对食物的需求,故在短时间内,鹰数量维持相对稳定;而对蛇来说,一方面食物减少,另一方面被鹰捕食增加,短时间内蛇的数量要减少。
(6) 若图甲包括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所有营养结构,则图甲中的生物是否构成了群落?___________(填“构成”或“没构成”),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构成
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个组成成分,图甲缺少分解者
[解析] 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个组成成分,图甲缺少分解者,因此,即使图甲包括了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所有营养结构,也没构成群落。
12. [2021江西宜春奉新县一中月考] 图甲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代表不同形式的能量;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图乙中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图甲中的Ⅲ。
食虫鸟和猫头鹰
[解析] 图甲是能量金字塔,ⅠⅣ分别代表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图乙中,草是第一营养级、兔和食草昆虫是第二营养级、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猫头鹰既是第三营养级也是第四营养级,故图乙中食虫鸟和猫头鹰属于图甲中的Ⅲ。
(2) 若草同化的能量不变,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猫头鹰的食物来源中兔与食虫鸟的比例由1:1变为2:1,则猫头鹰获得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_(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倍。
1.38
[解析] 设猫头鹰的食物来源中兔与食虫鸟的比例为1:1时,猫头鹰获得的能量为A,猫头鹰的食物来源中兔与食虫鸟的比例为2:1时,猫头鹰获得的能量为B。根据图乙可知,该食物网存在两条食物链:①草兔猫头鹰;②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草同化的能量不变,因此,,计算得出,所以,求得,即猫头鹰获得的能量约是原来的1.38倍。
(3) 图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该系统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解析] 由图甲可知,营养级Ⅰ的同化量是,由图丙可知,a是营养级Ⅱ的摄入量,则b是营养级Ⅱ的同化量,因此该系统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4) 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只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丁。若甲能量的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是________kJ。
100
[解析] 假设至少消耗甲的能量为x,则丙从甲丙途径获得的能量是,丙从甲乙丙获得的能量是,根据题干条件可知,因此x=100,故若甲能量的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