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件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12 11:2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一化三改造)一五计划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什么是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优先发展重工业)(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许多重要工业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材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极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
帝国主义封锁威胁我国工业布局有何特点?(集中在东北地区)我国工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轻工业比重下降
重工业比重上升请思考经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工人阶级和科技人员的努力农村和各行各业的支持中共的正确领导苏联的帮助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1952年和1957年轻重工业对比图三大改造农业原因:
方针:
原则:
方法:
步骤:积极发展稳步前进自愿互利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
步骤:和平赎买初级国家资本主义 高级国家资本主义 全行业公私合营束缚农村生产力、工业化建设需要 建国初期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相联系的、并受工人监督的特殊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地不是为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
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中南海怀仁堂1、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④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原则有( )
①人民民主原则 ②无产阶级原则 ③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社会主义原则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权利机关是( )
A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 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DD巩固练习:建国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发展
C、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农业生产协作的客观要求
B下列不属于一五计划主要经济建设成就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
B、沈阳第一机床厂
C、第一汽车制造厂
D、大庆油田D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