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势能及其改变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势能及其改变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5 20:5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4节势能及其改变
每课自我检测
一、单选题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小强刚拿到了驾照,在一平直公路上练习开车。已知小汽车的质量为m,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运动过程中,小汽车所受的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k为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汽车在匀加速启动的过程中,牵引力恒定不变
B.若小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则小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
C.小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D.若小汽车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启动,经过时间t达到最大速度,则这一过程中小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2. 如图所示,小球沿竖直光滑圆轨道内侧运动到最高点时,小球的机械能E机、重力势能Ep(取圆轨道的最低点重力势能为零)和动能Ek的相对大小(用柱形高度表示),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3. 如图所示,电梯的质量为,其天花板上通过一轻质弹簧悬挂一质量为的物体。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电梯上升高度为时,电梯的速度达到,此时物体的速度也为,重力加速度为,则在这段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轻质弹簧对物体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
B.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
C.轻质弹簧对物体的拉力所做的功大于
D.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
4. 物体运动过程中,重力对其做功,则物体的( )
A.动能一定增加 B.动能一定减少
C.重力势能一定增加 D.重力势能一定减少
5.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入轨后经历多次机动变轨,于北京时间10月16日6时56分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如图所示,假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A与天和核心舱B(均可看成质点)对接前分别在轨道1和轨道2上做圆周运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A在适当位置经短时加速变轨后与轨道2上运行的天和核心舱B于P点实现对接,不计飞船发动机喷气的质量损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在轨道1上运行时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运行时的加速度
B.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飞船与空间站的同轨加速追及对接
C.A与B对接后在高轨道的运行速度比A在原轨道的运行速度小
D.在A的变轨过程中,A的引力势能逐渐增加
6. 在四川凉山木里森林火灾中,应急部门快速反应,紧急调度4架直升机洒水灭火。如图甲所示,直升机静止在空中通过绳索吊装水箱时,水箱在绳索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水箱的机械能与其竖直位移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段为曲线,段为直线。若忽略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则( )
A.在段所示的过程中,绳索的拉力逐渐增大
B.在段所示的过程中,绳索的拉力一直不变
C.在段所示的过程中,水箱的动能一直增加
D.在段所示的过程中,水箱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7. 如图所示,倾斜放置的传送带AB长为10m,以大小为v=3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传送带的倾角,一个质量为2kg的物块轻放在传送带A端,同时给物块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物块先加速后匀速从A端运动到B端,物块运动的时间为4s,物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为10m/s2,sin37=0.6,cos37=0.8,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物块向上运动过程中( )
A.物块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
B.物块加速运动的时间为s
C.物块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D.物块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0J
8. 质量为的物体沿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时刻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如图甲所示。此后物体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g取,则( )
A.12s内物体的位移为12m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6N
C.8s末恒力F的瞬时功率为13.5W D.0 ~ 2s内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8J
9. “给你一个上天的机会,圆你飞行梦”,这是杭州一家风洞体验馆的宣传语。室内风洞体验是模拟真实跳伞的一种新型安全的极限运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体验者在风力作用下漂浮在半空。若减小风力,体验者在加速下落过程中( )
A.合力做正功且动能增加量大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B.合力做正功且动能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C.合力做负功且动能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D.合力做负功且动能增加量大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1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在沿平行于桌面方向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以初速度v0从A点开始做曲线运动,图中曲线是质点的运动轨迹。已知在ts末质点的速度达到最小值v,到达B点时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垂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恒定外力F的方向与初速度的反方向成θ角指向曲线内侧,且
B.质点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
C.质点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D.ts内恒力F做功为
二、多选题
11.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37°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逆时针运行,现将一质量m=2kg的小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A端,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2s末物体到达B端,取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g=10m/s2,sin37°=0.6,则( )
A.小物体在传送带A、B两端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7m/s
B.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C.2s内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E=24 J
D.2s内物体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内能Q=48J
12.如图所示,在粗糙斜面顶端固定一弹簧,其下端挂一物体,物体在A点处于平衡状态。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物体,第一次直接将物体拉到B点,第二次先将物体拉到C点,再使其回到B点,则这两次过程中( )
A.物体的重力势能改变量不相等
B.弹簧的弹性势能改变量相等
C.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相等
D.斜面弹力对物体做功均为零
13.在距地面高d处由静止释放一小球,小球向下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能忽略,以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势能面,物体的机械能E随小球到地面的高度h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图中纵坐标b、c为已知数据,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质量等于 B.当时,小球的动能等于
C.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 D.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等于
14.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玻璃管竖直地放在水平地面上,管内底部竖直放有一轻弹簧,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正上方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a、b小球,用竖直的轻杆连着,并处于静止状态,球的直径比管的内径稍小。现释放两个小球,让它们自由下落,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在从b球与弹簧接触至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的动能一直减小
B.杆的弹力一直增大
C.b球到达最低点时弹簧的弹力大于
D.a球减少的机械能大于b球减少的机械能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固定半圆形槽上与圆心等高的P点上方O处无初速度释放,进入半圆形槽后,从P点运动B点的过程中,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B点是最低点,半圆形槽左右两边的粗糙程度呈对称分布,半径为R。OP间的距离为R,A点与C点等高,与B点的高度差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小球可能从半圆形槽左边冲出槽口
B.小球第一次由P点运动到A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由A点运动到B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C.小球第一次由A点运动到B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由B点运动到C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D.小球最终一定会停在B点
三、解答题
16.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θ=37°,以恒定速率v=10m/s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现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一质量m=1kg的小煤块(可视为质点,忽略滑动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传送带上A到B的长度L=16m。取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煤块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
(3)从A到B的过程中小煤块和传送带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17.如图所示的轨道由倾角为的直线AB段、水平轨道BC段、圆轨道以及水平轨道CE段组成。将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由轨道A点无初速释放,经过B点时不计额外能量损失,物块可由C点进入竖直的圆轨道。已知物块与轨道AB、BC、CE段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其余部分的摩擦力均可忽略不计,已知AB=8L、BC=L,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求:
(1)欲使物块不脱离竖直圆轨道,则竖直圆轨道的半径R应满足什么条件;
(2)若R=1.2L,则物块最终停止的位置。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4节势能及其改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D B B B C B D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D BD ACD BC BD
三、解答题
16.(1);(2);(3)
17.(1)或;(2)在BC段,离B点0.24L处
PAGE
第 1 页,共 1 页