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回韶山·七律》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王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一.中共八大建国后中共的建设成就:
城市经济的恢复、土改的胜利
三大改造的完成历史传统与困境:
工业基础很差
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农传统
新中国初立,缺乏建设经验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它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他们片面地注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当时中共领导人提出的方针是什么?
综合平衡稳步提高。
说明什么?
中共八大给未来的建设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思考为何后来中国未能坚持八大的正确方针?(在钢产量等方面)“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和超过英国。……在15年后,在我们阵营中间,苏联超过美国,中国超过英国。” ──毛泽东1957年11月8日在64个党的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形式正在起变化苏共二十大以后,中苏开始进入“冷淡期”。
反右运动的兴起使毛泽东把主要矛盾放到了阶级斗争上。
中共整个领导层的 盲目乐观情绪马克思预言过,无产阶级革命将使我们进入“会有1天等于20年”伟大时期。如果说我们过去在革命中经历过这样的伟大时期,那么,我们现在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不又是在经历着这样的伟大时期吗?在这里,人们看到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它的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怎样涌现出自己创造历史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智慧。
要知道,机器是要人来创造和发动的,物质资料生产是要经过人的努力才能实现的,事在人为,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是一个伟大的动力。
——刘少奇《论党》此时中共领导人的政策有何变化“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成为三面红旗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1070万吨800万吨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北戴河会议1958年6月,中央的的指标为1070万吨
7月底完成的只有450万吨,还有600多万的指标怎么办?……大炼钢铁运动 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实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就是搞“一平二调” ,刮起了一股“共产风”,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遭到了重大损失。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
彭德怀在湖南考察。……一次他会见了一位县委书记。这位书记公开承认高产农田数量很少,最大限度只能亩产800斤。彭德怀赞扬了他的诚实……那位干部解释说,上面施加压力才会虚报,如果你不放卫星——粮食产量卫星、钢铁产量或吃饭不要钱方面的卫星,就会有被打成右派分子的危险。彭德怀严厉的指责这种做法,并且断言:“共产主义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新华月报》1979年四号第145页你认为地方干部虚报数据的原因是什么? 当时的诗: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胡。
——《新华月报》1979年四号第146页
请谈一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危害。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不少地方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的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运动,使得以高指标、浮夸风和“共产党”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的泛滥开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于(1960年)12月3日发出了《关于保钢问题的紧要指示》,指出:今年能不能完成1860万吨钢的生产任务,是国内国外瞩目的大事。……到了这年年底,钢产量虽然达到了1866万吨,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更为严重。
1961年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要求将1961年搞成实事求是年。
会议根据1960年的执行情况,对1961年的计划指标作了调整:钢产量调低到1900万吨,煤调高到4.36亿吨,粮食调高到4100亿斤,当年施工的大中型项目调整到900个,减少300个。
——罗平汉《文革前夜的中国》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